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20:52
  以鸭胚尿囊腔途径增殖鸭腺病毒,24-120 h死亡鸭胚和120 h后未死亡鸭胚置4℃冰箱过夜,无菌操作分别收集尿囊液。对鸭腺病毒连续传代,选择传代稳定的鸭胚尿囊液作为种毒,种毒鸭胚半数感染量为10-751/0.2ml, HA价1:216。用种毒制备疫苗抗原,加0.3%甲醛、37℃灭活48 h,加蜂胶佐剂,制备鸭腺病毒蜂胶灭活苗,蜂胶最终含量10mg/ml,疫苗安全检验合格。建立了间接ELISA法检测鸭腺病毒抗体。ELISA最佳反应条件为:鸭腺病毒抗原包被浓度2.45μg/ml,血清稀释倍数1:100,作用时间90 min。HRP-羊抗鸭IgG稀释度为1:2000。用32份阴性血清测得临界值为0.2310。建立的ELISA方法重复性好,板内变异系数1.09%-2.67%,板间变异系数2.79-4.06%,均小于10%。建立的方法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沙门氏菌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用制备的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实验鸭,以间接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监测免疫鸭抗体消长规律。ELISA结果显示:一次免疫组种鸭免疫后第3d就可在血清中检测到血清呈阳性,第14...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鸭腺病毒研究现状
        1.1 鸭腺病毒在腺病毒中的分类地位
        1.2 鸭腺病毒的形态结构
        1.3 鸭腺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1.4 鸭腺病毒理化性质
        1.5 鸭腺病毒感染禽类引起的疾病
            1.5.1 鸡减蛋综合征
            1.5.2 鸭腺病毒病
        1.6 检测鸭腺病毒感染的方法
            1.6.1 病原分离鉴定
            1.6.2 血清学方法
            1.6.3 分子生物学方法
    2 蜂胶及其应用
        2.1 蜂胶
            2.1.1 蜂胶的免疫佐剂作用
            2.1.2 蜂胶佐剂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2.1.3 蜂胶佐剂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2.1.4 蜂胶对免疫器官的作用
            2.1.5 蜂胶的安全性
        2.2 蜂胶佐剂的应用
    3 选题目的
第二章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苗的研制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毒株
        1.2 参考毒(菌)株
        1.3 试验动物
        1.4 主要试验试剂及配方
            1.4.1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试剂
            1.4.2 ELISA试验试剂
            1.4.3 MTT试验试剂
        1.5 试验仪器
        1.6 其他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研制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
            2.1.1 制备种毒
            2.1.2 制备蜂胶灭活苗
        2.2 检测鸭腺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2.2.1 抗原的制备与纯化
            2.2.2 阴性血清制备
            2.2.3 阴性鸭IgG的提取
            2.2.4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2.2.5 抗原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2.2.6 血清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2.2.7 鸭腺病毒阴性血清临界值的确定
            2.2.8 间接ELISA操作程序
            2.2.9 特异性试验
            2.2.10 敏感性试验
            2.2.11 重复性试验
        2.3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及免疫应答监测
            2.3.1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免疫种鸭
            2.3.2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实验鸭的抗体监测
            2.3.3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免疫实验鸭的细胞免疫监测
    3 试验结果
        3.1 研制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
            3.1.1 测定半数感染量(EID_(50))
            3.1.2 种毒检验
            3.1.3 蜂胶含量测定
            3.1.4 疫苗性状、疫苗的无菌检验和安全性检验
        3.2 检测鸭腺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3.2.1 抗原制备与纯化
            3.2.2 阴性血清制备
            3.2.3 阴性鸭IgG的提取
            3.2.4 HRP-羊抗鸭IgG最佳稀释度
            3.2.5 抗原和血清最佳稀释度
            3.2.6 血清最佳作用时间
            3.2.7 鸭腺病毒阴性血清临界值
            3.2.8 特异性试验结果
            3.2.9 敏感性试验结果
            3.2.10 重复性试验结果
        3.3 鸭腺病毒蜂胶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及免疫应答监测
            3.3.1 种鸭免疫后血清抗体ELISA效价测定
            3.3.2 种鸭免疫后血清抗体血凝抑制(HI)效价测定
            3.3.3 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
            3.3.4 白细胞吞噬试验
    4 讨论
        4.1 疫苗的研制
        4.2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4.2.1 抗原的纯化
            4.2.2 抗原和血清稀释度
            4.2.3 酶标二抗浓度的确定
            4.2.4 临界值的确定
        4.3 疫苗对种鸭体液免疫的影响
            4.3.1 间接ELISA试验
            4.3.2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4.4 疫苗对种鸭细胞免疫的影响
            4.4.1 疫苗对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的影响(MTT法)
            4.4.2 白细胞吞噬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鸭减蛋综合征抗体消长规律初步研究[J]. 王晓东,于志丹,李鑫,马波,王君伟.  中国家禽. 2012(15)
[2]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马震原,李刚,李文超,郭宇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12(05)
[3]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 蒋作强,车跃光.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02)
[4]减蛋综合征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J]. 董春娜,李刚,李伟,张坤,史利军,哈小琴,胡永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5]禽腺病毒QU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细胞适应性研究[J]. 黄兵,李玉峰,王莉莉,马秀丽,田夫林.  家禽科学. 2011(04)
[6]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对鸡减蛋综合征疫苗免疫增强效果的试验[J]. 张洪鑫.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06)
[7]鸭血清IgG的提纯方法比较[J]. 张聪.  畜牧市场. 2010(10)
[8]12株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的分离和PCR鉴定[J]. 李海英,尹燕博,郭妍妍,胡永钢,许宏伟,王晓红,王守春.  中国兽医科学. 2010(07)
[9]鸡鸭鹅A型禽腺病毒的PCR检测和分析[J]. 张明明,钱琨,王小辉,秦爱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09(03)
[10]蛋(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治[J]. 杜喜忠,林立伟,陈学真.  湖北畜牧兽医. 2009(06)



本文编号:3551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51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3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