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不同猪种脂肪细胞分化因子的差异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4:02

  本文关键词:不同猪种脂肪细胞分化因子的差异表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从江香猪 江口萝卜猪 大白猪 PPARγ C/EBPα ADD1 表达量 肉质性能 相关性


【摘要】:本项目以江口萝卜猪为试验材料构建DNA池,采用测序技术筛查PPARγ、C/EBPα、ADD1基因多态性,并作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以3、4、5、6、7月龄的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和大白猪为试验材料,提取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的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C/EBPα、ADD1基因在3个品种不同月龄各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结合屠宰试验进行PPARγ、C/EBPα、ADD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肉质性能的相关性分析。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江口萝卜猪PPARγ、C/EBPα、ADD1基因进行多态位点检测。PPARγ基因共筛查出8个多态位点,其中位于外显子上有3个,其余5个均位于内含子上;ADD1基因共筛查出3个多态位点,其中位于外显子上有1个,2个位于内含子上;C/EBPα基因未检测出多态位点。位于PPARγ基因3个外显子中,exon2-C50T、exon7-G53T、exon9-C32T均为错义突变,对应的氨基酸由苏氨酸(Thr)改变为异亮氨酸(Ile)、天冬氨酸(Asp)改变为酪氨酸(Tyr)、丙氨酸(Ala)改变为天冬氨酸(Asp);位于ADD1基因外显子上的exon8-G87A位点为同义突变,其突变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对引起错义突变的多态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突变前后m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均有差异。2.PPARγ、C/EBPα、ADD1在大白猪3、4、5、6、7月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的表达水平较高,心、脾、肺、肾的表达水平较低。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分别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ADD1在肝、肺、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6、7月龄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ADD1在江口萝卜猪心、脾、肺、肾、背最长肌的表达量最低,在皮下脂肪中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其表达量随月龄递增而上升,皮下脂肪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PPARγ、ADD1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5、6、7月龄的表达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ADD1在从江香猪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的表达量较低,在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PPARγ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而上升的幅度较小,C/EBPα、ADD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上升。其在小肠、皮下脂肪、背最长肌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体上PPARγ、C/EBPα、ADD1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其次肝、肺、小肠、背最长肌中较高,心、脾、肾中的表达量最低,其中在肝、小肠、皮下脂肪中为高丰度表达。随着月龄的增加,PPARγ、C/EBPα、ADD1基因mRNA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总体呈现上升趋势,6、7月龄的表达水平较高,即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到生长后期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不同品种间PPARγ、C/EBPα、ADD1在相同月龄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总体上大白猪肝、小肠、皮下脂肪中PPARγ、C/EBPα、ADD1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与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差异显著(P0.05)。综合而言,PPARγ、C/EBPα、ADD1基因在脂肪型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的表达量高于瘦肉型大白猪。3.从江香猪、江口萝卜猪、大白猪肌肉的大理石纹、pH值、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升高,失水率、滴水损失、水份含量、蒸煮损失随着月龄的增加而下降。从江香猪、江口萝卜猪其肉质性能测定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大白猪中其大理石纹评分、肉色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在3、4月龄时较低,之后随着月龄增加而上升到正常值。总体上从江香猪、江口萝卜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比大白猪高,6、7月龄时为4%以上。PPARγ、C/EBPα、ADD1基因在从江香猪、江口萝卜猪、大白猪的表达量与肉质性能均为正相关。在心、脾、肺、肾的表达量与肉色、pH值、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失水率、蒸煮损失、剪切力、水份含量、粗蛋白含量、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较小,在肝、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的表达量与大理石纹、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有较高相关性。
【关键词】:从江香猪 江口萝卜猪 大白猪 PPARγ C/EBPα ADD1 表达量 肉质性能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28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31
  • 第一节 脂肪沉积及其调控的研究12-18
  • 1.1 脂肪组织的发育规律12-13
  • 1.2 脂肪组织的功能13-14
  • 1.3 脂肪细胞的分化14-16
  • 1.4 脂肪沉积的调控16-18
  • 第二节 肌内脂肪与肉质性能的相关研究18-21
  • 2.1 肌内脂肪的生成及研究现状19
  • 2.2 肌内脂肪对肉品质的影响19-21
  • 第三节 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21-29
  • 3.1 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PPARs基因家族21-26
  • 3.2 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s基因家族26-28
  • 3.3 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ADD1基因28-29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29-31
  • 第二章 江口萝卜猪PPARγ、C/EBPα、ADD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31-42
  • 2.1 试验材料31-32
  • 2.1.1 试验样本31
  • 2.1.2 主要仪器设备31-32
  • 2.1.3 主要试剂32
  • 2.2 试验方法32-35
  • 2.2.1 基因组DNA提取32-33
  • 2.2.2 基因引物设计33-34
  • 2.2.3 PCR扩增34
  • 2.2.4 测序及序列分析34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34-35
  • 2.3 结果与分析35-40
  • 2.3.1 DNA提取结果35
  • 2.3.2 PCR扩增结果35-36
  • 2.3.3 测序结果36-38
  • 2.3.4 mRNA二级结构分析38-39
  • 2.3.5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39
  • 2.3.6 蛋白质三级结构分析39-40
  • 2.4 讨论40-41
  • 2.5 结论41-42
  • 第三章 PPARγ、C/EBPα、ADD1基因的表达规律研究42-61
  • 3.1 材料与方法42-44
  • 3.1.1 试验动物42
  • 3.1.2 试验仪器42
  • 3.1.3 主要试剂42
  • 3.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42-43
  • 3.1.5 总RNA提取及逆转录43-44
  • 3.1.6 荧光实时定量PCR44
  • 3.1.7 数据分析44
  • 3.2 结果与分析44-58
  • 3.2.1 总RNA提取结果44-45
  • 3.2.2 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45-46
  • 3.2.3 同一品种不同时期各组织PPARγ、C/EBPα、ADD1基因的表达差异46-54
  • 3.2.4 不同品种相同时期各组织PPARγ、C/EBPα、ADD1基因的表达差异54-58
  • 3.3 讨论58-60
  • 3.4 结论60-61
  • 第四章 猪肉质性能测定及基因表达量与其相关性分析61-74
  • 4.1 材料与方法61-64
  • 4.1.1 试验动物61
  • 4.1.2 主要仪器61
  • 4.1.3 肉质性能测定61-64
  • 4.1.4 数据分析64
  • 4.2 结果与分析64-72
  • 4.2.1 江口萝卜猪肉质性能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64-67
  • 4.2.2 大白猪肉质性能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67-69
  • 4.2.3 从江香猪肉质性能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69-72
  • 4.3 讨论72-73
  • 4.4 结论73-74
  • 参考文献74-87
  • 致谢87-88
  • 附录88-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藏兰,苏雪梅;大白猪联合选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畜牧杂志;2003年03期

2 胡业勇;优质瘦肉型种猪——法系大白猪[J];农村百事通;2005年18期

3 胡业勇;法系大白猪[J];农村养殖技术;2005年12期

4 杨国伟;张冬杰;郭振华;富相奎;刘娣;;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γ基因的表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杨国伟;刘娣;张冬杰;马红;唐晓东;;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β基因的表达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6 杨国伟;张冬杰;富相奎;何鑫淼;刘娣;;不同日龄大白猪甲状腺素运载蛋白基因的表达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7 平远;采用基因工程改良英国大白猪[J];世界农业;1994年02期

8 帅启义;大白猪夏季产仔观察[J];畜牧兽医杂志;1998年01期

9 李全录,张茂;新引进英系大白猪饲养观察与分析[J];当代畜牧;2000年05期

10 吴同山,王敬军,胡毅军;大白猪的选育研究与推广[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圣;李友全;韩安勤;;桑梓湖大白猪选育进展报告[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楼平儿;华坚青;钟土木;陈晓峰;金根炉;;新加系大白猪性能初步观测[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于灵芝;唐辉;王继英;武英;邹丽丽;姜运良;吴常信;李宁;;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大白猪的早期生长有关[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华;宋忠旭;李良华;彭先文;郭万正;梅书棋;;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亚婷;贾逸敏;潘士峰;赵茹茜;杨晓静;;ZAG在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脂代谢关系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邓振强;余丽明;;采用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大白猪高繁殖力专门化品系[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弘焱;苏玉虹;于百平;宋恒元;;猪抗病基因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性及免疫性状检测[A];东北养猪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0年

8 赵云翔;谈成;刘德武;郑银彩;吴珍芳;;大白猪生长及繁殖性状有效遗传标记的鉴定[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亚新;芦春莲;曹洪战;周汉华;;初配日龄对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A];“生泰尔”杯全国养猪技术征文大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生猪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杨晓静;陈杰;胥清富;韦习会;赵茹茜;;二花脸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和生肌调节因子基因的表达及其性别特点[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 王爱国 阎学军 宁海林 黄国英 牛爱东;法系大白猪选育总结[N];中国畜牧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张佳星 张琦 李丽云;华系大白猪诞生记[N];科技日报;2009年

3 北京市房山种猪场 曹利 王学祥 刘金兰;大白猪饲养管理[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4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鲁春刚 刘德贵 周海深;法系大白猪选育进展研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5 ;大约克(大白猪)[N];河南科技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闫雪静 本报通讯员  李黎 韩丽苹;顺义在二十八省市租地养猪[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贤;猪肾上腺和肝脏3β-HSD基因表达的品种和性别差异及其分子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蓝静;梅山—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张冬杰;猪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的转录、诱导转录及真核表达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周泉勇;大白猪和二花脸猪妊娠后期胎盘转录谱比较及印记基因鉴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发弟;生长轴激素在猪睾丸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睾酮分泌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6 邹华锋;仔猪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品种差异及其转录调控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冯小婷;梅山—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陈伟;莱芜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miRNA与mRNA转录组测序及特征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9 马小军;不同猪种免疫功能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10 刘丑生;动物肌肉生长调控因子基因和猪脂肪沉积调控基因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慧艳;无毛大白猪生物学特征与无毛性状遗传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陶文欢;大白猪采食行为与生长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薛玮玮;猪TAP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陈亚楠;PDK1、FoxO3和Akt3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生产性能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邓瑞强;SMPX和STARS基因在大白猪不同生长阶段背腰最长肌中表达差异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时超;杜洛克、长白、大白猪采食特性与生长性能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曹越;黑龙江省规模化猪场可繁母猪ESR与RYR1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8 蔡善智;二花脸和大白猪排卵前卵泡差异表达的miR-331~*的功能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9 胡闪耀;大白猪ESR、FSHβ、RBP4、LEF-1和PPARD基因多态性与重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10 盘道兴;不同猪种脂肪细胞分化因子的差异表达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57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57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