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荒漠草原 δ~(13)C值 放牧干扰 牛羊 毛和粪便
【摘要】: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内蒙古的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进行,主要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探讨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放牧牛羊粪便及毛发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特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所测定的35种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中,有32种均属于C3植物,剩余的3种属于C4植物,而且C3植物的δ13C值明显低于C4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6.60‰和-15.06‰。植物不同器官δ13C值的大小顺序为:δ13C根δ13C茎δ13C叶(克氏针茅和短花针茅除外)。2.7种植物的δ13C值在经历长期放牧干扰后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中6种C3植物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0.05),另一种C4植物无芒隐子草则没表现出显著性。而木地肤的δ13C值则呈现出增大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0-15cm深度范围内土壤的δ13C值显著受到放牧干扰的影响,其δ13C值呈现增大趋势,其中0-5cm的土壤层变化的幅度大于其他土层。3.尽管放牧家畜牛羊毛发和粪便的δ13C值与食物的δ13C值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比较放牧牛羊毛发和粪便与它们采食的植物的同位素值来推算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放牧牛羊的食性。
【关键词】:荒漠草原 δ~(13)C值 放牧干扰 牛羊 毛和粪便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3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7-8
- 1.2 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定义及表示方法8-9
- 1.3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9-13
- 1.3.1 稳定性碳同位素与植物光合类型途径9-10
- 1.3.2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10-11
- 1.3.3 在放牧过程中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的应用11-13
- 2 材料与方法13-17
- 2.1 实验区概况13
- 2.2 试验设计13-14
- 2.3 样品采集14
- 2.4 样品预处理14-15
- 2.5 样品测试15
- 2.6 数据处理15
- 2.7 仪器简介和技术路线15-17
- 3 结果17-26
- 3.1 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物种的δ~(13)C值及其光合类型17-20
- 3.2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20-21
- 3.3 放牧对主要植物δ~(13)C值的影响21-22
- 3.4 放牧对土壤δ~(13)C值的影响22-23
- 3.5 放牧牛羊粪便、毛发的δ~(13)C值与采食植物δ~(13)C值23-26
- 4 讨论26-31
- 4.1 35种主要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变化特征26
- 4.2 植物不同器官的δ~(13)C值26-27
- 4.3 放牧对主要植物δ~(13)C值的影响27-28
- 4.4 放牧对土壤δ~(13)C值的影响28-29
- 4.5 放牧牛羊粪便、毛发的δ~(13)C值与采食植物δ~(13)C值29-31
- 5 结论31-32
- 6 展望32-33
- 致谢33-34
- 参考文献34-39
- 作者简介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田英太郎;赵孔南;;植物中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J];原子能农业译丛;1984年01期
2 梁银丽,康绍忠,山仑;水分和氮磷水平对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3期
3 陈玲;王中良;;碳同位素在湿地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2年07期
4 李树华;许兴;张艳铃;景继海;朱林;雍立华;王娜;白海波;吕学莲;;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23期
5 李玉梅,刘东生;升温处理对植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的影响[J];岩矿测试;2005年01期
6 刘捷;;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鉴定农产品品质中的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7 刘海燕;李吉跃;;稳定性碳同位素在揭示环境变化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8 孙谷畴;赵平;蔡锡安;曾小平;刘晓静;饶兴权;王华;;马占相思叶片液汁碳同位素甄别率和水分利用效率[J];生态学杂志;2008年04期
9 陈世苹,白永飞,韩兴国;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5期
10 贾瑞霞;仝川;;碳同位素技术在湿地甲烷排放中的应用综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传明;;华南埃迪卡拉纪碳同位素变化的古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云怒;翁承文;侯建平;;碳同位素浓缩演示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3 T.Yamaguchi;A.Ozawa;M.Chiba;R.Kanungo;T.Kato;K.Katori;K.Morimoto;T.Ohnishi;T.Suda;Y.Yamaguchi;A.Yoshida;K.Yoshida;H.Toki;N.Nakajima;I.Tanihata;;丰中子碳同位素反应碎片纵向动量分布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李中平;李立武;陶明信;杜丽;曹春辉;王广;徐义;;特定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系统中的氧化反应装置的研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5 关平;王玉斌;;四川西部沉积物中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研究及其环境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廖永胜;李钜源;李祥臣;卫英杰;王宝山;曹智;陶军明;;生化模拟和高温合成模拟生成烃气的碳同位素分馏探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钜源;卫英杰;李祥臣;王宝山;曹智;;原油及岩石可溶有机质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的影响因素[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李海涛;吴沿友;;基于碳同位素分馏基础上的微藻碳汇能力估算[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曹长群;王伟;沈树忠;郑全锋;;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不同沉积相区的无机碳同位素表现和地质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把立强;李广友;;凝析油轻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及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通讯员 江其勤 把立强;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新方法问世[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华义;史前“蘑菇”高达6米以上,有科学家认为是树[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王文;地球正处于千年来飓风高发期[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记者 董映璧;地球3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顾钢;区分生态奶和普通奶有新法[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志强;地质卟啉碳同位素及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2 于志强;地质卟啉碳同位素及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3 帅燕华;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与地质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过去11.5ka以来的北疆阿勒泰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曹群;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及其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涂s,
本文编号:967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6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