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单凝聚法制备工艺研究
本文关键词: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单凝聚法制备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单凝聚法 恩诺沙星 明胶微囊 正交优化 微波干燥 处方工艺
【摘要】:为研制出肠道缓释、高效长效且安全、方便群体饮水给药,减少给药次数和苦味的恩诺沙星新剂型,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微囊正交优化试验条件筛选、固化剂戊二醛条件的优化、微波干燥条件的筛选等试验,进行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处方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对制备恩诺沙星明胶微囊的囊材比、明胶浓度、搅拌速度及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囊材比在1:2~1:7范围内,收得率无显著变化,包封率随囊材比的降低先升高再降低,载药量呈递减趋势,成本先升高再降低,1:5时包封率最高(61.90%),则获得最佳囊材比范围为1:4-1:6;明胶浓度在2%-10%范围内,收得率与包封率先升高再降低,浓度为4%包封率最高(80.06%),则确定最佳浓度范围为3%-5%:搅拌速度在400r/min-600r/min范围内,收得率先升高后降低,微囊平均粒径先降低后升高,转速为450r/min收得率最高(79.28%),微囊平均粒径最小(39.63μm),则确定最佳搅拌速度范围400r/min-500r/min。温度范围在40℃-60℃内,收得率先升高再降低,微囊平均粒径呈下降趋势,50℃时收得率最高(80.58%),则获得最佳温度范围45℃-55℃。(2)对恩诺沙星明胶微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发现,对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制备的综合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囊材比(极差R14.457)、明胶浓度(极差R5.130)、搅拌速度(极差R3.403)和温度(极差R1.877)。囊材比B3、明胶浓度A2、搅拌速度C3和成囊温度D1分别对应的综合评分最大。因此,囊材比、明胶浓度、搅拌速度和成囊温度以B3A2C3D1组合作为制备恩诺沙星明胶微囊的处方工艺,可获得收得率81.53%,包封率81.90%及平均粒径36.43μm的恩诺沙星明胶微囊。(3)通过对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固化条件的戊二醛浓度、戊二醛用量和固化时间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发现戊二醛固化条件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综合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戊二醛浓度、固化时间和戊二醛用量,戊二醛浓度A2、固化时间C3和戊二醛用量B2对应的交联度达到85%左右、溶胀度为124.55%及包封率82.16%。因此,戊二醛固化恩诺沙星微囊的最佳优化处方工艺为A2C3B2,可获得交联度79.19%、溶胀度124.55%及包封率82.16%的恩诺沙星微囊。(4)对恩诺沙星明胶微囊进行不同微波干燥条件筛选试验,结果发现微波干燥条件为低火(6min)+中火(1min)+中高火(1min)时,包封率84.24%,突释率2.54%,休止角26.25°,分散度、表面光滑度及疏松度综合评分80.49分。因此,获得最佳干燥条件为(6min)+中火(1min)+中高火(1min),可制备包封率高(84.24%)、分散均匀圆整及无苦味的恩诺沙星微囊。
【关键词】:单凝聚法 恩诺沙星 明胶微囊 正交优化 微波干燥 处方工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9.5
【目录】:
- 摘要7-9
- 1 前言9-16
- 1.1 恩诺沙星的研究状况9-11
- 1.1.1 恩诺沙星结构性质9-10
- 1.1.2 恩诺沙星吸收及代谢10
- 1.1.3 恩诺沙星作用与机制10-11
- 1.2 微囊研究进展11-14
- 1.2.1 微囊壁材类型12
- 1.2.2 微囊制备方法12-14
- 1.2.2.1 物理化学法12-13
- 1.2.2.2 物理机械法13
- 1.2.2.3 化学法13-14
- 1.3 恩诺沙星微囊研究进展14
- 1.4 明胶缓释微囊的制备与影响因素14-16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16-25
- 2.1 主要实验试剂16-17
- 2.2 主要实验仪器17
- 2.3 试剂配制17-18
- 2.3.1 明胶溶液配制17
- 2.3.2 10%AEO溶液配制17
- 2.3.3 1mol/LNaOH溶液配制17
- 2.3.4 1mol/L盐酸溶液配制17
- 2.3.5 40%Na_2SO_4溶液配制17
- 2.3.6 20%Na_2SO_4溶液配制17
- 2.3.7 5%戊二醛溶液配制17-18
- 2.3.8 0.1mol/LNaOH溶液配制18
- 2.3.9 胰酶溶液配制18
- 2.4 恩诺沙星标准曲线的建立18
- 2.5 单因素试验18-19
- 2.5.1 囊材比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影响18
- 2.5.2 明胶浓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18
- 2.5.3 搅拌转速对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制备的影响18-19
- 2.5.4 温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19
- 2.5.5 pH值对恩诺沙星药物粒径和溶解性的影响19
- 2.6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制备条件正交优化试验19-21
- 2.6.1 正交试验设计19-20
- 2.6.2 微囊制备20-21
- 2.6.3 正交优化条件验证试验21
- 2.7 戊二醛固化恩诺沙星微囊条件筛选21
- 2.8 不同微波干燥条件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21-22
- 2.9 检测指标22-24
- 2.9.1 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22-23
- 2.9.2 成本及溶解增量的测定23
- 2.9.3 微囊平均粒径的测定23
- 2.9.4 溶胀率的测定23
- 2.9.5 交联度的测定23
- 2.9.6 突释含量测定23
- 2.9.7 流动性及疏松度的测定(休止角测定)23-24
- 2.9.8 复水后微囊评价24
- 2.9.9 苦味测定24
- 2.10 数据处理24-25
- 3 试验结果25-37
- 3.1 恩诺沙星标准曲线的建立25
- 3.2 单因素试验结果25-31
- 3.2.1 囊材比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影响25-26
- 3.2.2 明胶浓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26-27
- 3.2.3 搅拌转速对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制备的影响27-28
- 3.2.4 温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28-30
- 3.2.5 pH值对恩诺沙星药物粒径和溶解性的影响30-31
- 3.3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制备条件正交优化31-33
- 3.3.1 微囊粒径测定结果31
- 3.3.2 恩诺沙星收得率、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的测定31-32
- 3.3.3 正交优选条件验证试验微囊粒径统计结果32-33
- 3.3.4 验证试验微囊收得率、包封率及平均粒径测定结果33
- 3.4 戊二醛固化恩诺沙星微囊条件筛选33-34
- 3.4.1 包封率、溶胀率及交联度正交优化结果33-34
- 3.5 不同微波干燥条件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34-37
- 3.5.1 包封率及突释率的结果34-35
- 3.5.2 流动性、疏松度及苦味测定结果35-36
- 3.5.3 复水后微囊指标测定结果36-37
- 4 分析与讨论37-40
- 4.1 影响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制备主要因素37-38
- 4.1.1 囊材比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影响37
- 4.1.2 明胶浓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影响37
- 4.1.3 搅拌速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影响37
- 4.1.4 温度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影响37-38
- 4.2 微囊条件正交优化试验38
- 4.3 戊二醛固化交联反应38-39
- 4.4 微波干燥条件对恩诺沙星微囊制备的影响39-40
- 4.4.1 微波干燥优势39
- 4.4.2 微波干燥影响因素39-40
- 5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5
- Abstract45-47
- 附录47-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叶鑫;;幼仔鱼虾饲料微囊化技术的研究[J];渔业机械仪器;1992年05期
2 潘广林;任宏涛;顾玉兰;孙志杰;;不同微囊冷冻保存HK-2细胞效果比较[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10期
3 陶婧;张宏利;韩崇选;刘竹乾;;微囊化技术及其在鼠害治理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琴 ,毛华明;微囊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04年02期
5 易金娥;袁慧;;兽用微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6 冯莉萍,虞庞勇;微囊技术的最新进展[J];饲料广角;2002年20期
7 王凯;;植物源生物农药的“加速器”——微囊化技术[J];农化新世纪;2007年08期
8 丁飞;;兽用微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11年03期
9 马洪章;;农药微囊化技术高效环保又方便[J];农药市场信息;2007年17期
10 张德纯,,周广,赖国旗,韦克;正常动物肠菌群的微囊化及保质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微囊研究新进展[A];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林海龙;陈永平;郑明华;胡万里;许烂漫;黄榆;;大鼠肝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的体外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林海龙;陈永平;郑明华;许烂漫;黄榆;胡万里;;大鼠肝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的体外研究[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熊伟;谭岩;徐立;方艳秋;段秀梅;宋燕;杨广民;;微囊化转基因细胞小鼠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5 陈永平;郑明华;潘珍珍;王凤玲;马海龙;林海龙;;睾丸支持细胞与肝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强;孙爱兰;谭天伟;;水溶性VD_2微囊的制备与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农药微囊化技术 高效环保方便[N];天津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福保;辣素/明胶—阿拉伯胶—单宁微囊和纳囊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章益民;HepLL细胞海藻酸—壳聚糖微囊包裹和冻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李晓声;控释抗生素微囊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潘月龙;微囊化转Maspin、IL-12基因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刘聪;微囊化卵巢细胞的雌二醇和孕酮释放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李晓宇;口服微囊化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静;氟乐灵微囊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王苗苗;基于同轴共喷技术的莽草酸纳米微囊化及其体内吸收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任璐;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为载体的呋虫胺微囊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戴浩楠;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单凝聚法制备工艺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5 陆庆国;APA微囊性能观测和制备反应质控的实验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6 谢_g洋;微囊化稳定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株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7 叶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体细胞的共微囊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邵正飞;原位聚合法制备缓释微囊[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9 曾雪萍;桃金娘油肠溶微囊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10 王健;海藻酸微囊研制及其在肝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564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56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