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适宜降解条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0:40
试验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对饲料中存在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进行快速、有效的消减。从不同地区采集了牛粪、羊粪及土壤样品共70份,并从中分离出164株菌株。利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对这164株菌株进行初筛,再以ZEN作为唯一碳源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并获得了8株ZEN降解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筛得到的8株ZEN降解菌株进行ZEN降解率的测定,得到1株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即NF-PJ-5号菌株。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菌落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后确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分别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pH及不同菌液浓度条件下对ZEN的降解能力,评估菌株性质;同时,初步探究该菌株对ZEN的清除机理。结果显示,在28~32℃,pH 6.5~7.5,菌液浓度在2×109 CFU/mL以上时,该菌株对ZEN保持较高的降解率。在30℃、pH 7.0、160 r/min培养48 h后,该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μg/mL的ZEN降解率达到83%。综上,本试验筛选到1株...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20,47(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降解菌株ZEN的降解率
NF-PJ-5系统发育树
项目Item 结果Results 项目Item 结果Results D-果糖D-fructose - 吲哚产生Indole test - D-甘露醇D-mannitol - 滑行运动Gliding motility - L-阿拉伯糖L-arabinose + 硝酸还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 - +,阳性;-,阴性+,Positive;-,Negative2.3 影响NF-PJ-5对ZEN降解能力的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J]. 徐子伟,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19(12)
[2]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 苏志俊,刘永涛,徐春娟,丁浩,余琳雪,艾晓辉. 淡水渔业. 2019(01)
[3]不同吸附材料及改性处理对三种常见霉菌毒素脱毒效果研究[J]. 张立阳,刘帅,赵雪娇,李文茜,姜鑫,赵洪波,张永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9)
[4]玉米赤霉烯酮毒性及其脱毒方法研究进展[J]. 时从来,李金贵. 现代牧业. 2018(03)
[5]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FY1538降解赤霉烯酮的活性研究[J]. 徐天宇,胡苏莹,周峻岗,吕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6]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J].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10)
[7]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血清代谢产物和肝肾组织病理学影响[J]. 姜淑贞,孙华,黄丽波,杨在宾,王淑静,刘法孝,F.Chi.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8]环己酮单加氧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J]. 翟晓红,陈振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9]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肝脏及肾脏的毒性作用[J]. 梁梓森,马勇江,刘长永,邓衔柏,范小龙,剡海阔,胡阙相. 中国兽医学报. 2010(05)
硕士论文
[1]多食鞘氨醇菌活性污泥法降解水中甾体雌激素机理研究[D]. 陆源源.南京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19090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20,47(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降解菌株ZEN的降解率
NF-PJ-5系统发育树
项目Item 结果Results 项目Item 结果Results D-果糖D-fructose - 吲哚产生Indole test - D-甘露醇D-mannitol - 滑行运动Gliding motility - L-阿拉伯糖L-arabinose + 硝酸还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 - +,阳性;-,阴性+,Positive;-,Negative2.3 影响NF-PJ-5对ZEN降解能力的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J]. 徐子伟,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 2019(12)
[2]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 苏志俊,刘永涛,徐春娟,丁浩,余琳雪,艾晓辉. 淡水渔业. 2019(01)
[3]不同吸附材料及改性处理对三种常见霉菌毒素脱毒效果研究[J]. 张立阳,刘帅,赵雪娇,李文茜,姜鑫,赵洪波,张永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9)
[4]玉米赤霉烯酮毒性及其脱毒方法研究进展[J]. 时从来,李金贵. 现代牧业. 2018(03)
[5]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FY1538降解赤霉烯酮的活性研究[J]. 徐天宇,胡苏莹,周峻岗,吕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6]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J].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10)
[7]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血清代谢产物和肝肾组织病理学影响[J]. 姜淑贞,孙华,黄丽波,杨在宾,王淑静,刘法孝,F.Chi.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8]环己酮单加氧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J]. 翟晓红,陈振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9]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肝脏及肾脏的毒性作用[J]. 梁梓森,马勇江,刘长永,邓衔柏,范小龙,剡海阔,胡阙相. 中国兽医学报. 2010(05)
硕士论文
[1]多食鞘氨醇菌活性污泥法降解水中甾体雌激素机理研究[D]. 陆源源.南京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19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1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