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犬源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对生物被膜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0-15 15:33
  以犬源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从城市污水中分离出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对生物被膜的作用,为治疗和控制奇异变形杆菌感染提供基础。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污水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并观察噬菌斑特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纯化后噬菌体的形态特征。测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核酸类型、最佳保存条件及对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效果。成功分离出3株奇异变形杆菌的噬菌体,分别命名为vBPmMS、vBPmMW和vBPmMX。噬菌体噬菌斑透明、无晕且边缘整齐;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的头部呈二十面体的立体对称,直径(30±3) nm;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的结果表明,vBPmMS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约为35 min,平均裂解量为70 PFU·cell-1;3株噬菌体在10~60℃、pH 5.0~8.0滴度稳定;短期内可以将噬菌体(vBP<...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及水样来源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方法
        1.2.1 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及电镜观察
        1.2.2 最佳感染复数测定及一步生长曲线
        1.2.3 噬菌体温度和pH稳定性试验
        1.2.4 噬菌体核酸类型及酶切分析
        1.2.5 最适保存条件
        1.2.6 生物被膜制备
        1.2.7 生物被膜清除
        1.2.8 荧光显微镜观察噬菌体鸡尾酒对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
        1.2.9 生物被膜形成抑制
2 结 果
    2.1 噬菌斑及噬菌体电镜观察
    2.2 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
    2.3 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2.4 噬菌体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
    2.5 噬菌体核酸类型及酶切分析
    2.6 最佳保存条件
    2.7 噬菌体对生物被膜作用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副溶血性弧菌广谱裂解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在海产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J]. 郑小双,高璐,张辉,饶胜其,杨振泉.  食品科学. 2019(10)
[2]1株裂解性短尾沙门氏菌噬菌体T139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牛奶和牛肉的抑菌作用[J]. 聂若男,李晚宁,杨其乐,王小红,王佳.  食品科学. 2019(18)
[3]貉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噬菌体的分离[J]. 周祥莹,刘慧,孙虎芝,陈引弟,任慧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20)
[4]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 张利锋,李娟,卢金星.  疾病监测. 2016(05)
[5]泌尿系感染性结石的成因及诊治现状[J]. 高逢彬,金讯波,崔子连.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04)
[6]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孙盟盟,宋天一,胡士华,刘悦,孙延波.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03)



本文编号:3691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691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