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猪种抗病毒相关模式识别受体基因表达差异及维生素D的抗病毒作用与机制
发布时间:2024-03-31 08:51
本试验旨在比较藏猪和DLY猪抗病毒相关模式识别受体基因表达差异,探明VD的抗病毒效果及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揭示不同品种猪抗病力差异和VD抗病的分子机制。首先应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方法,在克隆了藏猪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β干扰素启动子刺激分子1(IPS-1)、Toll样受体3(TLR3)基因cDNA序列基础上,研究了RIG-Ⅰ、IPS-1和TLR3基因在藏猪和DLY猪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然后建立了PRRS弱毒苗攻毒模型,研究藏猪和DLY猪抗病毒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差异;最后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探索了VD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试验: 试验一DLY猪和藏猪RIG-Ⅰ、IPS-1和TLR3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选取同一生长阶段、体重相近的纯种藏猪和DLY杂交猪各6头(公母各半),屠宰后取其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支气管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肌肉和脂肪等组织,提取总RNA,克隆藏猪RIG-Ⅰ、IPS-1和TLR3基因cDNA序列,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RIG-Ⅰ、IPS-1和TLR3mRNA表达水平。结果如下: (1)藏猪...
【文章页数】:125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表
目录
前言
文献综述
1 动物的抗病毒先天性免疫
2 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
2.1 TLR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2.2 TLR信号通路
2.3 RIG-I的结构和功能
2.4 RIG-I信号通路
3 VD研究进展
3.1 VD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3.2 VD的生物学功能
3.3 VD与免疫功能的调节
3.4 VD免疫调节机制
4 存在的问题
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6 技术路线
试验一 DLY和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操作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质量
2.2 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克隆与测序
2.3 藏猪RIG-I、IPS-1和TLR3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2.4 管家基因与目的基因的标准曲线和扩增曲线
2.5 RIG-I、IPS-1和TLR3基因组织表达差异
2.6 RIG-I、IPS-1和TLR3基因品种表达差异
3 讨论
3.1 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克隆
3.2 RIG-I、IPS-1和TLR3基因组织表达差异
3.3 RIG-I、IPS-1和TLR3基因的品种表达差异
4 小结
试验二 PRRS弱毒苗对DLY和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免疫处理
1.3 饲粮配制及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血样收集
1.6 屠宰取样
1.7 考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RRS弱毒苗攻毒模型的建立
2.2 不同处理因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因素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PRRS弱毒苗攻毒模型的建立
3.2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细胞因子的影响
3.4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3.5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VD对感染RV IPEC-J2细胞TLR3和RIG-I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基因表达与IFN-B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操作
1.4 考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胞模型的建立
2.2 VD对RV增殖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RV感染对CYP27B1 mRNA表达的影响
2.4 RV感染对细胞上清液中1,25D3浓度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RIG-I、IPS-1、TLR3、ISG15和IFN-β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2.6 ITRA对RIG-I、IPS-1、ISG15、IFN-β、TLR3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3.1 细胞攻毒模型的建立
3.2 不同处理对CYP27B1基因表达及上清液中1,25D3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RIG-I、IPS-1、TLR3、ISG15、IFN-β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3.4 ITRA对RIG-I、IPS-1、TLR3、ISG15、IFN-β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四 VD对感染RV藏猪和DLY猪肠道TLR3和RIG-I及下游信号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RV收毒
1.3 免疫处理
1.4 饲粮配制及营养水平
1.5 饲养管理
1.6 血样收集
1.7 屠宰取样
1.8 考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2 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CYP27B1基因表达及血清中1,25D3水平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RIG-I、IPS-1、ISG15、IFN-β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RV攻毒模型的建立
3.2 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CYP27B1基因表达和血清1,25D3浓度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RIG-I、IPS-1、ISG15、IFN-β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总体讨论、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总体讨论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43756
【文章页数】:125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表
目录
前言
文献综述
1 动物的抗病毒先天性免疫
2 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
2.1 TLR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2.2 TLR信号通路
2.3 RIG-I的结构和功能
2.4 RIG-I信号通路
3 VD研究进展
3.1 VD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3.2 VD的生物学功能
3.3 VD与免疫功能的调节
3.4 VD免疫调节机制
4 存在的问题
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6 技术路线
试验一 DLY和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操作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质量
2.2 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克隆与测序
2.3 藏猪RIG-I、IPS-1和TLR3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2.4 管家基因与目的基因的标准曲线和扩增曲线
2.5 RIG-I、IPS-1和TLR3基因组织表达差异
2.6 RIG-I、IPS-1和TLR3基因品种表达差异
3 讨论
3.1 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克隆
3.2 RIG-I、IPS-1和TLR3基因组织表达差异
3.3 RIG-I、IPS-1和TLR3基因的品种表达差异
4 小结
试验二 PRRS弱毒苗对DLY和藏猪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免疫处理
1.3 饲粮配制及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血样收集
1.6 屠宰取样
1.7 考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RRS弱毒苗攻毒模型的建立
2.2 不同处理因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因素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PRRS弱毒苗攻毒模型的建立
3.2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细胞因子的影响
3.4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3.5 PRRS弱毒苗对藏猪和DLY猪RIG-I、IPS-1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三 VD对感染RV IPEC-J2细胞TLR3和RIG-I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基因表达与IFN-B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操作
1.4 考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胞模型的建立
2.2 VD对RV增殖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RV感染对CYP27B1 mRNA表达的影响
2.4 RV感染对细胞上清液中1,25D3浓度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RIG-I、IPS-1、TLR3、ISG15和IFN-β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2.6 ITRA对RIG-I、IPS-1、ISG15、IFN-β、TLR3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3.1 细胞攻毒模型的建立
3.2 不同处理对CYP27B1基因表达及上清液中1,25D3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RIG-I、IPS-1、TLR3、ISG15、IFN-β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3.4 ITRA对RIG-I、IPS-1、TLR3、ISG15、IFN-β基因表达及IFN-β蛋白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四 VD对感染RV藏猪和DLY猪肠道TLR3和RIG-I及下游信号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RV收毒
1.3 免疫处理
1.4 饲粮配制及营养水平
1.5 饲养管理
1.6 血样收集
1.7 屠宰取样
1.8 考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2 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CYP27B1基因表达及血清中1,25D3水平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RIG-I、IPS-1、ISG15、IFN-β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RV攻毒模型的建立
3.2 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CYP27B1基因表达和血清1,25D3浓度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RIG-I、IPS-1、ISG15、IFN-β和TLR3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总体讨论、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总体讨论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43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4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