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高油玉米青贮中脂肪酸的降解与抑制

发布时间:2021-09-19 17:27
  以全株高油玉米为试验材料,探讨其青贮中脂肪酸变化过程,以期找出提高青贮饲料中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有效措施。共设计6组试验,得出如下试验结果:高油玉米不同生长时期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全株高油玉米授粉后干物质积累量主要由果穗干物质积累迅速增加所致;而且全株高油玉米中脂肪酸主要来自果穗中脂肪酸的积累,其变化趋势与果穗中脂肪酸变化趋势一致,均在授粉后42d出现最高值;脂肪酸组成方面以亚油酸为主,占总脂肪酸的一半以上,同样在授粉后42d亚油酸含量最高。全株高油玉米青贮过程中脂肪酸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全株高油玉米青贮饲料中总脂肪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时期均出现在青贮的前2-3d。植物酶和微生物对全株高油玉米青贮饲料中脂肪酸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植物酶受到完全抑制的情况下,青贮饲料中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而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植物酶对青贮过程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全株高油玉米青贮饲料中脂肪酸影响的试验结果...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脂类及脂肪酸
        1.1.1 概念与分类
        1.1.2 生物合成
        1.1.3 降解过程
    1.2 脂类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
        1.2.1 奶牛日粮中脂类的存在形式
        1.2.2 脂类在奶牛饲料中的作用
    1.3 脂肪酸在奶牛饲料中的添加类型
        1.3.1 油脂
        1.3.2 大豆磷脂
        1.3.3 脂肪酸钙
        1.3.4 氢化脂肪粉
        1.3.5 高油玉米籽粒
    1.4 青贮饲料中脂类研究进展
        1.4.1 原料种类和生长环境
        1.4.2 原料收获时期
        1.4.3 晾晒处理
        1.4.4 青贮环境
        1.4.5 微生物
        1.4.6 添加剂
    1.5 高油玉米青贮研究进展
    1.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试验结果
    3.1 高油玉米不同生长期脂肪酸的变化
    3.2 高油玉米青贮过程中脂肪酸变化规律研究
    3.3 植物酶对青贮过程脂肪酸变化影响研究
    3.4 提高高油玉米青贮饲料中脂肪酸的措施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生长时期高油玉米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研究
    4.2 高油玉米青贮过程中脂肪酸变化规律研究
    4.3 植物酶和微生物对高油玉米青贮过程中脂肪酸的影响
    4.4 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高油玉米青贮过程中脂肪酸的影响因素
    4.5 脂肪酶和脂氧合酶对高油玉米青贮过程中脂肪酸的影响因素
    4.6 提高青贮饲料脂肪酸的措施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脂肪类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 红敏.  饲料研究. 2013(10)
[2]日粮添加不同比例的中短链和长链脂肪酸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J]. 徐晓燕,卜登攀,孙鹏,崔海,赵小伟,孙妍,赵国琦.  中国畜牧兽医. 2012(10)
[3]我国奶牛养殖业现状与发展[J]. 王俊红.  新农业. 2012(06)
[4]高等植物脂氧合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李会容,赵昶灵,杨焕文,邓建华,毛自朝.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5)
[5]玉米种子脂肪氧化酶LOX-3缺失与耐贮性研究[J]. 程昕昕,耿广汉,李志成,刘正.  作物杂志. 2011(03)
[6]大豆磷脂及大豆磷脂饲料的应用研究[J]. 陈忠琼,黎晓敏.  饲料博览. 2011(05)
[7]不同水平大豆磷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 刘保国,谢红兵,王永强,魏刚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6)
[8]添加亚油酸钙盐及反式十八碳烯酸对泌乳奶牛生殖能力的影响[J]. Juchem S O,姜雅慧.  中国畜牧兽医. 2011(03)
[9]脂肪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王自社,张继,马君义,史睿.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10]十二指肠灌注18碳脂肪酸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J]. 杨光,王加启,卜登攀,哈斯额尔敦,刘庆生,孙鹏,周凌云,雒秋江.  中国畜牧兽医. 2010(11)

博士论文
[1]植物油及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甲烷生成和微生态的影响[D]. 张春梅.浙江大学 2008
[2]我国奶业主产区奶牛生产效益与牛奶品质的调研分析[D]. 王林枫.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几种黑色食品化学成分分析[D]. 徐艳飞.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日粮中不同水平大豆磷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侯炳刚.河北农业大学 2008
[3]我国居民二十年间膳食脂肪酸的变化及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动脉粥样硬化老龄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D]. 周潇奇.南昌大学 2008
[4]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时皎皎.第三军医大学 2007
[5]奶牛日粮中添加整粒胡麻籽与棉籽对牛奶品质的影响[D]. 王丽芳.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6]保护性脂肪与苜蓿对热应激及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奶牛的营养调控效果[D]. 马玉霞.河南农业大学 2004
[7]高油玉米品种与成熟期的互作对青贮发酵品质和生长牛饲喂价值影响的研究[D]. 赵遵阳.中国农业大学 2003
[8]高产奶牛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脂肪效果的研究[D]. 陈红.吉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02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02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