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中添加低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浓度和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饲粮中添加低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浓度和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四种类型的低聚糖,观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浓度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作用。300只平均重量为702.3g的2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基础饲粮组、基础饲粮+5 g/kg甘露聚糖-低聚糖、基础饲粮+1.2 g/kg菊粉,、基础饲粮+1.5 g/kg低聚果糖和基础饲粮+1.25 g/kg大豆低聚糖。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21天并进行称重和采食量的记录。40、41、42日龄时,每个重复采集新鲜的粪便存于-20℃冰箱。42日龄时,在无菌的条件下采集肉鸡的盲肠和盲肠内容物并存于-80℃冰箱。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菊粉、低聚果糖和大豆低聚糖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重(P0.05)。大豆低聚糖组的料重比(1.84)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低聚果糖组粪便中挥发性碱性氮、p H值、吲哚和粪臭素的水平是最低的,大豆低聚糖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利用PCR-DGGE的方法测定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结果显示大豆低聚糖组的盲肠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菊糖组的均匀度最低,除了与大豆低聚糖组无显著差异外,菊糖组的均匀度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基于DGGE的条带对应的16 s r DNA序列,同时结合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含量,所以我们认为不可培养的毛螺菌科和拟杆菌与粪便中主要产生异味的成分有着相关性。
【关键词】: 粪便异味成分 盲肠微生物 低聚糖 生长性能 肉鸡
【分类号】:S831.5
【正文快照】: 饲粮中添加低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浓度和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G.Q.Yang @林厦菁本研究旨在通过在饲粮中添加四种类型的低聚糖,观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浓度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作用。300只平均重量为702.3g的21日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耀娣,李睿文,张庆茹,鲁改如;活菌制剂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4年04期
2 俞燕;;鸡盲肠接种乳杆菌能抑制沙门菌生长[J];中国家禽;2010年07期
3 吴泽志;;肉鸡盲肠性肝炎的诊治[J];乡村科技;2011年07期
4 李发君;;鸡盲肠顶端先天性连通一例[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2年03期
5 侯国生;鸡盲肠套叠一例[J];畜牧与兽医;1994年04期
6 卢继荣 ,覃军 ,梁业龙;火鸡盲肠性肝炎的治疗[J];中国牧业通讯;2005年02期
7 李树继;;鸡盲肠球虫和小肠球虫的诊治[J];现代畜牧兽医;2009年07期
8 蒋铎;;鸡盲肠摘除试验[J];家禽;1986年02期
9 侯水生,黄苇,喻俊英,赵玲;鸡盲肠对饲料磷的消化作用[J];畜牧兽医学报;1998年05期
10 何玉琴;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对鸡盲肠传入神经元分布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杭柏林;胡建和;马红娜;姚四新;王丽荣;刘丽艳;;鸡盲肠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耀珍;肉鸡盲肠性肝炎病的诊治[N];中国畜牧报;2003年
2 广西容县动物医院 郑耀珍;肉鸡盲肠性肝炎病的诊治[N];中国畜牧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骞骞;不同偏热环境对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与氮代谢的影响[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丁国栋;树舌发酵浸膏对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周保华;小檗碱改善肉鸡盲肠微生态、生长代谢及免疫力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吴波;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对肉鸡盲肠乳酸杆菌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饲粮中添加低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中产生异味的主要化合物浓度和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46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