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环境温湿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1 08:56
为探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环境温湿指数(THI)的相关性,试验选择胎次相近、体重为(610.00±22.13) kg、泌乳天数为(157.00±1.27) d、产奶量为(33.39±4.61) kg/d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根据产奶量的不同,分为高产组[(42.47±3.73) kg/d]、中产组[(34.10±3.20) kg/d]及低产组[(28.28±4.19) kg/d],每组20头。试验于2019-06-20—2019-09-30在北京市延庆某奶牛养殖场进行。2019-06-23—2019-07-22、2019-07-23—2019-07-29和2019-07-30—2019-09-09的THI均值都在72以上,即为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后期。运用Origin 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与回归分析,分析产奶量、乳成分与THI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期间,高、中、低产组除乳糖率之外,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中产组产奶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饲养管理与试验饲粮
1.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舍干球温度与THI
2.2 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比较
2.3 THI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4 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THI的相关性
2.5 产奶量与THI、乳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竹叶黄酮与青蒿提取物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性能、乳中体细胞数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J]. 侯昆,童津津,楚康康,熊本海,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9)
[2]植物黄酮在缓解奶牛热应激上的应用前景[J]. 李义,方洛云,熊本海,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8)
[3]不同泌乳量奶牛行为学差异及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J]. 吴富鑫,童津津,张华,方洛云,熊本海,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7)
[4]热应激对反刍动物采食和瘤胃功能的影响[J]. 王哲奇,徐元庆,石璐璐,史彬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8)
[5]畜禽应激反应过程[J]. 颜瑞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17(09)
[6]热应激状态下泌乳奶牛通过激活GHIGF-I轴增强糖异生变化[J]. 李林,艾阳,谢正露,曹洋,张源淑.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5)
[7]Differences of hormones involved in adipose metabolism and lactation between high and low producing Holstein cows during heat stress[J]. Mingzi Qu,Shengjuan Wei,Zhiqiang Chen,Guangmeng Wang,Yue Zheng,Peishi Yan. Animal Nutrition. 2015(04)
[8]自然生产条件下热应激周期变化揭示泌乳中期奶牛出现“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J]. 程建波,王伟宇,郑楠,李松励,张养东,张幸开,袁耀明,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2014(10)
[9]不同程度热应激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J]. 张凡建,徐聪,翁晓刚,王明利,侯引绪,王九峰. 中国兽医学报. 2014(10)
[10]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李征,梅成,郭智成. 中国乳品工业. 2009(09)
本文编号:3695329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饲养管理与试验饲粮
1.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舍干球温度与THI
2.2 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比较
2.3 THI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4 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THI的相关性
2.5 产奶量与THI、乳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竹叶黄酮与青蒿提取物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性能、乳中体细胞数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J]. 侯昆,童津津,楚康康,熊本海,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9)
[2]植物黄酮在缓解奶牛热应激上的应用前景[J]. 李义,方洛云,熊本海,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8)
[3]不同泌乳量奶牛行为学差异及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J]. 吴富鑫,童津津,张华,方洛云,熊本海,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7)
[4]热应激对反刍动物采食和瘤胃功能的影响[J]. 王哲奇,徐元庆,石璐璐,史彬林.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8)
[5]畜禽应激反应过程[J]. 颜瑞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17(09)
[6]热应激状态下泌乳奶牛通过激活GHIGF-I轴增强糖异生变化[J]. 李林,艾阳,谢正露,曹洋,张源淑.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5)
[7]Differences of hormones involved in adipose metabolism and lactation between high and low producing Holstein cows during heat stress[J]. Mingzi Qu,Shengjuan Wei,Zhiqiang Chen,Guangmeng Wang,Yue Zheng,Peishi Yan. Animal Nutrition. 2015(04)
[8]自然生产条件下热应激周期变化揭示泌乳中期奶牛出现“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J]. 程建波,王伟宇,郑楠,李松励,张养东,张幸开,袁耀明,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2014(10)
[9]不同程度热应激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J]. 张凡建,徐聪,翁晓刚,王明利,侯引绪,王九峰. 中国兽医学报. 2014(10)
[10]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李征,梅成,郭智成. 中国乳品工业. 2009(09)
本文编号:3695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69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