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区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2 11:55
鸭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该病以腹泻和神经症状,腺胃黏膜局灶性出血或溃疡,肠道黏膜枣核样出血及胰腺或脾脏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新城疫病毒对水禽的致病力在逐渐增强,水禽不仅是新城疫的宿主和储存库,而且成为新城疫病毒的易感禽类。新城疫病毒长期以来一直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新城疫病毒主要引起鸡的新城疫、鹅源新城疫、鸽源新城疫等,但近年来新城疫病毒感染并致病的宿主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且有报道显示,不同禽源的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毒力及其相关毒力基因、免疫原活性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并非完全一致。所以进行对新城疫各种不同禽源分离毒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利于探索该病毒在不同禽类之间感染与传播的机制、病毒的进化机制及其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鸭新城疫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将对我国的养鸭业产生巨大危害。加强对鸭新城疫病毒的研究,对预防和控制鸭新城疫的流行,保护和促进我国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是从济南地区鸭病料中分离得到三株鸭新城疫病毒。通过RT-PCR技术对这三株鸭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进行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测序结果。...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鸭新城疫病毒的概述
1.1.1 病毒的分类、大小与形态特征
1.1.2 理化特性
1.1.3 培养特性
1.1.4 流行病学
1.1.5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6 病毒的致病机理
1.1.7 实验室诊断
1.1.7.1 血凝抑制(HI)试验
1.1.7.2 RT-PCR 技术
1.1.7.3 REAL-TIME PCR
1.1.7.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1.7.5 琼脂扩散试验(AGP)
1.1.7.6 荧光抗体技术(IF)
1.1.7.7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1.1.7.8 单克隆抗体技术
1.2 NDV 的基因组与 F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1.2.1 NDV 的基因组
1.2.2 F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1.3 NDV 的毒力与致病性
1.4 鸭 NDV 的防制
1.4.1 鸭新城疫的预防
1.4.1.1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
1.4.1.2 做好疫苗免疫
1.4.2 鸭新城疫的治疗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与试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引物设计
2.2 方法
2.2.1 病毒的分离传代
2.2.2 血凝性试验(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
2.2.2.1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2.2.2.2 HA 试验
2.2.2.3 四单位病毒的制备
2.2.2.4 HI 试验
2.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2.2.4 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的测定
2.2.5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
2.2.6 动物致病性试验
2.2.7 RT-PCR 扩增 F 基因及序列分析
2.2.7.1 病毒总 RNA 的提取
2.2.7.2 RT-PCR 反应
2.2.7.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7.4 PCR 产物的纯化回收
2.2.7.5 PCR 纯化回收产物与 PMD 18-T 载体的连接反应
2.2.7.6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7.7 转化反应
2.2.7.8 质粒 DNA 的制备
2.2.7.9 阳性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2.2.7.10 序列测定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3.2 ELD50、MDT 及 ICPI 的测定结果
3.3 致病性试验
3.4 F 基因 RT-PCR 扩增
3.5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3.6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本文编号:3971293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鸭新城疫病毒的概述
1.1.1 病毒的分类、大小与形态特征
1.1.2 理化特性
1.1.3 培养特性
1.1.4 流行病学
1.1.5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6 病毒的致病机理
1.1.7 实验室诊断
1.1.7.1 血凝抑制(HI)试验
1.1.7.2 RT-PCR 技术
1.1.7.3 REAL-TIME PCR
1.1.7.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1.7.5 琼脂扩散试验(AGP)
1.1.7.6 荧光抗体技术(IF)
1.1.7.7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1.1.7.8 单克隆抗体技术
1.2 NDV 的基因组与 F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1.2.1 NDV 的基因组
1.2.2 F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1.3 NDV 的毒力与致病性
1.4 鸭 NDV 的防制
1.4.1 鸭新城疫的预防
1.4.1.1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
1.4.1.2 做好疫苗免疫
1.4.2 鸭新城疫的治疗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与试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引物设计
2.2 方法
2.2.1 病毒的分离传代
2.2.2 血凝性试验(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
2.2.2.1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2.2.2.2 HA 试验
2.2.2.3 四单位病毒的制备
2.2.2.4 HI 试验
2.2.3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2.2.4 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的测定
2.2.5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
2.2.6 动物致病性试验
2.2.7 RT-PCR 扩增 F 基因及序列分析
2.2.7.1 病毒总 RNA 的提取
2.2.7.2 RT-PCR 反应
2.2.7.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7.4 PCR 产物的纯化回收
2.2.7.5 PCR 纯化回收产物与 PMD 18-T 载体的连接反应
2.2.7.6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7.7 转化反应
2.2.7.8 质粒 DNA 的制备
2.2.7.9 阳性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2.2.7.10 序列测定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3.2 ELD50、MDT 及 ICPI 的测定结果
3.3 致病性试验
3.4 F 基因 RT-PCR 扩增
3.5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3.6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本文编号:3971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712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