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一株广西鸡源H6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重要生物学特性

发布时间:2021-10-09 23:17
  2017年对广西地区活禽交易市场进行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从采集的鸡咽喉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鉴定出一株鸡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chicken/Guangxi/286C10/2017(H6N6)。应用RT-PCR方法分别对分离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同时将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然后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另外,还通过固相受体结合试验对毒株的唾液酸受体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HA基因与广东分离株A/chicken/Guangdong/G3249/2014(H6)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裂解位点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NA基因与江西分离株A/duck/Ganzhou/GZ148/2016(H6N6)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内部基因中,PB1和NS基因来源于广东的鸡,PB2基因来源于越南的鸡,PA、NP和M基因来源于广西的鹅;同时,研究还发现该病毒的HA、NA、PA、NP和M基因来源H6亚型AIV,PB2、PB1和NS基因来源H9N2亚型AIV,推测A/chicken/Guangxi/286C10/2017(H6N6)可能是由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的H...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2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一株广西鸡源H6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重要生物学特性


A/chicken/Guangxi/286C10/2017(H6N6) HA基因遗传进化树

特性图,受体,特性,病毒


AIV由于亚型众多,极易发生变异和重组,研究表明部分亚型AIV能够跨越种属屏障感染直接感染哺乳动物和人,不但给全球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人类公共卫生安全[18]。高致病性H5和H7亚型AIV及低致病性的H9亚型AIV分别因其对家禽的高致死率及在家禽中的广泛流行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9]。低致病性的H6亚型AIV虽然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由于其一般不引起宿主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因而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2014年5月在我国四川地区首次出现人感染H5N6亚型 AIV 病例,通过对毒株基因组分析发现该病毒的NA基因片段来自禽源H6N6亚型病毒[20]。另外,有报道利用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在美国和中国的健康人群中发现了一定比例的H6亚型AIV抗体阳性人员[21]。因此,H6亚型AIV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同时又处于全球8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和澳大利亚线路上,每年都有大量迁徙的候鸟途经此地。此外,广西是全国的养禽大省,与广东等省份有着频繁的活禽贸易往来,还与流感疫情复杂的越南相邻,加上广西地区人口稠密,活禽市场遍布城乡,水禽养殖规模大,且有放养畜禽的习惯,人与家禽、野鸟和候鸟的生活空间高度重叠,密切接触,这些都为流感病毒变异株或新亚型AIV的产生创造了理想的条件,严重威胁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的安全。当不同亚型和不同宿主来源的AIV在感染同一宿主或细胞时,病毒可以通过交换某些基因片段发生基因重排,进而产生新的子代重配病毒,研究也表明自然界往往会发生多重AIV重组[22-23]。通过对鸡源A/chicken/Guangxi/286C10/2017(H6N6) 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以及与其他亚型病毒株的比较显示,该研究中的病毒基因组的序列来源可能各不相同:HA、PB1和NS基因来源于广东的鸡,NA基因来源于江西的鸭,PB2基因来源于越南的鸡,PA、NP和M基因来源于广西的鹅;同时研究还发现该病毒的HA、NA、PA、NP和M基因来源H6亚型AIV,PB2、PB1和NS基因基因来源H9N2亚型AIV,推测A/chicken/Guangxi/286C10/2017(H6N6)可能是由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的H6和H9亚型 AIV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一株新的重配毒株,由此可见该病毒基因来源的复杂性。正是因为复杂来源及重配导致目前AIV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同时也给AI 的科学综合防控造成新的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演变及跨种属传播研究进展[J]. 王熹婧,朱银川,庞夏凤,张增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06)
[2]2016~2017年防城港市活禽市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J]. 熊文婕,谢芝勋,曹国敏,覃海,严小东,李孟,凌小英.  中国家禽. 2018(09)
[3]1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遗传特性分析[J]. 祁思敏,宋勇春,崔仑标,焦永军,祁贤.  微生物与感染. 2017(05)
[4]一株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J]. 葛志闯,孙文强,刘东,徐利军,诸彩蝶,范文青,顾敏,王晓泉,胡娇,刘晓文,刘秀梵.  中国家禽. 2017(14)
[5]一株H6N6亚型野鸟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以及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J]. 陈思,崔鹏飞,关立峥,谷文丽,施建忠,邓国华,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7(06)
[6]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属传播研究进展[J]. 孙增辉,朱银川,王熹婧,蒙远雁,张增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3)
[7]高致病性A(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方法的建立[J]. 李晓丹,张烨,邹淑梅,薄洪,王大燕,舒跃龙.  病毒学报. 2017(01)
[8]一株鸭源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及致病性分析[J]. 陈佳琪,嵇辛勤,段志强,阮涌,雷云,陈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6(03)
[9]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J]. 张蔚,施一.  生命科学. 2015(05)
[10]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和进化特点[J]. 顾敏,彭大新,刘秀梵.  生命科学. 2015(05)

博士论文
[1]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机制研究[D]. 王飞.中国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鸡源禽流感病毒H6N6亚型对小鼠致病性以及在猪和人呼吸道组织复制的研究[D]. 王熹婧.广西医科大学 2019
[2]2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和致病性研究[D]. 黎玉莲.华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27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27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c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