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肾型IBV山西分离株感染雏鸡后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与病理变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6 22:07

  本文关键词:肾型IBV山西分离株感染雏鸡后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与病理变化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IBV 病理变化 石蜡切片 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PCR


【摘要】:目的:对1日龄的雏鸡接种肾型IBV山西分离株,探讨机体炎性因子IFN-γ,IL-4,IL-12,IL-10相对表达量与雏鸡病理损伤程度变化的关系。方法:本试验人工感染1日龄雏鸡。试验组处理,通过滴鼻点眼接种IBV,每只雏鸡接种0.2 mL IBV尿囊液,对照组接种SPF鸡胚的尿囊液。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开饲养,饮水和饲料完全一样。每天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攻毒2-7 d,14 d,21 d随机抽取两组雏鸡心脏血液,提取血液淋巴细胞mRNA,进行Real-Time PCR测定炎性因子相对表达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攻毒后1-3 d,雏鸡精神状态良好,4-5 d出现临床症状,6-7 d临床症状显著,8d以后精神状态好转趋于良好。病理剖检1-3 d无明显的病理变化,4d输尿管肿大,5d出现肾脏出血,肿大。6-7 d肾脏明显地苍白,肿大、肾小管、输尿管内充满尿酸盐,形成典型的“花斑肾”,8d开始恢复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2d无明显眼观病变,3d肾小球囊壁界限不清,4-5 d肾脏组织出现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6-7d症状更明显,8-21 d病理变化逐渐消失。免疫组化技术:IBV病毒主要侵染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照组无上述病变。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攻毒后,IFN-γ, IL-4, IL-12在5-7d相对表达量上调并在7d达到峰值后降低;IL-10,5-7d相对表达量上调,但是相比IFN-γ, IL-4, IL-12相对表达量较低。结论:嗜肾型IBV感染鸡早期血淋巴炎性细胞因子IL-4, IL-12, IFN-γ,IL-10m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可诱导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对机体造成严重的肾损伤,出现肾脏苍白,肿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
【关键词】:IBV 病理变化 石蜡切片 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PCR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8.31
【目录】:
  • 摘要7-8
  • 前言8-18
  • 1 试验材料18-20
  • 1.1 试验动物18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18-19
  • 1.3 主要试验试剂与耗材19-20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20
  • 2 试验方法20-28
  • 2.1 病毒的增殖培养20-21
  • 2.2 实验动物攻毒21
  • 2.3 病理切片的制备21-22
  • 2.3.1 肾脏组织的固定21
  • 2.3.2 肾脏组织脱水及透明21-22
  • 2.3.3 肾脏组织浸蜡与包埋22
  • 2.3.4 肾脏组织石蜡切片制备及HE染色22
  • 2.4 免疫组织化学22-23
  • 2.5 鸡血液淋巴细胞的总RNA提取23-24
  • 2.5.1 鸡血液淋巴细胞的分离23-24
  • 2.5.2 淋巴细胞总RNA提取24
  • 2.5.3 mRNA质量检验24
  • 2.6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24-25
  • 2.7 病毒的检测25-26
  • 2.7.1 IBV引物的设计25
  • 2.7.2 PCR扩增25-26
  • 2.7.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6
  • 2.8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26-28
  • 2.8.1 引物的设计26-27
  • 2.8.2 引物鉴定27
  • 2.8.3 RT-PCR反应体系建立27-28
  • 3 试验结果28-38
  • 3.1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增殖28
  • 3.2 攻毒后雏鸡临床剖检病理变化28-30
  • 3.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30-32
  • 3.4 免疫组化结果32
  • 3.5 血液淋巴细胞分离结果32-33
  • 3.6 血液淋巴细胞总mRNA质量鉴定33
  • 3.7 血液中IBV的检测33-34
  • 3.8 目的基因引物的鉴定34-38
  • 3.8.1 Real Time-PCR35-37
  • 3.8.2 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变化37-38
  • 4 分析与讨论38-40
  • 4.1 本试验选取试验动物的的依据38
  • 4.2 组织病理学分析38
  • 4.3 石蜡切片对肾脏病理损伤呈现38-39
  • 4.4 免疫组化对病原侵袭部位的定位39
  • 4.5 RT-PC民护增验证目的基因39
  • 4.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FN-Y,IL-10,IL-12,IL-4相对表达量的变化39
  • 4.7 抗炎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分析39-40
  • 5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5
  • Abstract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华,靳亚平,王建辰;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妊娠[J];动物医学进展;2000年S1期

2 李群芳;姜宁朋;;细胞因子的研究概况[J];山东畜牧兽医;2011年11期

3 谢保胜;动物细胞因子及其临床应用前景[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6年05期

4 任红梅,任俊源,钱凤芹,庄文忠;畜禽细胞因子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1998年01期

5 窦永喜,景志忠,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技;2005年03期

6 高玲美,牛钟相,丁淑燕;动物细胞因子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4期

7 李祥瑞,闫慎飞;动物细胞因子的应用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1999年05期

8 张继瑜,赵荣材,阎继业;细胞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应用进展[J];中国兽医科技;2001年03期

9 刘胜旺,孔宪刚,刘丽玲,贺秀瑗,张烈;新发现的几种禽细胞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年02期

10 侯亚琴,刘桂林;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国;陈波;肖亮;张颢;展昭民;张伯龙;马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凤蕴;吕雪莹;于伟玲;王丽群;王琳;李殿俊;;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6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遂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疗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占国;袁小彭;罗宇维;何懿;孙尔维;;通过细胞因子谱评估免疫抑制剂对人免疫状态的作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逸;口服细胞因子治疗肿瘤将获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通讯员 何育萍 记者 王玉华;我省细胞因子研究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1年

3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张鲁勤;白介素18等细胞因子在非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N];徐州日报;2005年

4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伟 王华 吴成义 李常玉;细胞因子是柄双刃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志军;向一个个“第一”冲击[N];解放军报;2002年

6 王振坤;人体的血液防线之一[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独辟蹊径 追根溯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9 王苏平;探究中医证本质[N];健康报;2004年

10 清华;世界多肽药物的研发概况[N];中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军;白细胞介素-2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王婧瑶;卵巢癌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徐金成;环意大利公路自行车赛中能量代谢与肌损伤及细胞因子相关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关连越;胰蛋白酶抑制剂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机制和影响肝移植物存活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佳;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杨彬珧;血浆细胞因子与心率变异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石一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炎前细胞因子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8 牛忠英;三种细胞因子对牙周膜纤维细胞功能和基因调节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9 夏红天;细胞因子与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陈力航;IL-18,IL-33对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树玉;复方补筋片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浆中性激素与细胞因子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高雁怩;ALV-J感染后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促进IL-6产生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周碧;免疫细胞因子网络建模与仿真[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林珊珊;神经肽S对番鸭血清及免疫器官中细胞因子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康红红;PDTC干预LPS诱导小鼠ARDS时细胞因子及CD11b/CD18表达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6 李亚伟;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宫颈癌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差异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7 苏洪洪;MPs对RA患者Th1/Th2失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8 秦雅;肺癌患者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6年

9 马俊永;一组细胞因子总量检测方法的探讨及其肝癌血清检测的初步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马景景;影响碳纳米管免疫安全性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805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805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