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牛亚科ATPase复合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及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种间杂交的亲子鉴定

发布时间:2024-05-13 19:30
  线粒体的生理功能是产热维持体温和为机体的活动提供ATP。线粒体突变对供能相关的选择压力相当敏感,适宜于检测物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因此,研究线粒体基因可以揭示物种对缺氧、低温的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进化。牛伴随着人类的迁移与农耕文明,在人类的历史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及宗教角色,其中家养牛受到了人类的驯化,而牦牛经受着低氧、寒冷等多重高原考验,它们为研究牛的驯化及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生物学模型。本研究在探讨牛亚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群体扩张的基础上,既了解其起源和进化历史,还对家养牛和牦牛的线粒体DNAATPase复合体基因开展研究,探讨牛亚科物种在驯化后及对不同地域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云南大额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大额牛(Bos frontalis,冻精)与婆罗门牛(Bos indicus)的种间杂交试验,从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为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种间杂交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大额牛的保护、杂交利用提供遗传学信息。 1、本研究通过对牛亚科物种mtDNA ATPase复合体基因(ATP8+ATP6)882bp的合并,并以牦牛(家牦牛+...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部分
    1.1 第四纪与家养动物的驯化
        1.1.1 第四纪
        1.1.2 家养动物的驯化
        1.1.3 人工选择
        1.1.4 几个牛种的起源及种间的基因渐渗
    1.2 线粒体与适应性进化概述
        1.2.1 线粒体概述及功能
        1.2.2 进化论
第二章 牛亚科MTDNA ATPASE复合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CR扩增
        2.2.2 牛亚科物种mtDNA ATPase复合体基因的碱基组成与单倍型分布
        2.2.3 基于mtDNA ATPase复合体基因的牛亚科系统发育关系
        2.2.4 牛亚科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扩张
        2.2.5 Network结构分析
        2.2.6 基牛亚科物种间的遗传距离
        2.2.7 适应性进化分析
    2.3 讨论
        2.3.1 mtDNA在物种起源及适应性进化中的应用
        2.3.2 牛亚科物种mtDNA ATPase复合体基因的单倍型分布
        2.3.3 牛亚科系统发育关系
        2.3.4 牛亚科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扩张
        2.3.5 适应性进化分析
    2.4 结论
    2.5 展望
第三章 牛亚科物种ND6基因的适应机制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mtDNA ND6基因在牛亚科牛种的特征及单倍型分布
        3.2.2 ND6基因的饱和度分析与牛亚科系统发育关系
        3.2.3 ND6基因在各支系的遗传多样性参数
        3.2.4 ND6基因在各支系的Ka/Ks、MK检验与NI值
    3.3 讨论
第四章 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种间杂交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证据
    4.1 家养动物的种间杂交
    4.2 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种间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3 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种间杂交后代的亲子鉴定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数据分析
        4.3.3 结果
        4.3.4 讨论
        4.3.5 结论
        4.3.6 展望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从GENBANK下载MTDNA基因组序列信息
附录2 牛科物种的分类系统
附录3 大额牛、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的种间杂交后代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972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72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1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