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调查及病理学观察

发布时间:2017-06-24 13:04

  本文关键词: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调查及病理学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仔猪腹泻依然是当前我国猪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引起仔猪腹泻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常存在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为掌握临床PEDV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以及相应的病理学特征,本研究对2014—2016年四川仔猪腹泻开展了PEDV及四种常见病毒(CSFV、PRRSV、PCV-2、PRV)混合感染调查,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和分析,为指导临床仔猪腹泻的防控提供依据。1四川猪场PEDV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PCR调查参照前期建立的PEDV与其它四种病毒(CSFV、PCV-2、PRV、PRRSV)的检测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自17个市(州)的349份仔猪腹泻病料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14年1月-2016年1月四川仔猪腹泻以PEDV为主,阳性率达70.49%。发病时间结果表明,PEDV春季的发病占全年发病的10.57%(26/246),夏季发病在全年的占比为19.92%(49/246),秋季发病在全年的占比为12.20%(30/246),冬季发病在全年的占比为57.32%(141/246)。结果表明,四川地区PED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且呈现四川大部分地区流行;除了冬季发病率高以外,春、夏、秋季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PED已呈现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的态势。在发生PED的仔猪中,单纯感染率为47.15%,CSFV的感染率为25.61%,PRRSV的感染率为23.98%,PCV-2的感染率为30.08%,PRV的感染率为15.04%;其中PEDV和CSFV的单纯混合感染率为3.65%,PEDV和PRRSV的单纯混合感染率为4.07%,PEDV和PCV-2的单纯混合感染率为8.13%,PEDV和PRV的单纯混合感染概率为5.28%,PEDV与PCV-2、PRRSV混合感染率为2.03%,PEDV和CSFV、PCV-2混合感染率为3.25%,PEDV和CSFV、PRV混合感染率为8.54%,PEDV与PCV-2、PRV混合感染率为5.28%,PEDV与PRRSV、PRV的混合感染率为2.44%,PEDV与CSFV、PRRSV、PCV-2混合感染概率为1.63%, PEDV与CSFV、PRRSV、PRV混合感染率为4.88%,PEDV与CSFV、 PCV-2、PRV混合感染率为3.65%。综上结果表明,四川仔猪腹泻不仅存在PEDV单纯感染,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也非常普遍。2四川仔猪腹泻的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选取4个典型的发病猪场进行病理特征观察。对选取的猪只进行临床表现观察、剖解检查,并取组织样品(心、肝、脾、肺、肾、腹股沟淋巴结、空肠、回场、盲肠和结肠)进行PCR诊断和组织切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除了具有猪流行性腹泻疾病临床病理学特征,不同的混合感染病例还具有各自临床表现。绵阳某猪场代表性病例(PEDV、PCV-2、PRV):弥漫性间质型肺炎,肝脏黄染,肾脏有白色坏死灶,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以及大肠上皮粘膜变性裂解。三台某猪场代表性病例(PEDV、CSFV、PCV-2、 PRV):心脏、喉头的出血充血,弥漫性的间质性肺炎,肝脏有白色坏死灶,脾脏边缘梗死,肾脏出血坏死,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出现扣状肿以及粘膜下层增宽、出血。邛崃某猪场代表性病例(PEDV、CSFV、PRV):心脏、喉头出血充血,肝脏局部变性坏死,肾脏呈红黄交替并有白色坏色,肾乳头严重充血,脾肿大边缘坏死,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粘膜下层出血。新津某猪场代表性病例(PEDV、PRRSV):心肌细胞坏死,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肝脏局部黄染,肾小球肾炎,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粘膜下层增宽。通过对以上四个猪场的病理学观察,掌握了我国临床PEDV相关仔猪腹泻的大致病理特征,为临床发生仔猪腹泻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 混合感染 调查 病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8.2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缩略词表8-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4
  • 1 病原学特征12-15
  • 1.1 病原基因组结构12-13
  • 1.2 PEDV S基因及其蛋白13-14
  • 1.3 M基因14
  • 1.4 E基因14
  • 1.5 N基因14-15
  • 2 PED的临床病理特征15
  • 3 PEDV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15-16
  • 4 PED的流行病学16-19
  • 4.1 欧洲流行情况16-17
  • 4.2 美洲流行情况17
  • 4.3 亚洲流行情况17-18
  • 4.4 国内流行情况18-19
  • 5 诊断方法19-22
  • 5.1 PEDV的诊断方法19-20
  • 5.2 猪瘟病毒的检测技术20-21
  • 5.3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学诊断21
  • 5.4 圆环病毒的病原学诊断21
  • 5.5 猪伪狂犬病毒的病原学诊断21-22
  • 6 防制22-23
  • 6.1 PED的防制22-23
  • 6.2 四种病毒的防制23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3-24
  • 第二章 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PCR调查24-40
  • 1 材料24
  • 1.1 病料24
  • 1.2 主要试剂24
  • 1.3 主要仪器24
  • 2 方法24-28
  • 2.1 引物设计24-25
  • 2.2 样品的处理25
  • 2.3 组织RNA的提取25-26
  • 2.4 组织DNA的抽提26-27
  • 2.5 RNA反转录成cDNA27
  • 2.6 PCR反应27
  • 2.7 琼脂糖凝胶电泳27-28
  • 3 结果28-35
  • 3.1 PEDV检测结果28-31
  • 3.2 四种病毒检测结果31-34
  • 3.3 混合感染结果汇总34-35
  • 4 讨论35-39
  • 4.1 关于检测方法35-36
  • 4.2 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分析36-37
  • 4.3 PEDV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37-38
  • 4.4 关于仔猪腹泻中潜在的细菌感染分析38-39
  • 5 小结39-40
  • 第三章 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病理学观察40-54
  • 1 材料与方法40-42
  • 1.1 样品40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40
  • 1.3 PEDV临床病变与病理学观察40-42
  • 1.3.1 PEDV临床症状与病变40
  • 1.3.2 PEDV发病猪的病理切片制作40-42
  • 2 结果42-50
  • 2.1 临床症状42
  • 2.2 剖检病变42
  • 2.3 病原检测42-43
  • 2.4 组织病变特征43-49
  • 2.5 混合感染病例与PEDV单纯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差异49-50
  • 2.6 混合感染病例与PEDV单纯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50
  • 3 讨论50-53
  • 4 小结53-54
  • 参考文献54-60
  • 致谢60-61
  • 附录61-65
  • 1 临床观察61-62
  • 1.1 发病猪的共同临床表现61
  • 1.2 发病猪的不同临床表现61-62
  • 2 解剖观察62-65
  • 2.1 发病猪的共同解剖病理特征62-63
  • 2.2 发病猪不同的解剖病理变化63-65
  • 已发表论文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铁矛,姚巧珍,樊朝君,张晓阳;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J];河南科技;2000年01期

2 陈无瑕,徐毅,马雪云,白福习,彭兴华;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兽医科技;2001年06期

3 吴维忠;猪流行性腹泻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年04期

4 姜维彬;中西结合治猪流行性腹泻[J];四川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5 陈旭东;中西医结合治疗猪流行性腹泻[J];中国兽医杂志;2003年01期

6 刘德福,夏春峰;猪流行性腹泻的中西结合防治报告[J];中兽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7 冯春俊;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J];贵州畜牧兽医;2004年01期

8 李广增;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2004年12期

9 章其琪 ,Maurice Pensaert;猪流行性腹泻成了亚洲地方性疾病[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5年03期

10 陈旭东,陈学明;七味白术散治疗猪流行性腹泻[J];中兽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翠;;口服免疫预防猪流行性腹泻概述[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倪艳秀;林继煌;何孔旺;还红华;;猪流行性腹泻研究概况[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田爱国;;猪流行性腹泻现状及控制技术路线[A];第十届(2012)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2年

4 周丽;陈生雷;刘艳霞;张华春;闫艳丽;;猪流行性腹泻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忠武;;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A];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畜牧兽医分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锐;田永祥;周丹娜;段正赢;杨克礼;;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邹永新;李嘉爱;赖月辉;罗映霞;吴文福;巫月生;余双祥;刘思伽;;检测鸡抗猪流行性腹泻抗体的微量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何子双;;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及防制措施[A];第十届(2012)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2年

9 吕茂杰;杨灵芝;王娟;姚奋卯;李炳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诊断与防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王银钱 范志刚 李会庆 温海霞 窦炳军 田瑞敏;冬防猪流行性腹泻[N];河北科技报;2005年

2 承德县上谷防疫站 袁振文;猪流行性腹泻要早防[N];河北农民报;2005年

3 郝秋生;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与预防[N];河南科技报;2004年

4 练亚平;仔猪流行性腹泻重在预防[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5 于丽萍;猪流行性腹泻病防治[N];四川科技报;2000年

6 田文俊;预防猪流行性腹泻[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7 省畜牧局高级兽医师 李明魁;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N];河南科技报;2006年

8 王文;猪流行性腹泻治疗法[N];湖北科技报;2001年

9 存禄;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N];新疆科技报(汉);2002年

10 展福生 张荣昌;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小平;猪流行性腹泻综合防治:一个猪场的临床案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杰;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调查及病理学观察[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高杨坤;山东省某猪场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原的分离鉴定与免疫学防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林勇;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任庆海;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理学观察及发病相关因素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6 赵梦姣;2012年春季山东省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7 牛贝贝;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陈静;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保护试验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9 杨小泉;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综合防控措施探索[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单智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受体pAPN功能域的初步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调查及病理学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478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