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发布时间:2021-11-26 23:39
从上海某羊养殖场获得了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CMG47。为了确定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多重PCR对该菌株进行谱系和血清型分析,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鉴定其分子分型。采用PCR方法对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通过体外观察和荧光定量PCR对菌株溶脂溶血特性进行分析。将菌株通过腹腔注射ICR小鼠和静脉注射斑马鱼,测定其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谱系Ⅰ,1/2b血清型;序列分型为ST619;携带prfA、inlA、inlB、plcA、plcB、mpl、actA、hly等主要毒力因子;体外无明显溶脂活性,溶血活性较弱;小鼠和斑马鱼试验均显示,该分离株属于强毒株,与强毒参考株EGDe的毒力相当(P>0.05)。该分离株的谱系/血清型为引起李斯特菌病的主要型别,拥有整套主要毒力因子,为单增李斯特菌强毒株。本研究为李斯特菌病散发病例的流行和传播特征分析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对建立健全李斯特菌监测体系和风险评估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畜牧兽医学报. 2020,5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 分离株CMG47谱系和血清型的多重PCR鉴定结果
为探明分离株CMG47毒力的分子基础,对参考菌株EGDe和分离株CMG47的主要毒力基因、内化素基因以及应激调控基因(prfA-plcA-hly-mpl-plcB-actA-inlA-inlB-sigB)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分离株CMG47中含有LIPI-1的完整毒力基因,包含6个主要毒力基因actA、hly、mpl、plcA、plcB和prfA ,两个内化素基因inlA和inlB以及应激调控基因sigB(图2),表明分离株CMG47具有潜在致病性和侵袭性。2.4 分离株生长特性分析
与参考菌株EGDe相比,分离株CMG47在12 h内的生长趋势和生长速度与参考株相当(图3),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分离株具有正常的生长能力。2.5 分离株溶血和溶脂特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羊单增李斯特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 唐慕德,温宇婷,吴青青,阿依江·阿比提,伍钢,KASSIM ALIBAKAR,邓秋纯,刘犇,郑文亚. 中国畜牧兽医. 2018(10)
[2]北京市西城区食源性与临床感染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和MLST分型研究[J]. 霍哲,王晨,徐俊,高波,曹玮.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7(09)
[3]杭州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分子型别研究[J]. 俞骅,潘劲草,汪皓秋,斯国静,刘涛,楼秀芹,张蔚,严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3)
[4]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J]. 王丽丽,陈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04)
[5]单增李斯特菌膜裂解相关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 江玲丽,高有领,周向阳,白帆,方春,钱国英,方维焕. 畜牧兽医学报. 2016(04)
[6]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病原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王红,王艳,张正东,陈曦,邓建平,肖波,刘祥,王斌,文海,范晖,叶长芸,李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07)
[7]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弱毒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J]. 江玲丽,陈健舜,李爱云,万婧,周向阳,钱国英,李彩燕,方维焕. 畜牧兽医学报. 2014(02)
[8]2000-2009年中国李斯特菌病文献报告病例分析[J]. 冯延芳,冉陆,张立实. 疾病监测. 2011(08)
[9]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报道[J]. 戚丽敏,崔屹,刘根焰. 微生物与感染. 2009(04)
硕士论文
[1]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亚分型研究[D]. 王国梁.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21150
【文章来源】:畜牧兽医学报. 2020,5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 分离株CMG47谱系和血清型的多重PCR鉴定结果
为探明分离株CMG47毒力的分子基础,对参考菌株EGDe和分离株CMG47的主要毒力基因、内化素基因以及应激调控基因(prfA-plcA-hly-mpl-plcB-actA-inlA-inlB-sigB)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分离株CMG47中含有LIPI-1的完整毒力基因,包含6个主要毒力基因actA、hly、mpl、plcA、plcB和prfA ,两个内化素基因inlA和inlB以及应激调控基因sigB(图2),表明分离株CMG47具有潜在致病性和侵袭性。2.4 分离株生长特性分析
与参考菌株EGDe相比,分离株CMG47在12 h内的生长趋势和生长速度与参考株相当(图3),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分离株具有正常的生长能力。2.5 分离株溶血和溶脂特性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羊单增李斯特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 唐慕德,温宇婷,吴青青,阿依江·阿比提,伍钢,KASSIM ALIBAKAR,邓秋纯,刘犇,郑文亚. 中国畜牧兽医. 2018(10)
[2]北京市西城区食源性与临床感染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和MLST分型研究[J]. 霍哲,王晨,徐俊,高波,曹玮.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7(09)
[3]杭州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分子型别研究[J]. 俞骅,潘劲草,汪皓秋,斯国静,刘涛,楼秀芹,张蔚,严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3)
[4]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J]. 王丽丽,陈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04)
[5]单增李斯特菌膜裂解相关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 江玲丽,高有领,周向阳,白帆,方春,钱国英,方维焕. 畜牧兽医学报. 2016(04)
[6]3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病原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王红,王艳,张正东,陈曦,邓建平,肖波,刘祥,王斌,文海,范晖,叶长芸,李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07)
[7]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弱毒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J]. 江玲丽,陈健舜,李爱云,万婧,周向阳,钱国英,李彩燕,方维焕. 畜牧兽医学报. 2014(02)
[8]2000-2009年中国李斯特菌病文献报告病例分析[J]. 冯延芳,冉陆,张立实. 疾病监测. 2011(08)
[9]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报道[J]. 戚丽敏,崔屹,刘根焰. 微生物与感染. 2009(04)
硕士论文
[1]不同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分子亚分型研究[D]. 王国梁.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21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2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