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历史草地面积重建的方法——以甘宁青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09 08:27
历史草地面积重建作为历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区域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但受研究客体特性与重建资料多寡的制约,目前无论是数量估算上还是空间格局重建上均非常薄弱。本文试图在客观把握中国西部地区历史草地变化趋势与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和潜在植被数据,确定土地垦殖前草地植被潜在分布范围;并结合历史耕地网格数据,构建以间接扣减为核心的草地面积重建方法;重建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过去300年的草地网格数据。结果表明:土地垦殖前,案例区草地覆被率高达40.87%。受土地垦殖的影响,在过去300年草地面积呈持续减少的态势。草地面积由1661年的1.11亿hm2下降到1980年的1.03亿hm2,并经历了1661—1724年的急剧减少、1724—1873年的缓慢减少和1873—1980年的快速减少三个时段,草地年均减少量分别为4.76万hm2、0.75万hm2和3.38万hm2。在空间上,研究时段内草地垦殖区呈现出由甘肃、宁夏向青...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中国西部历史草地面积重建思路
然而,历史上对于其他人类活动用地记载十分有限,导致量化重建较为困难,因而目前尚无可靠数据可资利用。本文通过提取1980—2015年多期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同一网格单元中的耕地、草地数据,尝试去分析了现代土地利用数据中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即不同耕地占比情况下对应的草地覆盖率。统计结果显示,草地覆盖率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当网格中耕地占比达到或超过90%时,对应的草地覆盖率≤1.00%,且几乎不存在耕地比例为90%而草地占比为10%的网格。因此在草地变化重建过程中,考虑到其他历史人类活动用地定量信息的缺失,本文将耕地比例到达或超过90%的网格作为草地分配的临界下限,即耕地比例≥90%的网格草地覆盖率设为0%。4.3 扣减方法的构建
本研究提取了甘宁青新区现代遥感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数据与潜在植被数据,利用上述草地的潜在格局复原方法,获得了该案例区土地垦殖前草地植被潜在分布范围(图3a)。然后,从CHCD数据集中提取了甘宁青新区1661年、1724年、1784年、1820年、1873年、1933年和1980年等7个时间断面上的耕地网格数据,以图3a中草地潜在分布格局为基础,采用扣减的方式重建了相应时点的草地网格数据(图3b~图3h)。结果显示,在土地垦殖前,甘宁青新区草地覆盖率高达40.87%;受土地垦殖活动的影响,草地覆盖率随时间不断减少。案例区过去300年的草地面积变化序列见图4。整体来看,1661—1980年甘宁青新区草地数量呈持续减小的态势,面积由1661年的1.11亿hm2下降到1980年的1.03亿hm2,年均损失2.42万hm2。根据变化趋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段:(1)1661—1724年为草地面积急剧减少期。该时段正值清政府用兵准噶尔部,为解决“路途遥远,米粮焉能接济”的军粮供应问题,政府大力开展垦殖活动。草地面积从1661年的1.11亿hm2急剧减少到1724年的1.08亿hm2,年均损失4.76万hm2。(2)1724—1873年为草地面积缓慢减少期。该时段内随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清政府中央政权的控制范围,政治局势趋于平稳,以军屯为主的屯垦规模随之下降。到1873年时草地面积为1.07亿hm2,期间年均损失0.75万hm2。(3)1873—1980年为草地面积快速减少期。该时期随着大量内地人口移民西北,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由原来清政府主导的“以边养边”转变为自发性移民为主导的“农业大开发”[40]。自此,拉开了清末、民国以及新中国初期这百余年的西北垦殖热潮,大量新的垦殖点被开辟,大面积草地被开垦。到1980年时草地数量降到最低,为1.03亿hm2,年均减少3.38万hm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J]. 何凡能,李美娇,杨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04)
[2]中国历史耕地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 方修琦,叶瑜,张成鹏,唐婵婵. 古地理学报. 2019(01)
[3]Evaluating the accuracy of Chinese pasture data in global historical land use datasets[J]. Fanneng HE,Shicheng LI,Fan YANG,Meijiao LI.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8(11)
[4]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英文)[J]. 宁佳,刘纪远,匡文慧,徐新良,张树文,颜长珍,李仁东,吴世新,胡云锋,杜国明,迟文峰,潘涛,宁静.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05)
[5]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的再估算[J]. 李美娇,何凡能,刘浩龙. 地理研究. 2016(12)
[6]清代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林草地覆盖变化[J]. 吴致蕾,刘峰贵,张镱锂,陈琼,周强,杨登兴.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6)
[7]利用约束性CA重建历史时期耕地空间格局——以江苏省为例[J]. 龙瀛,金晓斌,李苗裔,杨绪红,曹雪,周寅康. 地理研究. 2014(12)
[8]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1726年耕地格局重建[J]. 罗静,张镱锂,刘峰贵,陈琼,周强,张海峰. 地理研究. 2014(07)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02)
[10]清代新疆屯田布局对我国西北安全的影响[J]. 张晓莉.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本文编号:3530301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中国西部历史草地面积重建思路
然而,历史上对于其他人类活动用地记载十分有限,导致量化重建较为困难,因而目前尚无可靠数据可资利用。本文通过提取1980—2015年多期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同一网格单元中的耕地、草地数据,尝试去分析了现代土地利用数据中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即不同耕地占比情况下对应的草地覆盖率。统计结果显示,草地覆盖率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当网格中耕地占比达到或超过90%时,对应的草地覆盖率≤1.00%,且几乎不存在耕地比例为90%而草地占比为10%的网格。因此在草地变化重建过程中,考虑到其他历史人类活动用地定量信息的缺失,本文将耕地比例到达或超过90%的网格作为草地分配的临界下限,即耕地比例≥90%的网格草地覆盖率设为0%。4.3 扣减方法的构建
本研究提取了甘宁青新区现代遥感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数据与潜在植被数据,利用上述草地的潜在格局复原方法,获得了该案例区土地垦殖前草地植被潜在分布范围(图3a)。然后,从CHCD数据集中提取了甘宁青新区1661年、1724年、1784年、1820年、1873年、1933年和1980年等7个时间断面上的耕地网格数据,以图3a中草地潜在分布格局为基础,采用扣减的方式重建了相应时点的草地网格数据(图3b~图3h)。结果显示,在土地垦殖前,甘宁青新区草地覆盖率高达40.87%;受土地垦殖活动的影响,草地覆盖率随时间不断减少。案例区过去300年的草地面积变化序列见图4。整体来看,1661—1980年甘宁青新区草地数量呈持续减小的态势,面积由1661年的1.11亿hm2下降到1980年的1.03亿hm2,年均损失2.42万hm2。根据变化趋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段:(1)1661—1724年为草地面积急剧减少期。该时段正值清政府用兵准噶尔部,为解决“路途遥远,米粮焉能接济”的军粮供应问题,政府大力开展垦殖活动。草地面积从1661年的1.11亿hm2急剧减少到1724年的1.08亿hm2,年均损失4.76万hm2。(2)1724—1873年为草地面积缓慢减少期。该时段内随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清政府中央政权的控制范围,政治局势趋于平稳,以军屯为主的屯垦规模随之下降。到1873年时草地面积为1.07亿hm2,期间年均损失0.75万hm2。(3)1873—1980年为草地面积快速减少期。该时期随着大量内地人口移民西北,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由原来清政府主导的“以边养边”转变为自发性移民为主导的“农业大开发”[40]。自此,拉开了清末、民国以及新中国初期这百余年的西北垦殖热潮,大量新的垦殖点被开辟,大面积草地被开垦。到1980年时草地数量降到最低,为1.03亿hm2,年均减少3.38万hm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J]. 何凡能,李美娇,杨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04)
[2]中国历史耕地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 方修琦,叶瑜,张成鹏,唐婵婵. 古地理学报. 2019(01)
[3]Evaluating the accuracy of Chinese pasture data in global historical land use datasets[J]. Fanneng HE,Shicheng LI,Fan YANG,Meijiao LI.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8(11)
[4]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英文)[J]. 宁佳,刘纪远,匡文慧,徐新良,张树文,颜长珍,李仁东,吴世新,胡云锋,杜国明,迟文峰,潘涛,宁静.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05)
[5]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的再估算[J]. 李美娇,何凡能,刘浩龙. 地理研究. 2016(12)
[6]清代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林草地覆盖变化[J]. 吴致蕾,刘峰贵,张镱锂,陈琼,周强,杨登兴.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6)
[7]利用约束性CA重建历史时期耕地空间格局——以江苏省为例[J]. 龙瀛,金晓斌,李苗裔,杨绪红,曹雪,周寅康. 地理研究. 2014(12)
[8]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1726年耕地格局重建[J]. 罗静,张镱锂,刘峰贵,陈琼,周强,张海峰. 地理研究. 2014(07)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02)
[10]清代新疆屯田布局对我国西北安全的影响[J]. 张晓莉.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本文编号:3530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3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