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不同的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母牛繁殖周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31 10:35

  本文关键词:不同的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母牛繁殖周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延边黄牛 犊牛 免疫 生长发育 繁殖周期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犊牛培育技术对延边黄牛犊牛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母牛繁殖周期的影响,选取初生重相近、体况良好、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初生犊牛60头及体况良好、产犊日期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产后母牛60头。所有犊牛根据初生重分为3组,每组20头。所有产后母牛根据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分为3组,每组20头。试验组I采用完全母子分离犊牛培育技术,出生后直接与母牛分离(母牛产后不哺乳),45日龄开始进行断奶;试验组Ⅱ采用定时母子分离犊牛培育技术(母牛产后定时哺乳),60日龄开始进行断奶;对照组采用随母哺乳,按传统方式培育(母牛产后全天哺乳)。研究不同的犊牛培育技术对延边黄牛犊牛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时生长性能和3周龄、6周龄、9周龄时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研究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情况、母牛产后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从中选择最适合的培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犊牛体重变化:犊牛的初生重、1月龄重、2月龄重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犊牛的3月龄重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78.34kg、74.76kg、70.47kg,其中试验组Ⅰ高于试验组Ⅱ、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8%、11.16%。试验组Ⅱ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犊牛的4月龄重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106.19kg、99.85kg、76.81kg,其中试验组Ⅰ高于试验组Ⅱ和对照组。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34%、38.25%。试验组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高出对照组29.99%;全期增重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了55.60%、42.98%,但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间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55.81%和44.18%,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差异显著(P0.05)。2.犊牛体尺变化:4月龄犊牛体斜长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试验组Ⅱ高于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Ⅰ高于试验组Ⅱ;4月龄犊牛体高试验组Ⅰ、试验组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试验组Ⅱ高于对照组;4月龄犊牛胸围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其他各项指标试验组Ⅰ犊牛的体尺发育情况最好。3.犊牛血清IgG:3-6周龄时犊牛血清IgG含量对照组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差异不显著,但6-9周龄期间血清IgG含量平均值为试验组Ⅰ最高,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从检测值来看,对照组血清IgG含量随周龄的增长而降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的犊牛血清IgG含量随周龄的增长逐渐上升。4.犊牛血清细胞因子:3-9周龄时对照组和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血清IL-1随周龄的增长而降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血清IL-1在犊牛3-6周龄间有所下降,6周龄后逐渐上升。血清TNF-a对照组和试验组Ⅱ随周龄的增长而上升,试验组Ⅰ血清TNF-α在犊牛6周龄后有所下降,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5.犊牛免疫相关激素: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皮质醇(Cort)指标在3周龄到9周龄间差异不显著,但Cort的平均值试验组Ⅰ最高。Cort旨标保持平稳,变化趋势基本相似;6周龄犊牛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试验组Ⅰ、试验组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分别高出38.28%和25.52%,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差异不显著;犊牛3周龄到9周龄期间血清IGF-1平均值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高出11.20%和13.91%。6.犊牛免疫相关酶:犊牛3周龄到9周龄期间血清ALP平均值对照组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60.42%和55.57%。7.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各处理组发情率100%。其中试验组Ⅰ在30~60天期间产后第一次发情出现最多,发情头数为17头,发情率85%;试验组Ⅱ在46~90天期间产后第一次发情出现最多,发情头数为13头,发情率65%;对照组在61~90天期间产后第一次发情出现最多,发情头数为12头发情率60%。8.母牛产后血液相关指标:血清TP、血清ALB、血清GLO、血清TG、血清AST 血清、血清ALT、血清ALP、血清Mg、血清Fe等指标试验组Ⅰ高于试验组Ⅱ和对照组。
【关键词】:延边黄牛 犊牛 免疫 生长发育 繁殖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2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缩略此表11-14
  • 第一章 绪论14-23
  • 1.1 犊牛生长发育特点14-15
  • 1.2 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15-16
  • 1.3 犊牛培育技术16-18
  • 1.4 犊牛免疫系统概述18-20
  • 1.5 延边黄牛繁殖性能现状20-21
  • 1.6 鉴定母牛的发情方法21-22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22-23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3-27
  • 2.1 试验材料23-25
  • 2.1.1 试验动物23
  • 2.1.2 时间和地点23
  • 2.1.3 试验设计23-24
  • 2.1.4 日粮营养水平24-25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25-26
  • 2.2.1 犊牛生长性能的测定25
  • 2.2.2 犊牛不同阶段免疫相关指标测定25-26
  • 2.2.3 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的测定26
  • 2.2.4 产后母牛血液指标测定26
  • 2.3 统计分析26-27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7-39
  • 3.1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27-31
  • 3.2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31-32
  • 3.3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32-33
  • 3.4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免疫相关激素的影响33-34
  • 3.5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ALP的影响34
  • 3.6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的影响34-35
  • 3.7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产后母牛血液指标的影响35-37
  • 3.8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产后母牛血清中各种元素的影响37-39
  • 第四章 讨论39-46
  • 4.1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39-41
  • 4.2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血清IgG的影响41
  • 4.3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41-42
  • 4.4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免疫相关激素的影响42
  • 4.5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ALP的影响42-43
  • 4.6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的影响43
  • 4.7 不同犊牛培育技术对产后母牛血液指标的影响43-46
  • 第五章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定健,陈伟华,陈杰;四季鹅繁殖周期中血浆β-内啡肽和催乳激素的变化规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S1期

2 李定健,,陈杰,陈伟华;四季鹅繁殖周期中催乳素、β-内啡肽的变化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1996年02期

3 李定健,陈杰,陈伟华;四季鹅繁殖周期中催乳素、β-内啡肽的变化规律[J];畜牧兽医杂志;1997年02期

4 李定健;;鹅发育期和繁殖周期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5 陈杰,卢立志,陈伟华,韩正康;四季鹅繁殖周期中血浆某些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6 Г.А.Магидоб;樊国璋;;营养和繁殖力[J];饲料研究;1979年01期

7 川井唯史;滨野龙夫;松浦修平;徐兴川;;日本螯虾的蜕壳时间和繁殖周期[J];国外水产;1995年04期

8 王松;;乳鸽快速催肥技术[J];农家之友;2001年01期

9 卢立志,陈伟华,陈杰,韩正康;调控四季鹅繁殖周期提高产蛋性能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S1期

10 Moreira F.;Viana P.L.;Clark L.G.;;Chusquea riosaltensis开花[J];世界竹藤通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国宝;;红树林区可口革囊星虫繁殖周期观察[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路;亚洲虎虾威胁北美海域生态[N];中国渔业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旭光;不同的犊牛培育技术对犊牛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母牛繁殖周期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65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65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