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20:44
  当前,内蒙古正经历着从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同农区一样的情况是,牧区劳动力也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草场流转速度逐渐加快,社会资本逐渐流向牧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异军突起。这些生产要素的适时整合和配置,必然带来牧区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与农区不同的是,牧区的改革从一开始照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草原畜牧业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并不适应。虽然好于人民公社体制,但与适度规模经营和合作化的发展方向相背离。(其实,在强行实施人民公社体制之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在这方面已经打下较好的基础。)牧业客观的发展进程必然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必须变革当前小牧户的生产组织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理论为基本理论指导,将草原畜牧业中的人、草、畜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统一角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在实际论文写作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首先,明晰了草原畜牧业、家庭、家庭承包制、生产组织制度等基本概念,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的基...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与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分析框架
        1.3.5 研究方法
        1.3.6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
        2.1.2 合作组织理论
        2.1.3 制度与制度变迁基本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草原畜牧业
        2.2.2 家庭与家庭承包制
        2.2.3 经营模式、经营方式、经营形式与生产组织制度
3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评价
    3.1 民主改革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1947年以前)
        3.1.1 民主改革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基本发展现状
        3.1.2 民主改革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评价
    3.2 民主改革时期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组织制度(1947-1952年)
        3.2.1 民主改革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基本发展现状
        3.2.2 民主改革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评价
    3.3 合作化时期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组织制度(1953年-1957年)
        3.3.1 合作化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基本发展现状
        3.3.2 合作化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评价
    3.4 人民公社时期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组织制度(1958年-1978年)
        3.4.1 人民公社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基本发展现状
        3.4.2 人民公社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评价
    3.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组织制度(1978年—现在)
        3.5.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基本发展现状
        3.5.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评价
    3.6 本章总结
4 发达国家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借鉴
    4.1 法国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状况及经验
        4.1.1 法国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状况
        4.1.2 法国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的启示
        4.1.3 法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4.2 丹麦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状况及经验
        4.2.1 丹麦草原畜牧业生产制度发展状况
        4.2.2 丹麦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的启示
        4.2.3 丹麦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4.3 荷兰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状况及经验
        4.3.1 荷兰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状况
        4.3.2 荷兰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发展的启示
        4.3.3 荷兰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4.4 本章总结
5 草原畜牧业家庭承包制面临的困境及分析
    5.1 平分牲畜。打乱畜群结构,牲畜总量大幅度上升,但大畜比重严重下降
    5.2 平分草场。草场被人为分割,固定的铁丝网围栏加剧了草原生态的恶化
    5.3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逐渐加剧
    5.4 小牧户与大市场矛盾逐渐突出
    5.5 本章总结
6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的现实选择
    6.1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比较分析
        6.1.1 联户经营
        6.1.2 牧业大户
        6.1.3 家庭牧场型
        6.1.4 企业带动型
        6.1.5 新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6.2 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遵循的基本规律
        6.2.1 遵循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6.2.2 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律
        6.2.3 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6.3 新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6.3.1 符合新时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6.3.2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实际
        6.3.3 符合需求与供给的内在规律
        6.3.4 符合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要求
        6.3.5 符合牧民发展的合作意愿
    6.4 新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质
        6.4.1 新型牧民合作组织是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6.4.2 新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人—草—畜协同发展的生产关系共同体
    6.5 本章总结
7 研究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基本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着眼于顶层设计,加快草原畜牧业家庭承包制退出机制的研究
        7.2.2 加强草场保护制度建设,保证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化的实现
        7.2.3 继续完善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规制度建设
        7.2.4 加大支持力度,积极稳妥的推进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7.2.5 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分期分批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员
    7.3 研究可能创新点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与共同化职能[J]. 韩柱.  经济研究导刊. 2012(33)
[2]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生命周期视角[J]. 田艳丽,修长柏.  农业经济问题. 2012(09)
[3]对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J]. 薛林.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1(12)
[4]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J]. 张立中.  经济问题探索. 2011(12)
[5]法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及启示[J]. 易欢,谢元态,于细婷.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1(08)
[6]牧区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图雅.  北方经济. 2011(15)
[7]合作社助推荷兰农业腾飞[J]. 欧继中,张晓红.  农村经营管理. 2011(06)
[8]关于内蒙古牧区经营体制创新几个问题的认识[J]. 乔光华,薛强.  北方经济. 2011(11)
[9]“法国农业合作社”给我们的启示[J].   国际人才交流. 2011(05)
[10]牧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初探[J]. 敖仁其.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1(02)



本文编号:3503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03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