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1-10-19 15:21
2014年11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所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其发病临床特征命名为鸭短喙-侏儒综合征(duck 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本实验室通过病原分离以及动物回归实验,确定了引起SBDS的病原为鸭细小病毒(Duck Parvovirus)。目前,防控该病尚无商业化的疫苗,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鉴于此,作者选取鸭细小病毒流行株制备了鸭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围绕新制品的研制对其实验室试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将15只1日龄的樱桃谷雏鸭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口服组),每只口服1 mL病毒尿囊液:第2组(肌肉注射组),每只肌肉注射病毒尿囊液1 mL(EID50为10-4.5/0.2mL),第3组(对照组),每只雏鸭口服1 mL生理盐水。在感染鸭细小病毒后7、14、21 d分别对三组动物称重、测量喙长,口服组雏鸭体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肌注组低于对照组,因此确定最佳感染途径为口服途径。为探明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将SD株鸭细小病毒用鸭胚传至40代...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病原学
1.1.1 鹅细小病毒
1.1.2 番鸭细小病毒
1.1.3 鸭细小病毒
1.2 基因结构
1.3 蛋白及功能
1.4 病毒培养特性
1.5 理化特性
1.6 流行病学
1.7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8 病原诊断方法
1.8.1 病毒分离
1.8.2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1.8.3 中和试验
1.8.4 免疫组化试验
1.8.5 琼脂扩散试验
1.8.6 聚合酶链式反应
1.8.7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1.8.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9 预防
1.9.1 生物安全措施
1.9.2 疫苗防控
1.10 技术路线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毒株
2.1.2 试验用胚、动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
2.1.5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鸭细小病毒最佳感染途径的确定
2.2.2 鸭细小病毒不同代次病毒致病性分析
2.2.3 新型鸭细小病毒疫苗研制
3 结果
3.1 鸭细小病毒最佳感染途径的确定
3.1.1 不同感染途径对雏鸭体重的影响
3.1.2 不同攻毒途径对雏鸭喙长的影响
3.2 鸭细小病毒F10~F40代病毒致病性
3.2.1 F10~F40代病毒对雏鸭体重的影响
3.2.2 F10~F40代病毒对雏鸭喙长的影响
3.2.3 F10~F40代病毒接种动物排毒情况
3.3 新型鸭细小病毒疫苗检测结果
3.3.1 鸭胚病变
3.3.2 病毒的PCR检测
3.3.3 种毒的纯净性检测
3.3.4 疫苗用种毒的外源病毒检测
3.3.5 疫苗用种毒毒力的测定
3.3.6 灭活油乳剂疫苗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吕红超,程小果,陈申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02)
[2]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 杨景晁,孙法良,于可响,田永强,周开锋,李惠敏,李桂明,宋敏训. 家畜生态学报. 2017(10)
[3]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DS15株生物学特性研究[J]. 宫晓华,李琦,李传峰,张莉,唐井玉,刘光清,王桂军. 中国家禽. 2017(04)
[4]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引起肉鸭大舌头病[J]. 贾佳丽,于沛江,王新伟,王群义. 中国兽医杂志. 2016(11)
[5]鸭细小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窦砚国,陈浩,郑肖强,于相龙,杨晶,牛晓宇,刁有祥. 中国兽医学报. 2016(10)
[6]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研究初报[J]. 袁万哲,崔元,经美,李玉保,王建昌,张姗,陈萍,孙继国. 中国动物保健. 2016(05)
[7]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J]. 崔元,王建昌,李玉保,经美,张姗,陈萍,孙继国,袁万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6(05)
[8]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的初步鉴定[J]. 李传峰,李琦,陈宗艳,唐井玉,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5(06)
[9]樱桃谷北京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的初步研究[J]. 宁康,王丹,王府民,刘宁,张冰,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2015(10)
[10]樱桃谷肉鸭短喙长舌综合征病原的分离鉴定[J]. 陈浩,窦砚国,唐熠,颜敏,王爱华,郑肖强,杨晶,牛晓宇,张大丙,刁有祥. 中国兽医学报. 2015(10)
硕士论文
[1]新型鸭细小病毒DS15株的分离鉴定及VP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 李琦.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新型鹅细小病毒VP3抗体特异性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燕.河北大学 2017
[3]新型鸭细小病毒DS-15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D]. 宫晓华.安徽农业大学 2017
[4]短喙—侏儒综合征病鸭体内鸭圆环病毒的检测及全基因序列分析[D]. 李金丽.山东农业大学 2017
[5]德州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DZ-01株新型鹅细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 吴蓓.山东农业大学 2016
[6]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D]. 郑肖强.山东农业大学 2016
[7]小鹅瘟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王静雅.南京农业大学 2012
[8]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D]. 杨静红.东北农业大学 2008
[9]间接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鹅细小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雏鹅体内病毒分布规律的研究[D]. 周春宇.四川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5121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病原学
1.1.1 鹅细小病毒
1.1.2 番鸭细小病毒
1.1.3 鸭细小病毒
1.2 基因结构
1.3 蛋白及功能
1.4 病毒培养特性
1.5 理化特性
1.6 流行病学
1.7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8 病原诊断方法
1.8.1 病毒分离
1.8.2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1.8.3 中和试验
1.8.4 免疫组化试验
1.8.5 琼脂扩散试验
1.8.6 聚合酶链式反应
1.8.7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1.8.8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9 预防
1.9.1 生物安全措施
1.9.2 疫苗防控
1.10 技术路线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毒株
2.1.2 试验用胚、动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
2.1.5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鸭细小病毒最佳感染途径的确定
2.2.2 鸭细小病毒不同代次病毒致病性分析
2.2.3 新型鸭细小病毒疫苗研制
3 结果
3.1 鸭细小病毒最佳感染途径的确定
3.1.1 不同感染途径对雏鸭体重的影响
3.1.2 不同攻毒途径对雏鸭喙长的影响
3.2 鸭细小病毒F10~F40代病毒致病性
3.2.1 F10~F40代病毒对雏鸭体重的影响
3.2.2 F10~F40代病毒对雏鸭喙长的影响
3.2.3 F10~F40代病毒接种动物排毒情况
3.3 新型鸭细小病毒疫苗检测结果
3.3.1 鸭胚病变
3.3.2 病毒的PCR检测
3.3.3 种毒的纯净性检测
3.3.4 疫苗用种毒的外源病毒检测
3.3.5 疫苗用种毒毒力的测定
3.3.6 灭活油乳剂疫苗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吕红超,程小果,陈申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02)
[2]鸭短喙侏儒综合征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 杨景晁,孙法良,于可响,田永强,周开锋,李惠敏,李桂明,宋敏训. 家畜生态学报. 2017(10)
[3]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DS15株生物学特性研究[J]. 宫晓华,李琦,李传峰,张莉,唐井玉,刘光清,王桂军. 中国家禽. 2017(04)
[4]鸭细小病毒变异株引起肉鸭大舌头病[J]. 贾佳丽,于沛江,王新伟,王群义. 中国兽医杂志. 2016(11)
[5]鸭细小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窦砚国,陈浩,郑肖强,于相龙,杨晶,牛晓宇,刁有祥. 中国兽医学报. 2016(10)
[6]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研究初报[J]. 袁万哲,崔元,经美,李玉保,王建昌,张姗,陈萍,孙继国. 中国动物保健. 2016(05)
[7]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J]. 崔元,王建昌,李玉保,经美,张姗,陈萍,孙继国,袁万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6(05)
[8]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病原的初步鉴定[J]. 李传峰,李琦,陈宗艳,唐井玉,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5(06)
[9]樱桃谷北京鸭短喙和侏儒综合征的初步研究[J]. 宁康,王丹,王府民,刘宁,张冰,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2015(10)
[10]樱桃谷肉鸭短喙长舌综合征病原的分离鉴定[J]. 陈浩,窦砚国,唐熠,颜敏,王爱华,郑肖强,杨晶,牛晓宇,张大丙,刁有祥. 中国兽医学报. 2015(10)
硕士论文
[1]新型鸭细小病毒DS15株的分离鉴定及VP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 李琦.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新型鹅细小病毒VP3抗体特异性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燕.河北大学 2017
[3]新型鸭细小病毒DS-15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D]. 宫晓华.安徽农业大学 2017
[4]短喙—侏儒综合征病鸭体内鸭圆环病毒的检测及全基因序列分析[D]. 李金丽.山东农业大学 2017
[5]德州地区新型鹅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DZ-01株新型鹅细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 吴蓓.山东农业大学 2016
[6]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D]. 郑肖强.山东农业大学 2016
[7]小鹅瘟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王静雅.南京农业大学 2012
[8]免疫组化和PCR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D]. 杨静红.东北农业大学 2008
[9]间接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中鹅细小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雏鹅体内病毒分布规律的研究[D]. 周春宇.四川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5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4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