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3 07:13
本文关键词: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一步反转录FRET-qPCR 甲型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家禽拭子样品
【摘要】:流感病毒基于其核蛋白抗原的多样性,分为甲(A)型、乙(B)型、丙(C)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具有广泛的宿主谱;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导致新IAV血清亚型和变异株不断出现,甚至产生高致病性强毒株,并且可能跨越物种障碍进而感染人类,造成局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流感疫情的暴发。因此,IAV不同血清亚型和变异株的快速检测对甲型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IAV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其中病原学方法耗时费力;血清学方法特异性较低,容易出现交叉反应;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但多为两步法,且不能同时检测多个IAV血清亚型。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检测所有常见IAV血清亚型的方法,并且成功地应用于我国活禽市场家禽的IAV检测。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本研究主要是基于68个IAV血清亚型的基质蛋白(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IAV的方法(PCR产物169 bp)。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BLAST检索,证实与IAV血清亚型高度匹配的有122个,包含28,206个IAV序列。应用该方法对H1N1血清亚型病毒株制备的标准品进行检测,表明其灵敏度达到10拷贝/反应;对9株IAV血清亚型病毒株(H1N1、H3N3、H4N6、H5N1、H6N1、H7N9、 H9N2、H10N8、H11N2)的敏感性检测,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测定方法。此外,本试验采集SPF鸡的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加入不同稀释度的H9N2,分别用于一步反转录FRET-qPCR方法和EID50试验;并建立基于IAV聚合酶蛋白(PA)基因的反转录PCR方法(575 bp),对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的阳性样品进行验证。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可同时检测出所有常见IAV血清亚型,为甲型流感疫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的应用从我国24省的活禽市场采集1,839只家禽(鸡1,521只、鸭127只、鹅100只、鸽子91只)的咽喉和泄殖腔拭子样品,应用本研究建立的一步反转录FRET-qPCR方法进行IAV检测。结果表明,家禽IAV的阳性率为9.2%(169/1,839),其中鸡的IAV阳性率最高(10.4%;158/1,521),其次是鸭(5.5%;7/127),鸽子(4.4%;4/91),鹅(0%;0/100);咽喉拭子的IAV阳性率(7.5%;138/1,839)显著高于泄殖腔拭子的IAV阳性率(5.2%;95/1,839;P104),同时咽喉拭子含有的IAV拷贝数也明显高于泄殖腔拭子(106.07vs.105.54;P10-4);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均为阳性的家禽占总阳性家禽的27.8%(47/169),仅咽喉拭子为阳性的家禽占47.9%(81/169),仅泄殖腔拭子为阳性的家禽占24.3%(41/169)。应用基于PA、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PCR方法,进一步对反转录FRET-qPC R检测的阳性样品进行IAV血清亚型判定。结果表明,在IAV阳性家禽样品中,H9N2血清亚型占56.8%(96/169),H7N9血清亚型占41.4%(70/169), H5N1血清亚型占1.8%(3/169)。H9N2血清亚型的家禽包括鸡(95.8%;92/96)和鸭(4.2%;4/96),在96个H9N2血清亚型的家禽中,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均为H9N2血清亚型的家禽占9.3%(9/96),仅咽喉拭子为H9N2血清亚型的家禽占71.9%(69/96),仅泄殖腔拭子为H9N2血清亚型的家禽占18.8%(18/96);H7N9血清亚型的家禽包括鸡(94.3%;66/70)和鸽子(5.7%;4/70),在70个H7N9血清亚型的家禽中,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均为H7N9血清亚型的家禽占51.4%(36/70),仅咽喉拭子为H7N9血清亚型的家禽占15.7%(11/70),仅泄殖腔拭子为H7N9血清亚型的家禽占32.9%(23/70);H5N1血清亚型仅在鸭中检出(n=3),其中2只的咽喉和泄殖腔拭子均为H5N1血清亚型,1只仅咽喉拭子为H5N1血清亚型。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基于M基因检测IAV血清亚型的一步反转录FRET-qPCR方法,并通过基于PA、HA和NA基因的反转录PCR方法进行验证。应用该方法对我国24省的活禽市场中家禽咽喉和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分型的结果表明,家禽IAV的阳性率为9.2%(169/1,839),其中鸡的IAV阳性率最高(10.4%;158/1,521);咽喉拭子的IAV阳性率(7.5%;138/1,839)显著高于泄殖腔拭子的IAV阳性率(5.2%;95/1,839;P10-4),同时咽喉拭子含有的IAV拷贝数也明显高于泄殖腔拭子(106.07 vs.105.54;P10.4);在IAV阳性家禽样品中,H9N2和H7N9血清亚型分别占56.8%(96/169)和41.4%(70/169)。本研究建立的一步反转录FRET-qPCR方法灵敏度高,能快速方便地检测出所有常见IAV血清亚型,为甲型流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重要参考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一步反转录FRET-qPCR 甲型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家禽拭子样品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5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9
- 符号说明9-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6
- 1 甲型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10-14
- 1.1 概述10-12
- 1.2 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12-13
- 1.3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13-14
- 2 甲型流感病毒的诊断技术14-18
- 2.1 病原学诊断技术14-15
- 2.2 血清学诊断技术15-16
- 2.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16-18
- 3 活禽市场的甲型流感病毒现状18-19
- 4 参考文献19-26
- 第二章 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26-50
- 前言27-28
- 1 材料28-29
- 1.1 病毒株、鸡胚和拭子样品28
- 1.2 主要试剂28
- 1.3 主要仪器28-29
- 2 方法29-38
- 2.1 全核酸的提取29-30
- 2.2 基于基质蛋白基因一步反转录FRET-qPCR方法的建立30-33
- 2.3 FRET-qPCR方法灵敏度测定33-35
- 2.4 FRET-qPCR方法与EID_(50)试验敏感性比较35-36
- 2.5 FRET-qPCR方法特异性验证36
- 2.6 FRET-qPCR方法的可行性探究36-37
- 2.7 基于聚合酶蛋白基因反转录PCR方法的建立37-38
- 3 结果38-45
- 3.1 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一步反转录FRET-qPCR方法38-41
- 3.2 FRET-qPCR方法敏感性测定41-44
- 3.3 FRET-qPCR方法特异性验证44
- 3.4 FRET-qPCR方法的可行性探究44-45
- 3.5 反转录PCR方法进一步验证45
- 4 讨论45-47
- 5 参考文献47-50
- 第三章 一步反转录FRET-q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的应用50-61
- 前言51-52
- 1 材料52-53
- 1.1 咽喉和泄殖腔拭子样品52
- 1.2 主要试剂52
- 1.3 主要仪器52-53
- 2 方法53-54
- 2.1 全核酸的提取53
- 2.2 FRET-qPCR方法的应用53
- 2.3 甲型流感H9N2、H7N9和H5N1血清亚型的验证53
-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及测序分析53
- 2.5 统计分析53-54
- 3 结果54-56
- 3.1 活禽市场中家禽的IAV流行率54
- 3.2 活禽市场中家禽的3种IAV血清亚型分布54-56
- 3.3 家禽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中3种IAV血清亚型分布56
- 4 讨论56-57
- 5 参考文献57-61
- 全文总结61-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烨;李晓丹;邹淑梅;薄洪;董丽波;高荣保;王大燕;舒跃龙;;2009~2013年我国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禽流感病毒的检测[J];病毒学报;2015年06期
2 李照伟;刘朔;侯广宇;李金平;王素春;庄青叶;张笑春;费荣梅;陈继明;;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活禽市场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5年10期
3 Zuyuan Shen;Kaiyan Lou;Wei Wang;;New small-molecule drug design strategies for fighting resistant influenza A[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15年05期
4 杜景娇;薛强;邹明强;郭浩;滕文锋;;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5期
5 柯艳坤;陈晓春;齐岩;张煜坤;廖明;亓文宝;;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08年14期
6 包红梅;王秀荣;刘丽玲;王昱;李一经;陈化兰;;禽流感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06年09期
,本文编号:723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2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