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鸭三种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与进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4 17:10
  鸭吸虫病是一类对鸭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目前对鸭吸虫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形态学、流行病学、病原诊断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关于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对鸭体内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 miyagawai)、舟形嗜气管吸虫(Tracheophilus cymbius)和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三种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及进化分析,探讨三种吸虫与其他吸虫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三种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以线粒体串联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为基因标记,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及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实验中三种吸虫与其它相关吸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宫川棘口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和鸭对体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4 416 bp、13 733bp和14 588 bp;每个线粒体基因组都含有36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序列和2个rRNA序列,所有基因均在同一条链上且转录方向相同。宫川棘口吸虫和舟形嗜气管吸虫有1个非编码区,鸭对体吸虫有2个非编码区;宫...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几种鸭体内重要的吸虫
        1.1.1 宫川棘口吸虫
        1.1.2 舟形嗜气管吸虫
        1.1.3 鸭对体吸虫
    1.2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2.1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概况
        1.2.2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1.3 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
    2.1 虫体采集
    2.2 引物设计
    2.3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培养基、应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
3 方法
    3.1 三种吸虫的鉴定
    3.2 虫体总DNA的提取
    3.3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各部分的扩增
        3.3.1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PCR反应条件体系
        3.3.2 琼脂糖凝胶电泳
        3.3.3 PCR产物的纯化
    3.4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拼接和分析
    3.5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3.6 系统发生的研究
4 结果
    4.1 三种吸虫的鉴定结果
        4.1.1 三种吸虫的形态学鉴定
        4.1.2 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4.2 三种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4.2.1 宫川棘口吸虫序列PCR结果
        4.2.2 舟形嗜气管吸虫序列PCR结果
        4.2.3 鸭对体吸虫序列PCR结果
    4.3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4.3.1 三种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分析
        4.3.2 三种吸虫的t RNA基因和r RNA基因
        4.3.3 三种吸虫的非编码区
        4.3.4 三种吸虫的基因排列顺序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4.4 三种吸虫与其它复殖吸虫同源性比较分析
    4.5 亲缘关系分析
5 讨论
    5.1 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特征分析
    5.2 吸虫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及基因排布情况
    5.3 吸虫线粒体t RNA基因和r RNA基因
    5.4 进化分析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杭县番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的诊治报告[J]. 许建康.  福建畜牧兽医. 2018(06)
[2]黑龙江省2016年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调查分析[J]. 袁爽,邢智锋,葛涛,尹世辉,唐磊.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3)
[3]1例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诊断与治疗[J]. 鲁莹,韩永刚,郑泽红.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7(08)
[4]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的防制[J]. 黄解珠,黄欣彦,刘洲,李兰明.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06)
[5]鸭对体吸虫病的诊治[J]. 邹圣红,邓华成.  中国兽医杂志. 2013(02)
[6]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贾万忠,闫鸿斌,史万贵,郭爱疆,詹芳.  中国兽医学报. 2011(06)
[7]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的诊治[J]. 倪国平.  浙江畜牧兽医. 2010(02)
[8]我国环肠科吸虫之研究[J]. 李庆奎,邱兆祉.  天津农林科技. 2009(01)
[9]鸭后睾吸虫病研究进展[J]. 周霖,卢明科.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05)
[10]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J]. 全炳昭.  中国兽医杂志. 2003(08)

博士论文
[1]牛羊仰口线虫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及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 王春仁.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鸭对体吸虫形态、生物学、致病性及分子遗传学研究[D]. 杨光友.四川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马五种盅口亚科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比较与进化分析[D]. 高远.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
[2]圆圃棘口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D]. 刘泽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3]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亲缘关系分析[D]. 段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4]胰阔盘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D]. 郑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
[5]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D]. 王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
[6]四种后睾科吸虫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 郭莉.四川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5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685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