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细菌共培养对猪源粪肠球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5 12:16

  本文关键词:细菌共培养对猪源粪肠球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粪肠球菌N41 生长特性 毒力基因 荧光定量PCR 生物膜 黏附


【摘要】:粪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一种条件致病菌,但近年来粪肠球菌在医院内对人和动物感染日益增多。细菌与细菌以及细菌与病毒之间存在着较为常见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过程中各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不清楚,尤其是肠球菌这种毒力较弱的细菌与其他微生物混合感染后的相互影响还不清楚。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肠球菌一样也是人和动物肠道或皮肤常见的病原体,目前在粪肠球菌致病过程中这三种细菌对其影响尤其是在分子水平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在体外共培养条件将这三种细菌与粪肠球菌N41共培养后,观察其细菌生长曲线变化,以及N41相关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然后体外观察共培养后N41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黏附、抗吞噬作用,为研究细菌间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猪源粪肠球菌混合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生长特性影响通过对共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粪肠球菌N41分离株生长特性以及与单独培养时生长特性相比,各种细菌共培养后其生长特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培养后,这三种细菌的生长都受到粪肠球菌N41的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肠杆菌菌体峰浓度降低约30倍,沙门氏菌菌体峰浓度降低约110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峰浓度降低约8倍。此外共培养后,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氏菌对粪肠球菌N41株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N41共培养后,N41菌体浓度上升967倍,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N41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毒力基因转录水平影响依据生长曲线,分别提取对数中期(ML)、对数后期(LL)、稳定前期(EL)和稳定期(S)的总RNA,并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粪肠球菌V583菌株的基因序列设计26种毒力基因引物,进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显示,粪肠球菌N41与大肠杆菌O157:H7共培养时,在N41菌株26种毒力基因中,大肠杆菌O157:H7促进了ebpABC、fsrAB、gel E、ace、esp等13种毒力基因在四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而毒力基因CylR1、CylR2、psr、atn、efaA和AS在四个生长时期变化不明显。粪肠球菌N41与沙门氏菌共培养时,沙门氏菌促进了ebpA、ebpC、gelE、ace、esp、fsrA、psr等12种毒力基因在四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而毒力基因CylR1、Cyl R2、efaA和AS在四个生长时期变化不明显。粪肠球菌N4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促进了ebpABC、fsrABC、gel E、ace、esp、cylL-L、cylL-S等22种毒力基因在四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毒力基因efaA和AS在四个生长时期变化不明显。此外分别与三种细菌共培养后,毒力基因SlyA和sprE在四个生长期中的转录量都处于下降趋势。由此表明,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整体都促进了粪肠球菌N41菌株多种毒力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体外黏附、侵入抗吞噬影响体外观察共培养细菌的生物膜形成量,N41的黏附和抗吞噬作用。在生物被膜试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N41共培养后生物膜形成总量增加,差异显著。细菌黏附试验的比较结果显示,N41与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黏附到猪肠上皮细胞的N41菌落总数都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中,N4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N4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吞噬作用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这说明与沙门氏菌共培养后,N41菌株的黏附能力增强了,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N41菌株的黏附和抗吞噬能力都增强了。
【关键词】:粪肠球菌N41 生长特性 毒力基因 荧光定量PCR 生物膜 黏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1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8
  • 文献综述8-20
  • 引言20-21
  • 试验一 共培养后猪源粪肠球菌N41株的生长特性21-27
  • 1 材料21-22
  • 2 方法22-23
  • 3 结果与分析23-25
  • 4 讨论25-27
  • 试验二 共培养后猪源粪肠球菌N41株毒力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27-43
  • 1 材料27-28
  • 2 方法28-31
  • 3 结果与分析31-39
  • 4 讨论39-43
  • 试验三 共培养对猪源粪肠球菌N41生物膜形成、黏附作用和抗吞噬作用的影响43-51
  • 1 材料43-44
  • 2 方法44-47
  • 3 结果与分析47-49
  • 4 讨论49-51
  • 全文总结51-52
  • 参考文献52-62
  • 发表论文62-63
  • 英文摘要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雁;刘翊中;陈轶霞;李倬;刘俊林;;牦牛肠道粪肠球菌的分离和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13年06期

2 鲍延娥;董晓芳;佟建明;高玉鹏;刘炎;;粪肠球菌益生特性的体外评价[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11期

3 羽晓瑜;陆玉霞;;粪肠球菌聚集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7期

4 王睿,方翼,陈迁,白艳红;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年08期

5 黄雁;刘美容;;福建省某鸡场粪肠球菌耐药情况调查[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8年04期

6 王颖,陈敏,顾其芳,张美英,周培君;应用脉冲凝胶电泳分析粪肠球菌基因的方法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7 刘燕霏;杨建德;赵瑞利;;粪肠球菌动物致病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3年11期

8 潘伟光;李一凡;邓启文;张健华;;1株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年02期

9 齐亚银;张莉;王静梅;崔茹鹏;莫名;剡根强;;动物源粪肠球菌对7种抗生素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J];中国兽医学报;2010年07期

10 罗珍兰,谢继志,吴峻宇,吴立军;乳酸菌胶囊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观察[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李昊;王志娟;何美琳;翟静;;504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2 华孝挺;蒋琰;俞云松;瞿婷婷;;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利福平耐药突变的分子机制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郑颖;;123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黎四平;;肠球菌感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王娟;刘宇;吴爱慧;周荣斌;;粪肠球菌肺炎1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杜田丰;马净植;熊紫兰;卢新培;曹颖光;;载药等离子体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杨敬芳;时东彦;李继红;王鑫;;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性分析[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吕萍;徐樨巍;宋文琪;董方;杨永弘;沈叙庄;;儿童肠球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尹伟;王姗姗;董明;牛卫东;;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及药物敏感性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董明;王珊珊;牛卫东;;饥饿条件下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焦月华;基因组学分析粪肠球菌益生功能及增殖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黎满香;感染猪的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敏;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毒力基因、PAI相关基因及耐药性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自涛;粪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崔红;五味子甲素对粪肠球菌毒力因子作用的初探[D];佳木斯大学;2015年

3 郑婷婷;表面蛋白EF0591对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XJ05部分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张留君;动物源性粪肠球菌ebp菌毛基因的保守性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欧都·吾吐那生;Ⅰ类整合子介导粪肠球菌多重耐药性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王熙楚;表面蛋白EF3183对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XJ11部分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胥彩玉;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浆代谢组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英英;粪肠球菌毒力基因ace敲除及其对细菌黏附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幸文定;江西部分地区猪源粪肠球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与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刘事达;不同消毒方法对粪肠球菌消毒作用的体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6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856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