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响应面分析白灵菇菌糠发酵饲料加工调制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4:05

  本文关键词:响应面分析白灵菇菌糠发酵饲料加工调制与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白灵菇菌糠 发酵饲料 优化 模型 响应面分析


【摘要】:为提高白灵菇菌糠发酵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本试验以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发酵液,以发酵后白灵菇菌糠粗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中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白灵菇菌糠发酵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成功筛选出主效应因子。在PB设计基础上,根据主效应因子作用大小与方向进行了爬坡试验,再进行Box-Behnken中心复合试验,对主效应因子进一步优化,建立了白灵菇菌糠发酵模型。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糠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灵菇菌糠∶玉米粉质量为19.1∶1,假丝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体积比为7.0∶1,菌液接种量7.1%,料水比为2.1∶1,初始p H值为5.0。在此条件下粗蛋白质含量预测值为17.70%,验证试验得到实际粗蛋白质含量为17.41%,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与发酵前菌糠中粗蛋白质含量相比,提高了78.6%,菌糠中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最大活菌数为8.7×109cfu/m L,在常温条件下贮藏60 d后,菌糠中的活菌数仍然保持在9.8×107cfu/m L,经检测菌糠中霉菌毒素含量低于国家饲料卫生安全限量标准。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白灵菇菌糠 发酵饲料 优化 模型 响应面分析
【基金】: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基金
【分类号】:S816.6
【正文快照】: 菌糠营养丰富,但极易腐败变质,若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探讨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菌糠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这些成分难以被畜禽直接消化利用,但经过生物转化处理后,可用于畜禽的饲料原料开发,此外菌糠中还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洪;张占军;房诗宏;张媛媛;;棉籽粕多菌种固体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J];饲料工业;2011年24期

2 李锦荣;马年方;梁磊;曾建;王庆福;;蒸汽爆破对蔗渣比表面积及接枝丙烯酰胺的影响[J];甘蔗糖业;2015年03期

3 林珊;陈礼辉;黄六莲;曹石林;卞丽萍;;响应面法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年09期

4 王奇;朱艳;;秸秆生产乙醇预处理的研究现状分析[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2年05期

5 范文娅;吴正钧;郭本恒;;响应面法优化干酪乳杆菌LC2W代谢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发酵条件[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张恒;刘立鹤;贺国龙;胡愈欣;;利用自提菌种固态发酵棕榈粕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年10期

7 李静;李顺峰;刘丽娜;杨慧;王安建;田广瑞;;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玉米须多酚工艺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8 辛崇博;孜力汗;刘晨光;白凤武;;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芯同步糖化发酵预处理条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年05期

9 王玉;周俊;雍晓雨;陈怡露;刘晓风;郑涛;;汽爆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结构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10 康建斌;李骅;缪培仁;高翔;李彬;姜丹;;水稻秸秆饲料汽爆加工工艺改进与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宜鹏;秸秆与粪便预混处理技术及产氢实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李霞;典型水体修复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绿苇代谢物分离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马勇;面包发酵监控及品质检测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4 周玉权;利用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蛋黄磷脂酰胆碱的作用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刘越;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对污泥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6 王奇;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乙醇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7 张晓谦;一种新型秸秆生物饲料的制备[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8 张颖;玉米秸秆纤维基地膜原料制取工艺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9 斯武军;茎秆类植物饲草利用蠕化加工技术与工艺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峰;玉米秸秆稀硫酸—液氨联合预处理参数优化及酶解效果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靳胜英;张福琴;张礼安;;木质纤维原料制乙醇原料预处理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11期

2 黄仁亮;刘锐;苏荣欣;齐崴;何志敏;;玉米芯氨水预处理及酶解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2009年09期

3 欧阳嘉;董郑伟;谢U,

本文编号:630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630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