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药理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丹参的药理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丹参的药理研究,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均具有广泛且复杂的药理作用,这些作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作者单位】: 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丹参 药理研究 疗效
【分类号】:R285
【正文快照】: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又名紫丹参,赤参,红根等。属于双子叶唇形科植物,干燥的根和根茎是其主要的药用部分。丹参在全国的大部分区域都有野生及栽培,但其主要的产地为山东、浙江、安徽、河南、陕西以及四川等省。丹参始载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且被列为上品。在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永刚,陈厚昌,蒋毅萍;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2年01期
2 姚展成;易善复加丹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观察[J];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19期
3 董静,罗桂林,苗维纳,刘绍唐;丹参对实验性肺纤维化小鼠病理变化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12期
4 赵国胜,杨会杰,左保华,周志咏;川芎嗪和丹参对大鼠心脏氧反常保护作用的比较[J];天津医药;1996年05期
5 马小干,时德;丹参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8期
6 吴山,盛延良,蒋志学,孙明;丹参对肺水肿大鼠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10期
7 许广大;赖少彤;邓兆滨;蒋俊明;;丹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肺损伤MMP-2 MMP-9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2期
8 唐中,周京国;丹参液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10期
9 刘平,胡义扬,刘成,徐列明,刘成海,孙克伟,胡德昌,尹有宽,周霞秋,万谟彬,蔡雄,张志清,叶军,唐宝璋,贺佳;扶正化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芳;吴符火;;中药抗炎治疗肺纤维化的综述[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武慧;冯一中;顾振纶;;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现状[J];国际呼吸杂志;2006年08期
3 张守亮,张江华,胡文霞,杨丽萍;中药软肺汤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4年11期
4 黄芬;丹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07期
5 吕志刚,白兆芝,张润顺;胃安泰胶囊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壁微循环的影响[J];河南中医;2005年08期
6 刘景艳,修清玉,张铁锋;中药对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2期
7 张敏州;杨广;江巍;;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张欣;辛洪涛;于静;李怀臣;白雪丽;黄琛;宋秀杰;;益气活血法对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12期
9 宋晓慧;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严广乐;苏式兵;;系统科学视角下中医药干预慢性疾病的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林;方家;刘中勇;;丹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药理研究进展[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平;;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平;;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旭光;虎金颗粒抗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张晓梅;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盛丽;水蛭抗肺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杨瑞雪;益肾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冷建春;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小结及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徐少华;芪丹颗粒剂对肺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表型及TGFβ-Smads通路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倪量;左心室重构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学评价及其相关中药的电生理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王博;芩丹胶囊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肖政;中医药治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廷坚;肝硬化中医证候及临床用药相关文献之计量学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顺;活血化瘀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徐万红;杭白菊对常见心脏疾病模型的干预性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李建军;大剂量MTX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损伤及川芎嗪干预作用观察[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胡根源;川芎嗪预处理对风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肌钙蛋白I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李云;复方丹参对鼠烫伤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6 于向阳;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及其诱发脓毒症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赵钢;化瘀祛痰法干预对食饵性动脉硬化家兔血清P选择素及PAI-1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8 靳文杰;制何首乌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9 黄修玲;疏肝养血、化瘀安神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罗玮敏;益肾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章森;丹参的临床药理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刘松,殷凯生,王祥,朱荣,刘立;丹参对内毒素性肺损伤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3 陶富盛,顾虎,曹世宏,王丹丹,施荣山,孙景军;纳洛酮和丹参合用对感染性休克兔的肺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年03期
4 吴山,盛延良,蒋志学,孙明;丹参对大鼠肺水肿时E-选择素变化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3期
5 向荣,王鼎年;过氧化脂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的改进[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0年03期
6 刘平,吴定中,刘成海,李风华,顾宏图,胡义扬,徐列明,刘成;扶正化瘀中药复方促进CCl_4大鼠肝纤维化逆转的配伍机理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刘成军,许峰,匡凤梧,党润,卢仲毅,王兴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高氧性肺损伤中的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10期
8 冯俊,李树生;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心肌肥大的机制[J];高血压杂志;2005年08期
9 王照华;梁黔生;郑智;;丹参酮对肥厚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6年06期
10 彭清华,朱志容,陈吉,李建超,李晓静;视网膜脱离复位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凌;李明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血降脂丸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4期
2 张子梅;苗明三;杨文胜;;水蔓菁的药理毒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探讨[J];中医学报;2011年06期
3 黄映;;中药复方现代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4 何春玲;钟全强;;逍遥散健脾补虚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1年31期
5 王春田;李然;李海波;;还少丹抗衰老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年04期
6 张林;王洪;;厚朴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7 李瑶瑶;;浅谈丹参的临床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2期
8 冯洁;杨秀伟;;白木香叶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15期
9 金萍;;红景天的研究现状[J];光明中医;2011年07期
10 周永军;靳静;;含丹参成分注射用中成药致水肿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方;关杨;;丹参酮的药效学研究进展及其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卫银;王会民;金硕果;黄梅;朱观祥;刘福友;祝彼得;;丹参酮Ⅱ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及对TNF-a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欣;张蓉;林治荣;余彦;杜俊蓉;;丹参酮抑制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的实验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秦英;杨君;于海;张冬梅;牛福玲;王硕仁;朱陵群;周春华;;丹参酮Ⅱ_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TGF-β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8年
5 曾慧明;戴永江;邓斌;;寻常性痤疮患者皮肤hBD-2的表达及丹参酮对其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欣;张蓉;林治荣;余彦;杜俊蓉;;丹参酮抑制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的实验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7 和凡;钟国平;赵立子;毕惠嫦;黄民;;丹参酮ⅡA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诱导作用[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邹慧龙;梁晓美;丁汀;;HPLC法测定复方红藤灌肠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戴居云;赵玲;方军;;丹芪益心帖中丹参酮Ⅱ_A的透皮吸收实验研究[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10 秦英;杨君;于海;张冬梅;牛福玲;王硕仁;朱陵群;周春华;;丹参酮Ⅱ_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TGF-β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书权;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让药理研究推动中药国际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李延斌;李学峰;抗真菌中药药理研究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李延斌;麦冬药理研究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程书权;枸杞多糖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郝继亭;山楂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青云;锁阳的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张骁;山药的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李延斌;冰片的药理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常怡勇;白术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桂凤;复方丹参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李钦;中药超分子技术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3 周U,
本文编号:981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8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