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N1抑制鼠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
本文关键词:RCAN1抑制鼠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
【摘要】:沙门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胞内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导致宿主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食欲减退、脱水与腹泻等,严重时可以导致败血症。沙门菌含有2000多种血清型,其中某些宿主适应性血清型甚至可以导致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引起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例如全球每年至少2千万人感染伤寒沙门菌并且导致约20万人死亡。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主要的血清型,是导致人类和其他动物宿主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后,会引发类似于人感染伤寒沙门菌疾病的现象,目前多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来探究其致病机理。RCAN1通常被看作钙调磷酸酶的内源性抑制剂,与钙调磷酸酶的A亚基结合导致下游底物NFAT脱磷酸化作用减弱,从而抑制NFAT的核转移和相应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最近有研究表明RCAN1在调节宿主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RCAN1在沙门菌感染中的生物学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本试验通过建立鼠伤寒沙门菌诱导的肠炎模型,分析RCAN1在鼠伤寒沙门菌黏膜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我们发现,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相比于WT小鼠,RCAN1-/-小鼠的盲肠眼观病理变化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盲肠明显变小,内容物变少,黏膜增厚。随后我们分析了盲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组织荷菌数以及盲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与WT小鼠相比,RCAN1-/-小鼠组织荷菌数显著增多;盲肠病理损伤更为明显,炎性反应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杯状细胞减少、黏膜下层水肿严重、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增多。随后我们分析了盲肠组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与WT小鼠相比,RCAN1-/-小鼠盲肠组织中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显著增多。上述结果表明RCAN1能够抑制鼠伤寒沙门菌黏膜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接下来我们探讨RCAN1调节炎性反应的信号转导机制。已知有多种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参与沙门菌诱导的肠道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首先我们分析盲肠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于WT小鼠,RCAN1-/-小鼠盲肠组织的JN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而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免疫组化分析表明RCAN1主要表达于肠道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炎性细胞,而不是上皮细胞。进而我们以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作为体外研究细胞模型,分析沙门菌侵染过程中RCAN1基因缺失对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与在体实验结果一致,RCAN1基因缺失后JN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而ERK、p38的磷酸化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趋化因子KC、CCL2的分泌显著增多,而且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依赖于JNK信号。为了进一步揭示RCAN1在宿主防御沙门菌感染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小鼠的存活实验和长时间感染后的组织荷菌数分析此炎性反应对于鼠伤寒沙门菌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RCAN1-/-小鼠存活率更高,并且在感染后第5天RCAN1-/-小鼠的组织荷菌数均显著减少。上述结果表明,沙门菌感染中RCAN1基因缺失促进JNK信号的活化,增强了炎性反应以清除病原菌感染。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表明RCAN1通过负调控JNK信号通路,减少其下游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抑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最终不利于鼠伤寒沙门菌的清除。
【关键词】:RCAN1 鼠伤寒沙门菌 炎性反应 JNK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英文缩略词表11-13
- 前言13-14
- 第一篇 文献综述14-25
- 第一章 鼠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研究进展14-19
- 1.1 沙门菌14-15
- 1.2 鼠伤寒沙门菌入侵机制15-16
- 1.3 巨噬细胞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固有免疫反应16-17
- 1.4 鼠伤寒沙门菌诱导的肠道炎症17-18
- 1.5 小结18-19
- 第二章 钙调磷酸酶调节因子 1(RCAN1)的研究进展19-25
- 2.1 RCAN1概述19-20
- 2.2 RCAN1的生物学功能20-21
- 2.3 RCAN1与疾病的关系21-24
- 2.4 小结24-25
- 第二篇 研究内容25-60
- 第一章 RCAN1抑制鼠伤寒沙门菌黏膜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25-41
- 1.1 材料与方法25-33
- 1.2 结果33-39
- 1.3 讨论39-40
- 1.4 小结40-41
- 第二章 RCAN1抑制鼠伤寒沙门菌诱导的JNK活化41-60
- 2.1 材料与方法41-50
- 2.2 结果50-56
- 2.3 讨论56-59
- 2.4 小结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72
- 导师简介72-73
- 作者简介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军,苏堤,骆卫锋,胡志荣,赵凤兰,徐友梅;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诱导及其超微结构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1999年02期
2 纪惠玲,陈艳,刘秀锋,李伟,阚飙;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鼠伤寒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3 周刚,茹维萍,潘若男,张新增,王建丽;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分型及分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年02期
4 张伯兰;45株鼠伤寒沙门菌生化和血清学特性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年06期
5 周刚,茹维萍,,张锦,傅炳南;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现状及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年05期
6 茹维萍,周刚,王歆宇,王建阳,崔长法,廖予妹,刘俊玲;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03期
7 陈应坚;金玉娟;林文娟;刘渠;甘莉萍;杨慧;;深圳市龙岗区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4期
8 张文波;李宏睿;冷闯;邓舜洲;;猪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11期
9 陈晶;孙自镛;;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2期
10 杨燕茹;吴淑燕;黄瑞;;鼠伤寒沙门菌动物模型活体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若男;魏旭兰;罗明;何晓清;侯惠珍;周刚;谢一俊;;我国部分省市区鼠伤寒沙门菌的质粒谱分型及其分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骆艳婷;梁景涛;陈爱贞;廖华乐;何秀榕;;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与多重耐药研究及应用探讨[A];新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兰和魁;陈丽珊;任大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介导的Epo在鼠体内长期表达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桂秋;AIM2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亮亮;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体外胆汁诱导及猪胆囊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检测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任洁;鼠伤寒沙门菌pat/cobB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应对酸压力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何云;基于核酸适体和金纳米粒子信号放大策略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文华;猪肉中一株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5 雷倩倩;RCAN1抑制鼠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引起的宿主炎性反应[D];吉林大学;2016年
6 黄燕惠;广东省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陈晶;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及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广波;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体与鼠伤寒沙门菌相互作用的初步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葛闯;一、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血浆盐酸阿霉素 二、电化学传感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高灵敏性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10 吴春雪;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6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9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