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黄芪多糖调控种公鸡睾丸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4 16:40

  本文关键词:黄芪多糖调控种公鸡睾丸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APS miRNA IFNGR2 MAP2K1 睾丸 种公鸡


【摘要】:种公鸡养殖是肉鸡生产的关键环节,种公鸡的繁殖性能会直接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商品代肉鸡生长表现。睾丸作为种公鸡的性腺,其良好的代谢及免疫状况可保证种公鸡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从而确保种公鸡在肉鸡生产中的健康高效利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一种高效绿色免疫调节剂,可显著改善动物体的免疫机能,还能调控动物体的代谢过程。本研究在种公鸡日粮中添加APS,研究APS对睾丸miRNA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差异表达miRNA在睾丸代谢及免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试验一APS调控种公鸡睾丸组织mi RNA的差异表达本试验通过small RNA-seq方法筛选种公鸡睾丸中由于饲粮添加APS而引起的差异表达miRNA。选取1日龄科宝500肉鸡父母代种公鸡6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和APS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APS处理组在每千克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10克APS,种公鸡饲养40周时,对各处理睾丸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种公鸡睾丸中共发现1305种miRNA,584个miRNA共表达于种公鸡睾丸Control组和APS组,有79和76个miRNA分别单独存在于Control组和APS组。miRNA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添加APS可显著改变种公鸡睾丸miRNA的表达情况,共鉴定出33个差异表达mi RNA,其中16个miRNA上调,17个miRNA下调。随机选取7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测序结果准确性较高,可代表睾丸组织样品真实的miRNA表达状况。试验二APS调控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验证本试验在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miRNA的基础上,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 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结合miRNA靶基因的GO和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探索APS对睾丸器官功能状态的影响。GO和KEGG信号通路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筛选到的差异表达miRNA可调控睾丸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核苷酸代谢(GO:0009117),蛋白水解的调节(GO:0030162),磷脂的生物合成过程(GO:0008654),丙酸代谢(ko00640),脂肪酸代谢(ko00071),以及包括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ko00270)和烟酸和烟酰胺代谢(ko00760)在内的一碳单位代谢过程等代谢途径(ko01100),这些代谢都与睾丸发育和功能发挥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我们发现APS可影响睾丸组织“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这一信号通路。通过miRNA-gene网络图分析发现gga-miR-16在该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该通路中miR-16调控的4个靶基因在睾丸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相较于Control组,IFNGR2和MAP2K1表达显著降低(P0.05),MAP2K2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SH3BP2无明显差异(P0.05)。我们选择与mi R-16表达作用模式相符的IFNGR2和MAP2K1作为gga-miR-16的潜在靶基因来进行后续的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Control组及阴性对照组(mimic-NTC组),miR-16-5p mimic转染细胞后p2-IFNGR2和p2-MAP2K1重组质粒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与海肾荧光素酶活性比值显著降低(P0.05),表明miR-16-5p可有效结合到IFNGR2和MAP2K1 3’UTR区的靶位点。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及靶基因表达量的在体验证结果,表明APS可通过下调miR-16-5p的表达进而上调IFNGR2和MAP2K1基因的表达。综上,本研究表明种公鸡日粮中添加10 g/kg APS可显著影响种公鸡睾丸中mi RNA的表达,其差异表达miRNA可调控睾丸物质代谢及免疫调控过程,且可通过下调miR-16-5p的表达进而上调IFNGR2和MAP2K1的表达。
【关键词】:APS miRNA IFNGR2 MAP2K1 睾丸 种公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3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2
  • 1.1 APS的生物活性12-15
  • 1.1.1 APS的免疫调控活性12-13
  • 1.1.2 APS的抗炎活性13
  • 1.1.3 APS的抗氧化作用13-14
  • 1.1.4 APS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14
  • 1.1.5 APS对机体物质代谢的调控作用14-15
  • 1.2 营养表观遗传15-18
  • 1.2.1 营养与DNA甲基化15
  • 1.2.2 营养与组蛋白修饰15-16
  • 1.2.3 营养与miRNA16-18
  • 1.3 睾丸组织RNA研究进展18-20
  • 1.3.1 睾丸组织结构和功能18
  • 1.3.2 睾丸miRNA表达的特征18-19
  • 1.3.3 睾丸miRNA的表达调控19-20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0-22
  •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20
  • 1.4.2 研究内容20-21
  • 1.4.3 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APS调控种公鸡睾丸组织miRNA的差异表达22-35
  • 2.1 材料与方法22-25
  • 2.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22
  • 2.1.2 小RNA文库的制备22-23
  • 2.1.3 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分析23
  • 2.1.4 筛选差异表达miRNA分析23
  • 2.1.5 miRNA的RT-qPCR定量验证23-25
  • 2.2 结果与分析25-31
  • 2.2.1 总RNA质量检测25
  • 2.2.2 小RNA文库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分析25-28
  • 2.2.3 APS调控种公鸡睾丸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28-31
  • 2.2.4 实时定量PCR验证测序结果31
  • 2.3 讨论31-34
  • 2.4 小结34-35
  • 第三章 APS调控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验证35-56
  • 3.1 材料与方法35-42
  • 3.1.1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35
  • 3.1.2 miR-16靶基因在体验证35-37
  • 3.1.3 psiCHECK2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37-40
  • 3.1.4 HEK 293T细胞培养40
  • 3.1.5 细胞转染40-41
  • 3.1.6 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41-42
  • 3.2 结果与分析42-53
  • 3.2.1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42
  • 3.2.2 靶基因GO和KEGG富集性分析42-48
  • 3.2.3 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相关的miR-16靶基因在体验证48
  • 3.2.4 靶基因psiCHECK-2 载体的鉴定48-51
  • 3.2.5 细胞转染效果51-52
  • 3.2.6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52-53
  • 3.3 讨论53-55
  • 3.4 小结55-56
  • 第四章 总体结论与建议56-57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56
  •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6-57
  • 参考文献57-65
  • 附录65-69
  • 致谢69-70
  • 作者简介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秀增;浅谈种公鸡的营养[J];中国家禽;2001年01期

2 张光宏,周茂利,柳晓燕;提高种公鸡利用率的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01年03期

3 兰世杰,张绪国,韩晨光;种公鸡的特殊饲养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2年06期

4 陈晓浪;肉用种公鸡的管理要求和方法[J];中国家禽;2003年12期

5 邢攸荷;浅谈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年09期

6 翟洪民;选用好采精种公鸡[J];湖南农业;2005年12期

7 ;种公鸡的管理技巧[J];中国畜禽种业;2005年05期

8 邢攸荷;浅谈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5年03期

9 张捷;Lindsay Broadbent;;种公鸡的管理[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6年03期

10 张伟;张克英;;锌对肉用种公鸡生长发育期性成熟的影响[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侯燕平;张建新;贺俊平;;硒微量元素对种公鸡睾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伟;张克英;陈代文;余冰;;锌对肉用种公鸡生殖性能的影响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解竞静;;肉种公鸡性行为和攻击行为神经调控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4 吴洁;梁远东;李丹;高小芳;祝春三;;日粮锌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血浆、精浆某些生化指标参数的影响[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贺俊平;张建新;侯燕平;;过量硒对种公鸡睾丸组织细胞结构的电镜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姚会;王晓霞;;能量对种公鸡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梁远东;韦颂汉;林铁昌;韦雄文;张华政;罗元杰;苏发锦;韦伟强;;限养条件下后备种公鸡生长发育规律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陈合强;王宏胜;;AA+种公鸡饲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A];全球肉鸡产业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9 梁远东;高小芳;韦海荣;鞠科;黄钰镔;潘福新;徐晓彬;;日粮粗蛋白水平对广西三黄鸡种公鸡繁殖性能及精液品质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杨冬辉 刘定发 湖南省南县畜牧局 陈维;优质黄鸡种公鸡的饲养管理[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2 美国安伟捷公司北京代表处 韩枫 (编译);种公鸡的管理技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3 北畜;种公鸡的管理[N];东方城乡报;2007年

4 韩枫;如何管理种公鸡[N];山西科技报;2006年

5 韩枫;种公鸡管理技巧[N];陕西科技报;2006年

6 韩枫;种公鸡的管理[N];陕西科技报;2006年

7 韩枫;如何管理种公鸡[N];陕西科技报;2006年

8 美国安伟捷公司北京代表处 韩枫 编译;种公鸡的管理技巧[N];中国畜牧报;2005年

9 美国安伟捷公司北京代表处 韩枫(编译);种公鸡的管理技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10 邢攸荷;养好肉用种公鸡[N];山西科技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夫光;利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种公鸡繁殖力相关的候选蛋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李玉龙;APS调控种公鸡基因传代转录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孙彤彤;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氧化应激种公鸡繁殖性能的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静;种公鸡弱(无)精症发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任小春;黄芪多糖调控种公鸡睾丸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和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张伟;微量元素锌对肉用种公鸡生殖性能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谭千洪;维生素C和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郎侠;饲粮中锌添加水平对伊莎父母代种公鸡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9 刘红红;蜂花粉对海兰褐种公鸡精液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10 陈晓浪;蜂花粉对新扬州鸡种公鸡精液品质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92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92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