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肠道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3 20:05
本文关键词:牦牛肠道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牦牛 肠道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摘要】:为了建立准确、快速的牦牛肠道病毒(yak enterovirus)检测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获得的一株牦牛肠道病毒SWUN-AB001,免疫健康兔获得抗SWUN-AB001高免血清,建立了一种检测牦牛肠道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方法,并对其工作条件和时间进行筛选,优化出最佳条件。采用该方法对40份临床腹泻样本进行了牦牛肠道病毒的检测,并与RT-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获得的高免血清在该IFA方法中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工作时间为30min;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的稀释度为1∶800,工作时间为45min,牦牛肠道病毒特异性亮绿色荧光颗粒清晰可见;同时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菌、葡萄球菌和空肠弯曲杆菌反应均未见明显的荧光颗粒;该方法能够检测SWUN-AB001病毒的最低浓度约为20TCID50·mL-1;该方法的临床检测结果与RT-PCR的检测结果之间无差异(P=0.329)。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为该病毒在牦牛养殖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快速诊断试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国家民委青藏高原动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
【关键词】: 牦牛 肠道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0907)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年基金(2014JQ0044)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13TD00527) 四川奶牛传染系流产的病原调查研究(SASA2015A12)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6NGJPY10)
【分类号】:S858.23
【正文快照】: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为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为25~30nm,全长7 400~7 500bp[1],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各类动物机体内,并且能够引起其呼吸道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人肠道病毒A、猴肠道病毒A、猪肠道病毒B以及牛肠道病毒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汉荆;;肠道病毒70的神经致病力[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3年02期
2 于永仁;猫肠道病毒组织培养分离成功[J];兽医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3 Carmichael L.C;洪雷;俞远京;;犬类的新肠道病毒Ⅰ.冠状病毒[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7年01期
4 邢泽黎;朱利塞;王新平;李苏靖;郭昌明;杨丽;;从吉林省肉牛场新发疫病分离出E种肠道病毒[J];中国兽医学报;2014年03期
5 李丽娜;沐桂藩;;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0年03期
6 林长胜;;水、废水和土壤中的人病毒[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0年05期
7 龙亚明;;猕猴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浅谈[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年04期
8 曹伟胜;家禽的多病因肠道疾病[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4年02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盖小春;E种肠道病毒HY12小鼠感染模型及感染小鼠抗体消长规律[D];吉林大学;2016年
2 邢泽黎;E种肠道病毒HY12的分离鉴定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病毒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87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870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