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夫生态思想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本文关键词:乌兰夫生态思想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摘要】:乌兰夫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扎根牧区,为牧区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做出卓越的贡献。牧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乌兰夫深入了解牧区社会关系、经济结构、文化特征,为实现牧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引导牧区逐渐走向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并最终完成了牧区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乌兰夫在内蒙古工作期间,深入牧区基层,从实际出发,探索牧区自然特点和民族特点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的渠道,总结出牧区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观念、新特点。首先,他具体分析牧区草原的四季变化的特征,引出牧区草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不可超越的自然特征。其次,乌兰夫了解民情、民生,深知草原人民对自然的无比敬畏,不能盲目否定草原的传统游牧文化。最后,乌兰夫把牧区的地方特色与社会主义改革任务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的举措。从生态的角度来说,乌兰夫为牧区草原发展提出的政策是保护草原、遵守草原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牧区草原生态现状,重新认识牧区草原生态的内涵及发展趋势。同时促进牧区草原生态建设。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利用国际生态保护研究成果和先进文化的优势充实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的缺失;另一方面,在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注重地方自然特色和民族特色,将乌兰夫生态思想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关键词】:乌兰夫 牧区 生态思想 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9
- 1.1.1 选题背景7-8
- 1.1.2 理论意义8
- 1.1.3 现实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创新点14-15
- 2 乌兰夫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15-26
- 2.1 乌兰夫生态思想形成的背景15-17
- 2.2 乌兰夫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17-26
- 2.2.1 自由放牧思想17-19
- 2.2.2 走“敖特尔”思想19-20
- 2.2.3 合理规划牧区草场思想20-22
- 2.2.4 改造沙漠思想22-24
- 2.2.5 建造防护林带生态思想24-26
- 3 乌兰夫生态思想的特征26-28
- 3.1 延续性26
- 3.2 创造性26-27
- 3.3 前瞻性27-28
- 4 当今草原牧区生态建设现状28-34
- 4.1 草原生态建设的重新认识28-29
- 4.1.1 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28-29
- 4.1.2 草原生态保护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9
- 4.1.3 草原生态保护与新科学知识及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9
- 4.2 草原生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29-31
- 4.2.1 草原生态建设的机遇29-30
- 4.2.2 草原生态建设的挑战30-31
- 4.3 现代草原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31-34
- 4.3.1 充分发挥传统游牧文化31-32
- 4.3.2 正确认识时代发展方向32
- 4.3.3 遵循全面切实的理论指导32-34
- 5 乌兰夫生态思想对草原生态建设的现代意义34-37
- 5.1 指导意义34-35
- 5.1.1 政府指导的正确性34
- 5.1.2 政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34-35
- 5.2 理论意义35-36
- 5.2.1 乌兰夫生态思想是有助于形成系统的草原生态思想35
- 5.2.2 乌兰夫生态思想是有助于完善草原生态建设思想35-36
- 5.3 为弘扬传统游牧文化提供优良环境36-37
- 6 结论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 作者简介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海山;;乌兰夫农牧林业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国栋;黄文婕;王鹏;王耀廷;袁立敏;;呼和浩特市乌兰夫公园游步道分析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2年02期
3 张国志;盖志毅;高娃;;乌兰夫“保护牧场,禁止开荒”思想及启示[J];内蒙古草业;2008年01期
4 魏芳;梁大川;;关于建设乌兰夫纪念林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年S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凤鸣;;乌兰夫的民族文化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2 郝维民;;乌兰夫在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锋;蒙古族上将乌兰夫[N];贵州民族报;2005年
2 记者 彭晓明 通讯员 贾宇琼;乌兰夫同志故居改扩建基础设施工程基本结束[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3 张彭慧;在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4 丁晨;乌兰夫故居、乌兰夫纪念馆[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5 伏来旺;乌兰夫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历史性贡献[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6 李霞;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昨日在首府举行[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曾庆红;在纪念乌兰夫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年
8 ;乌兰夫纪念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9 丁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功能[N];中国档案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 金炳镐 魏鸿鸣 李资源 张俊 江平 云杉 黄庆琳;民族骄子 世纪伟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晋;乌兰夫的民族教育思想与实践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策力格尔;乌兰夫民族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李微;乌兰夫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思想探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亚光;乌兰夫公园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彤;乌兰夫民族经济思想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曹益乐其其格;乌兰夫生态思想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7 姚春宇;乌兰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和发展[D];天津大学;2012年
8 孟海光;乌兰夫民族宗教观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萨日娜;乌兰夫民族教育思想与实践[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那仁满都拉;乌兰夫民族教育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3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1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