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13 07:07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已出现了多种沙门氏菌耐药性菌株,直接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及食品安全。沙门氏菌主要通过食源性传播的途径感染人类及动物,引起一些相关的胃肠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系统性感染。在畜禽养殖业中,鸡白痢持续危害养鸡业的发展,给我国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生素是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等。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抗感染策略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沙门氏菌含有两套毒力系统毒力岛1(SPI-1)和毒力岛2(SPI-2)。毒力岛1在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入侵细胞的作用。毒力岛2在沙门氏菌寄居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胞内增殖作用。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保守存在,并且在细菌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Ⅲ型分泌系统并不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抑制Ⅲ型分泌系统的功能,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可将细菌从体内清除。所以,在沙门氏菌感染的过程中,以Ⅲ型分泌系统为药物靶标,能够达到抗沙门氏菌感染的目的。在倡导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回归自然的时代背景...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治疗中的应用


肉桂油口服液对照品HPLC色谱图

HPLC色谱,肉桂,口服液,样品


第二篇研究内容第1章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3399.68mg/ml、99.91mg/ml),肉桂油口服液含量测定对照品及样品色谱图如图1.1、图1.2所示,图1.1肉桂油口服液对照品HPLC色谱图Figure1.1CinnamaldehydeHPLCchromatogram图1.2肉桂油口服液样品HPLC色谱图Figure1.2CinnamaldehydeHPLCchromatogram1.2.5肉桂油口服液稳定性1.2.5.1影响因素试验根据表1.12实验数据,在高温60℃条件下样品放置10天,含量下降很快,且均已低于含量限度,本品主药肉桂油自身的理化性质决定其不耐高温,故样品配制、保存、运输、生产过程注意温度不宜过高。样品在低温存放过程考察,因本品的特点,主药肉桂油浓度高,温度过低会发现肉桂油因达到饱和,样品中有油滴析出现象,进而导致含量降低,故样品配制、保存、运输、生产过程注意温度同样不能过低。而光照样品在考察过程中含量有降低趋势,同样是因为肉桂油自身的理化性质导致,故样品配制、保存、运输过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日光条件下。

生长曲线,肉桂,口服液,沙门氏菌


第二篇研究内容第2章肉桂油口服液抗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作用机制51图2.1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氏菌生长曲线影响Figure2.1ThegrowthcurvesoftestedstraininthepresenceofvariousconcentrationsofCinnamonoiloralliquid图2.1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氏菌生长曲线影响Figure2.1ThegrowthcurvesoftestedstraininthepresenceofvariousconcentrationsofCinnamonoiloralliquid图2.2肉桂油口服液对沙门氏菌的时间-杀菌曲线Figure2.2Thetime-killingcurvesoftestedstraininthepresenceofvariousconcentraionsofCinnamonoiloralliquid2.2.2肉桂油口服液抑制沙门氏菌III型分泌系统活性如图2.3所示,含有报告质粒SipA-PEX233菌株CVCC1789::SipA-TEM和SL1344::SipA-TEM感染HeLa细胞后,样品中呈现大量蓝色细胞,表明III型分泌系统可正常将效应蛋白SipA“注射”入宿主细胞内;辅料溶液(由PEG400、柠檬酸、丙二醇、聚山梨酯-80、水组成的辅料溶液)处理后样品(溶剂组)细胞中荧光无肉眼可见的差异;但经肉桂油口服液(即辅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肉桂油原料药)处理后,细菌感染后宿主细胞呈现大量绿色荧光,表明肉桂油口服液可抑制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分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鸡白痢沙门菌研究进展[J]. 殷俊磊,李求春,耿士忠,潘志明,焦新安.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9)
[2]禽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 付春亮.  中国畜禽种业. 2016(05)
[3]鸡白痢沙门菌研究进展[J]. 耿士忠,郭荣显,焦新安,潘志明.  中国家禽. 2014(05)
[4]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J]. 潘志明,焦新安,刘学贤,倪振亚,刘文博,高崧,张如宽,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1999(04)



本文编号:3434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34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