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温度对鸭胚胎发育和机体代谢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9 00:31
家禽属卵生动物,胚胎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营养、孵化温度、激素和运动等)的影响,其中孵化温度对禽类胚胎发育和机体代谢影响较大。本研究以鸭胚胎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鸭胚孵化中后期改变孵化温度,检测鸭胚及出壳后雏鸭组织器官发育、血液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继续重点以鸭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孵化温度影响胚胎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 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孵化温度处理对鸭孵化效果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孵化温度对鸭胚胎腿肌发育具有抑制作用,在E25和出壳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孵化温度处理使雏鸭体重增加,在W2、W4和W6时处理组胸肌和腿肌重量都高于对照组,且在W6时两个组腿肌重差异达显著(P<0.05)。 (2)孵化温度对鸭胚及雏鸭心脏发育影响不明显,整体表现抑制作用,但仅在E25时与对照组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孵化温度升高对鸭胚胎期肝脏发育有抑制作用,但对出壳后肝脏发育有促进作用,在所研究的阶段差异显著(P<0.05)。 (3)孵化温度提高后,降低了血糖水平,在鸭出壳后4W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禽类胚胎期肌肉组织发育特点
3 禽类胚胎期主要器官发育特点
3.1 脾脏
3.2 法氏囊
3.3 胸腺
3.4 肝脏
4 禽类胚胎期能量代谢特点
4.1 胚胎蛋白质代谢
4.2 胚胎脂质代谢
4.3 胚胎糖代谢
5 影响动物胚胎发育的外源因素
5.1 营养
5.2 运动
5.3 孵化温度
5.3.1 孵化温度与胚胎发育
5.3.2 孵化温度与机体代谢
5.3.3 孵化温度与胚胎免疫
6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动物发育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6.1 转录组测序概况
6.2 RNA-sEQ在动物发育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7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思路
7.1 研究目的意义
7.2 研究内容
7.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孵化温度对鸭胚胎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孵化种蛋分组
2.2 孵化温度处理
2.3 样品采集
2.4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孵化效果统计
3.2 孵化温度改变对胚重和出生后体重的影响
3.3 孵化温度改变对鸭肌肉发育的影响
3.4 孵化温度改变对心脏和肝脏发育的影响
4 讨论
4.1 提高孵化温度降低了鸭孵化率
4.2 提高孵化温度抑制了鸭胚组织器官发育
4.3 孵化温度对鸭胚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4.4 鸭胚胎期组织器官发育状态影响了胚后早期生长发育效果
5 小结
第三章 孵化温度对鸭血液脂质代谢指标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鸭种蛋分组孵化
2.2 孵化温度处理
2.3 血样采集
2.4 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糖水平变化
3.2 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变化
3.3 载脂蛋白水平变化
3.4 鸭胚胎期血浆参数和出壳后血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孵化温度影响鸭胚脂质代谢和血糖水平
4.2 禽类胚胎期脂质代谢状态对出壳后脂质代谢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孵化温度对鸭免疫器官发育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2 种蛋分组孵化
2.3 孵化温度处理
2.4 血液样品的采集
2.5 免疫器官重测定和免疫器官指数计算
2.6 血液干扰素浓度的测定
2.7 球蛋白浓度测定
2.8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3.2 血液干扰素水平变化
3.3 血液免疫球蛋白/总蛋白比值变化
4 讨论
4.1 孵化期提高孵化温度抑制鸭免疫器官发育
4.2 孵化期升高孵化温度降低鸭血液免疫因子水平
5 小结
第五章 孵化温度对鸭胚胎肌肉发育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主要生物信息学工具
2.4 实验方法
2.4.1 肌肉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和肌纤维形态分析
2.4.2 组织总RNA的提取
2.4.3 送样测序
2.5 标准信息分析流程
2.5.1 原始序列数据
2.5.2 去除杂质数据
2.5.3 测序质量评估
2.6 基因表达定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7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孵化温度改变对鸭出壳后期及出生早期肌肉组织形态和肌纤维参数的影响
3.2 测序评估
3.3 数据比对统计
3.4 测序饱和度分析
3.5 测序随机性分析
3.6 基因表达量统计
3.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8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3.9 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3.10 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
4 讨论
4.1 提高孵化温度促进鸭胚出壳前后肌纤维肥大和增生
4.2 孵化温度改变降低了基因表达水平
4.3 孵化温度改变了肌肉细胞参与的生物过程
4.4 孵化温度改变引起核糖体代谢和MAPK通路的变化
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32051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禽类胚胎期肌肉组织发育特点
3 禽类胚胎期主要器官发育特点
3.1 脾脏
3.2 法氏囊
3.3 胸腺
3.4 肝脏
4 禽类胚胎期能量代谢特点
4.1 胚胎蛋白质代谢
4.2 胚胎脂质代谢
4.3 胚胎糖代谢
5 影响动物胚胎发育的外源因素
5.1 营养
5.2 运动
5.3 孵化温度
5.3.1 孵化温度与胚胎发育
5.3.2 孵化温度与机体代谢
5.3.3 孵化温度与胚胎免疫
6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动物发育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6.1 转录组测序概况
6.2 RNA-sEQ在动物发育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7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思路
7.1 研究目的意义
7.2 研究内容
7.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孵化温度对鸭胚胎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孵化种蛋分组
2.2 孵化温度处理
2.3 样品采集
2.4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孵化效果统计
3.2 孵化温度改变对胚重和出生后体重的影响
3.3 孵化温度改变对鸭肌肉发育的影响
3.4 孵化温度改变对心脏和肝脏发育的影响
4 讨论
4.1 提高孵化温度降低了鸭孵化率
4.2 提高孵化温度抑制了鸭胚组织器官发育
4.3 孵化温度对鸭胚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4.4 鸭胚胎期组织器官发育状态影响了胚后早期生长发育效果
5 小结
第三章 孵化温度对鸭血液脂质代谢指标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鸭种蛋分组孵化
2.2 孵化温度处理
2.3 血样采集
2.4 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糖水平变化
3.2 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水平变化
3.3 载脂蛋白水平变化
3.4 鸭胚胎期血浆参数和出壳后血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孵化温度影响鸭胚脂质代谢和血糖水平
4.2 禽类胚胎期脂质代谢状态对出壳后脂质代谢影响
5 小结
第四章 孵化温度对鸭免疫器官发育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2 种蛋分组孵化
2.3 孵化温度处理
2.4 血液样品的采集
2.5 免疫器官重测定和免疫器官指数计算
2.6 血液干扰素浓度的测定
2.7 球蛋白浓度测定
2.8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3.2 血液干扰素水平变化
3.3 血液免疫球蛋白/总蛋白比值变化
4 讨论
4.1 孵化期提高孵化温度抑制鸭免疫器官发育
4.2 孵化期升高孵化温度降低鸭血液免疫因子水平
5 小结
第五章 孵化温度对鸭胚胎肌肉发育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主要生物信息学工具
2.4 实验方法
2.4.1 肌肉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和肌纤维形态分析
2.4.2 组织总RNA的提取
2.4.3 送样测序
2.5 标准信息分析流程
2.5.1 原始序列数据
2.5.2 去除杂质数据
2.5.3 测序质量评估
2.6 基因表达定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7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孵化温度改变对鸭出壳后期及出生早期肌肉组织形态和肌纤维参数的影响
3.2 测序评估
3.3 数据比对统计
3.4 测序饱和度分析
3.5 测序随机性分析
3.6 基因表达量统计
3.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8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3.9 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3.10 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
4 讨论
4.1 提高孵化温度促进鸭胚出壳前后肌纤维肥大和增生
4.2 孵化温度改变降低了基因表达水平
4.3 孵化温度改变了肌肉细胞参与的生物过程
4.4 孵化温度改变引起核糖体代谢和MAPK通路的变化
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32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32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