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鸭疫里氏杆菌 PorSS sprT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摘要】: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血清型众多、交叉保护力低、易产生耐药性使该病难以防控。因此,加强对鸭疫里氏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防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Por分泌系统(Por secretion system,Por SS),也称为Ⅸ型分泌系统(T9SS)。广泛分布于拟杆菌门成员中,介导拟杆菌门细菌的运动性及致病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A-YM株基因组存在完整的Por SS系统编码基因。sprT基因是Por SS系统关键组件。因此,本研究构建了RA-YM株sprT基因(RAYM_03924)缺失株,对缺失株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鸭疫里氏杆菌RA-YM株sprT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以RA-YM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sprT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利用重叠PCR方法将上、下游同源臂与壮观霉素基因融合,构建壮观霉素抗性基因表达盒,经双酶切后与p RE-112连接,构建自杀性质粒p RE-LSR。将构建成功的自杀性质粒p RE-LSR转化E.coli X7213,以含有p RE-LSR的E.coli X7213为供体菌,以RA-YM株为受体菌,采取双亲本接合转移的方法筛选sprT基因缺失株。挑取在含有壮观霉素的TSA平板上生长的单菌落,利用双重PCR鉴定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成功构建了RA-YM株sprT基因缺失株ΔsprT。2、鸭疫里氏杆菌RA-YM株sprT基因缺失株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了突变株ΔsprT与亲本株RA-YM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结果显示ΔsprT在对数早期的生长速度快于RA-YM,ΔsprT和RA-YM主要生化特性一致,但ΔsprT不能液化明胶。突变株ΔsprT和RA-YM对高盐耐受浓度一致,均为1.88%。ΔsprT对胆盐的耐受浓度为23.4μg/m L,RA-YM对胆盐的耐受浓度为46.9μg/m L。血清抗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株ΔsprT在12.5%正常鸭阴性血请的存活率显著高于RA-YM。对突变株ΔsprT和亲本株胞外分泌蛋白的明胶酶谱分析发现,ΔsprT不能够分泌明胶酶,表明sprT基因缺失导致某些蛋白分泌障碍。3、鸭疫里氏杆菌RA-YM株sprT基因缺失株对雏鸭致病性的研究比较了ΔsprT与RA-YM对10日龄雏鸭的毒力,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RA-YM株LD50为3.82×104CFU,ΔsprT株LD50为1.61×109CFU,毒力较亲本株下降约4.21×104倍;雏鸭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后24h,ΔsprT在血液、肝脏、和脾脏的组织载菌量显著低于RA-YM;在感染后48h,ΔsprT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的组织载菌量显著低于RA-YM,表明ΔsprT对组织的侵袭力比亲本株下降;病理切片观察发现,ΔsprT对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的病变程度显著比亲本株轻微,表明ΔsprT的致病性较RA-YM显著下降。本研究发现sprT基因缺失突变后致其毒力显著下降,表明通过Por SS系统分泌的因子是鸭疫里氏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鸭疫里氏杆菌 PorSS sprT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缩略词表10-11
- 1 文献综述11-20
- 1.1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展与现状11-13
- 1.1.1 形态及染色11
- 1.1.2 培养及生化特性11
- 1.1.3 血清型11-12
- 1.1.4 流行病学12
- 1.1.5 临床病症12
- 1.1.6 病理剖检12
- 1.1.7 诊断12
- 1.1.8 防控与治疗12-13
- 1.2 鸭疫里氏杆菌毒力相关因子13-14
- 1.2.1 质粒13
- 1.2.2 明胶水解酶13
- 1.2.3 酰基合成酶13-14
- 1.2.4 TonB依赖受体TbdR114
- 1.2.5 二肽肽酶Ⅳ14
- 1.2.6 糖基转移酶14
- 1.2.7 脂蛋白14
- 1.3 革兰氏阴性菌的分泌系统14-20
- 1.3.1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SS系统16
- 1.3.2 哈氏噬纤维菌PorSS系统16
- 1.3.3 约氏黄杆菌PorSS系统16-18
- 1.3.4 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菌PorSS系统18-19
- 1.3.5 鸭疫里氏杆菌PorSS系统19-20
- 2 目的和意义20-21
- 3 材料与方法21-30
- 3.1 实验材料21-24
- 3.1.1 菌株、质粒以及细菌的培养条件21
- 3.1.2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21-22
- 3.1.3 试验动物22
- 3.1.4 培养基、抗生素及其它溶液的配制22-23
- 3.1.5 主要仪器设备23
- 3.1.6 引物23-24
- 3.2 实验方法24-30
- 3.2.1 壮观霉素抗性基因与sprT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克隆24
- 3.2.2 壮观霉素抗性表达盒的构建与鉴定24-27
- 3.2.3 自杀性质粒pRE-LSR的构建与鉴定27
- 3.2.4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鉴定27
- 3.2.5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27-29
- 3.2.6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致病性的研究29-30
- 4 结果与分析30-39
- 4.1 壮观霉素抗性基因与sprT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扩增30
- 4.2 壮观霉素抗性基因表达盒的构建与鉴定30
- 4.3 自杀性质粒pRE-LSR的构建及鉴定30-31
- 4.4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鉴定31-32
- 4.5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32-34
- 4.5.1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遗传稳定性32
- 4.5.2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生化特性鉴定结果32-33
- 4.5.3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生长曲线的测定33
- 4.5.4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抗补体能力的测定33-34
- 4.5.5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在高盐状态的生长特性34
- 4.5.6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胆盐耐受能力的测定34
- 4.5.7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明胶酶谱试验34
- 4.6 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致病性的研究34-39
- 4.6.1 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LD50的测定34-35
- 4.6.2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组织载菌量的测定35-36
- 4.6.3 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病理组织学观察36-39
- 5 讨论39-41
- 5.1 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39
- 5.2 鸭疫里氏杆菌毒力的研究39-40
- 5.3 对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后续工作的展望40-41
- 6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保光;肖尚修;吴华;徐利纳;;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0年05期
2 曾宝贵,宋厚辉,梁雪芽;鸭疫里氏杆菌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2年04期
3 戴宜发,卢家平,罗汝灶;鸭疫里氏杆菌保存条件的探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5年04期
4 李春芬;李郁;魏建忠;张小飞;黄显明;廖俊伟;;安徽省部分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年03期
5 刘佳丽;张喜宏;姜英武;谷春华;高云航;;鸭疫里氏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11期
6 彭春香,程龙飞,李文杨,施少华,黄瑜;3型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01期
7 文英;贺晓龙;;鸭疫里氏杆菌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11期
8 程龙飞;傅光华;施少华;陈红梅;彭春香;黄瑜;林芳;林建生;;Ⅰ型鸭疫里氏杆菌基因组质粒表达文库的构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吴芳;周红;蔡建平;陆承平;范红结;;1株无致病力的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及鉴定[J];畜牧与兽医;2007年09期
10 王金合;邓代君;江青东;陈益;;鹅源2型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凤;张文通;王金良;沈志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吴彩艳;覃宗华;袁建丰;吕敏娜;孙铭飞;余劲术;蔡建平;;广东省鸭疫里氏杆菌的血清型及抗药性情况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胡清海;张知良;黄建芳;;野鸭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程龙飞;傅光华;黄瑜;施少华;彭春香;陈红梅;林芳;林建生;;1型鸭疫里氏杆菌基因组质粒表达文库的构建[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先福;韦强;季权安;蔡翼虎;鲍国连;;中药抗鸭疫里氏杆菌的体外筛选及人工发病治疗效果的研究[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林毅;张道水;杨晓梅;李力;邓小东;;幼肉鸭混合感染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诊断与防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冉智光;张昌莲;邢豫川;;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韦强;鲍国连;季权安;王一成;徐丽华;;鸭疫里氏杆菌及其赘生物的形态特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吴礼洁;陈泽祥;;鸭疫里氏杆菌不同血清型广西株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朱梦代;陆新浩;刘鸿;任祖伊;吴国栋;;“三包病”治疗剂对鸭疫里氏杆菌及大肠杆菌药敏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长梅 程红利;一例樱桃谷鸭“花肝病”继发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2 李大刚;怎样防治鸭花肝病[N];中国畜牧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祖涛;鸭疫里氏杆菌免疫诊断方法及在感染鸭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帕提古丽·吾马尔;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抗原性分析及乳胶凝集试验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虎;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肝脏基因差异表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涛;鸭疫里氏杆菌spr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春芬;安徽部分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4 林丽超;鸭疫里氏杆菌病细胞免疫动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谭秋杉;鸭疫里氏杆菌的分子诊断及抗药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6 刁东雪;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蔡良水;鸭疫里氏杆菌双耐药融合菌株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纪丽莎;黄连汤有效成分分析及其对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作用的初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郭宇飞;不同佐剂类型的七种鸭疫里氏杆菌四价灭活苗免疫原性的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10 翟志鹏;鸭疫里氏杆菌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8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1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