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HI对陕西省奶牛中心奶牛生产性能综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10 17:4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监测奶牛产奶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分析陕西省奶牛中心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研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体细胞数、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对陕西省62个奶牛场19729头奶牛,2018年112月共113842条牛奶DHI测定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各规模奶牛场不同月份日产奶量变化呈现一定规律的波动。在春夏之交或夏季时产奶量有所下降,在夏秋之交或秋季时产奶量开始上升,其中,21002899头规模奶牛场平均产奶量达26.70 kg,高于其他规模奶牛场;90299头规模奶牛场产奶量最低。体细胞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乳蛋白率14月从2.90%3.60%先逐渐升高,到3.60%之后又逐渐下降,8月之后又开始上升。各规模奶牛场乳脂率呈先上升再下降再逐渐上升趋势。2.奶牛体细胞数越高,产奶量越低,尤其是在体细胞数超过50万/ml时,产奶量下降尤为明显,胎次越高,体细胞数越高。3.随着牛奶体细胞增加,乳脂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体细胞数不超过50万/m...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乳业发展概况
1.2 我国奶牛遗传改良技术概述
1.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1.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
1.4.1 加快奶牛遗传改良
1.4.2 从源头控制乳品安全
1.4.3 指导奶牛场健康计划
1.4.4 改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1.4.5 科学制定管理计划
1.4.6 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与定价机制
1.4.7 为科研提供可靠准确数据来源
1.5 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现状
1.5.1 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现状
1.5.2 国内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现状
1.6 TMR技术的优劣势
1.6.1 TMR饲喂技术的优势
1.6.2 TMR饲喂技术存在的问题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奶牛场的选择与奶牛的选取
2.1.2 样品采集
2.1.3 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2.1.4 测定设备、原理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2.1.6 试验设计
2.2 试验结果
2.2.1 各月份产奶量及乳成分的比较分析
2.2.2 体细胞数与胎次奶量、胎次的趋势分析
2.2.3 体细胞数与奶质的关系分析
2.2.4 不同胎次与产奶量和奶质关系分析
2.2.5 泌乳天数与乳质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各月份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变化研究
3.2 体细胞数与胎次奶量和胎次的关系研究
3.3 体细胞数对奶质的影响研究
3.4 不同胎次与产奶量和奶质关系研究
3.5 泌乳天数对乳质的影响研究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62019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乳业发展概况
1.2 我国奶牛遗传改良技术概述
1.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1.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
1.4.1 加快奶牛遗传改良
1.4.2 从源头控制乳品安全
1.4.3 指导奶牛场健康计划
1.4.4 改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1.4.5 科学制定管理计划
1.4.6 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与定价机制
1.4.7 为科研提供可靠准确数据来源
1.5 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现状
1.5.1 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现状
1.5.2 国内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现状
1.6 TMR技术的优劣势
1.6.1 TMR饲喂技术的优势
1.6.2 TMR饲喂技术存在的问题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奶牛场的选择与奶牛的选取
2.1.2 样品采集
2.1.3 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2.1.4 测定设备、原理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2.1.6 试验设计
2.2 试验结果
2.2.1 各月份产奶量及乳成分的比较分析
2.2.2 体细胞数与胎次奶量、胎次的趋势分析
2.2.3 体细胞数与奶质的关系分析
2.2.4 不同胎次与产奶量和奶质关系分析
2.2.5 泌乳天数与乳质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各月份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变化研究
3.2 体细胞数与胎次奶量和胎次的关系研究
3.3 体细胞数对奶质的影响研究
3.4 不同胎次与产奶量和奶质关系研究
3.5 泌乳天数对乳质的影响研究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62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8620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