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圈养猴群中微小巴贝西虫(Babesia Microti)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21-11-16 06:09
巴贝西虫病(Babesiosis)是一种出现在世界多地的动物寄生虫病,巴贝西虫的宿主包含牛、猪、狗、鹿等多种圈养类动物和野生动物,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养殖业和畜牧业。本实验于2009年至2011年间在云南省西部地区收集了1672只野生小型啮齿类动物样本,对这些野生小型啮齿类动物携带微小巴贝西虫的情况进行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有72只(72/1672,4.3%)啮齿类动物感染了微小巴贝西虫,证明啮齿类动物可以感染微小巴贝西虫。进一步研究发现,感染频率较高的小型啮齿类动物分别是大麝鼩、青毛鼠、针毛鼠、树鼩、毛猬和高山姬鼠;且巴贝西虫的感染有地方差异性(兰坪县、腾冲县和梁河县)和地形环境偏好性(灌木丛和森林)。用PCR法扩增分离到微小巴贝西虫18S rRNA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发现,72个微小巴贝西虫阳性样品的18S rRNA基因序列可以归为三个类型,分别是Yunnan-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KC147722)、Yunnan-2(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KC147723)和Yunnan-3(GenBank accession ...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巴贝西虫的主要分布
5此时成为高发季节。图1.2 巴贝西虫病的传播途径[37]Fig 1.2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Babesia1.5 巴贝西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临床上巴贝西虫病的特征与疟疾极为相似,这也是巴贝西虫一直被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也是巴贝西虫多年间在世界各地并未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相较于顶复门中其他原虫,例如疟原虫而言,巴贝西虫一直是躲藏在阴影里面的小角色。感染巴贝西虫的临床特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有外在的体征,第二就是无外在体征。外在体征主要为:头皮、耳部、四肢、颈部或者背部可见红色蜱虫叮咬痕迹,导致患者无规律反复发热,有时甚至可以达到40 ℃,后伴有头晕头疼、嗜睡、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偶有淋巴肿大者。临床检测可见患者脾脏肿大、肺部水肿、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中至少有一项升高
7图1.3 巴贝西虫破坏宿主红细胞[1]Fig.1.3 Destruction of host erythrocytes by Babesia1.7 巴贝西虫病的诊断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与疟疾类似的症状时,尤其是伴有急性血红蛋白尿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考虑巴贝西虫病的可能性。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血液涂片观察法:被称作黄金标准的血液涂片观察法是目前用于检测巴贝西虫病最有效且最直观的办法,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用吉姆萨染色液或者瑞氏染液染色后的细胞内是否存在特征性虫体。为了确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这种方法需要在72 h内每隔8 h对患者血液进行一次镜检,并且需要同时制备薄片和厚片进行交替观察和对比后才能够确定诊断结果。这个方法能够用于区分疟原虫和巴贝西虫,同时也能够用于区分巴贝西虫中的大虫和小虫。血液涂片法的缺点在于诊断结果完全依靠检测人员的经验,且检测人员每天能够检查的血液涂片数量有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田鼠巴贝西虫感染致宿主血小板活化初步研究[J]. 潘智华,郑辰,陈家旭,郑葵阳,刘相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01)
[2]田鼠巴贝西虫截短型分泌抗原1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鉴定[J]. 姬艺洪,刘静娴,史智扬,宋小凯,李祥瑞,周金林,焦永军. 江苏预防医学. 2017(02)
[3]人巴贝西虫病研究进展[J]. 李世荣,王红,齐文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23)
[4]犬巴贝西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尚泽松,李小康,王雪莹,张才,江丰伟,赵艳辉.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5)
[5]1例人感染巴贝虫的诊断与病原体鉴定[J]. 姚立农,阮卫,曾长佑,李祖火,张轩,雷永良,陆巧绎,陈华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2)
[6]巴贝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湛彦超,李思光,罗玉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12)
[7]我国马梨形虫病及其传播者——蜱的地理分布[J]. 李德昌. 兽医大学学报. 1986(03)
博士论文
[1]新巴贝西虫病的发现及其病原体鉴定[D]. 江瑞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风险预测研究[D]. 刘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5
[3]基于环境因素预测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鼠疫传播风险[D]. 钱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49830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巴贝西虫的主要分布
5此时成为高发季节。图1.2 巴贝西虫病的传播途径[37]Fig 1.2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Babesia1.5 巴贝西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临床上巴贝西虫病的特征与疟疾极为相似,这也是巴贝西虫一直被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也是巴贝西虫多年间在世界各地并未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相较于顶复门中其他原虫,例如疟原虫而言,巴贝西虫一直是躲藏在阴影里面的小角色。感染巴贝西虫的临床特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有外在的体征,第二就是无外在体征。外在体征主要为:头皮、耳部、四肢、颈部或者背部可见红色蜱虫叮咬痕迹,导致患者无规律反复发热,有时甚至可以达到40 ℃,后伴有头晕头疼、嗜睡、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偶有淋巴肿大者。临床检测可见患者脾脏肿大、肺部水肿、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中至少有一项升高
7图1.3 巴贝西虫破坏宿主红细胞[1]Fig.1.3 Destruction of host erythrocytes by Babesia1.7 巴贝西虫病的诊断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与疟疾类似的症状时,尤其是伴有急性血红蛋白尿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考虑巴贝西虫病的可能性。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血液涂片观察法:被称作黄金标准的血液涂片观察法是目前用于检测巴贝西虫病最有效且最直观的办法,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用吉姆萨染色液或者瑞氏染液染色后的细胞内是否存在特征性虫体。为了确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这种方法需要在72 h内每隔8 h对患者血液进行一次镜检,并且需要同时制备薄片和厚片进行交替观察和对比后才能够确定诊断结果。这个方法能够用于区分疟原虫和巴贝西虫,同时也能够用于区分巴贝西虫中的大虫和小虫。血液涂片法的缺点在于诊断结果完全依靠检测人员的经验,且检测人员每天能够检查的血液涂片数量有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田鼠巴贝西虫感染致宿主血小板活化初步研究[J]. 潘智华,郑辰,陈家旭,郑葵阳,刘相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01)
[2]田鼠巴贝西虫截短型分泌抗原1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鉴定[J]. 姬艺洪,刘静娴,史智扬,宋小凯,李祥瑞,周金林,焦永军. 江苏预防医学. 2017(02)
[3]人巴贝西虫病研究进展[J]. 李世荣,王红,齐文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23)
[4]犬巴贝西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尚泽松,李小康,王雪莹,张才,江丰伟,赵艳辉.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5)
[5]1例人感染巴贝虫的诊断与病原体鉴定[J]. 姚立农,阮卫,曾长佑,李祖火,张轩,雷永良,陆巧绎,陈华良.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2)
[6]巴贝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湛彦超,李思光,罗玉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12)
[7]我国马梨形虫病及其传播者——蜱的地理分布[J]. 李德昌. 兽医大学学报. 1986(03)
博士论文
[1]新巴贝西虫病的发现及其病原体鉴定[D]. 江瑞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风险预测研究[D]. 刘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5
[3]基于环境因素预测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鼠疫传播风险[D]. 钱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498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9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