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和水分添加后沙质草地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变化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养分和水分添加后沙质草地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变化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以典型沙质草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养分和水分添加控制试验,研究了群落尺度上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养分和水分处理响应的差异。从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对养分和水分响应分异的角度揭示群落尺度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机理。结果显示:(1)单纯的氮素、磷素、水分添加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不明显,只有养分和水分交互作用才能显著增加群落生产力。氮素添加×冬季增雪、氮素添加×夏季增雨、磷素添加×夏季增雨处理使得群落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5.1%、107.9%、57.2%。(2)氮素添加×冬季增雪处理后群落生产力比磷素×冬季增雪处理高出86.7%,表明虽然水分添加提高了植物对氮素与磷素的利用效率,但水分添加后植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更高。(3)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不一致。总体而言,养分和水分添加对禾本科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最明显,对杂类草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单纯磷素添加明显降低了群落中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比对照低61.9%;冬季增雪、夏季增雨增加了群落中豆科植物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93.3%、220.5%;氮素添加×冬季增雪、氮素×夏季增雨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0.4%、91.6%。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沙质草地 生产力 养分添加 功能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352,31270752)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Y529891001) 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94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O7802)
【分类号】:S812
【正文快照】: 0引言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的积累量,生态系统某一时刻的生物量即此时此刻以前生态系统所累积下来的活的有机质总量。作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生物量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的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表征群落生产力的重要参数,也是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1]。目前植物学家从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任涛;朱凡;王少昆;;中国北方不同地带沙地封育草场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比较[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亚;陈芳;马全林;张德魁;刘有军;;沙地一年生植物五星蒿的构件特征研究[J];草业科学;2009年07期
2 韦兰英;上官周平;;黄土高原不同退耕年限坡地植物比叶面积与养分含量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3 蒋德明;周全来;阿拉木萨;唐毅;押田敏雄;;科尔沁沙地植被生产力对模拟增加降水和氮沉降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1年06期
4 钟章成;植物种群的繁殖对策[J];生态学杂志;1995年01期
5 王琪,徐程扬;氮磷对植物光合作用及碳分配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国钧,张荣,周立;植物功能多样性与功能群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2 赵丽娅;杨湛;陈红兵;李兆华;赵哈林;赵学勇;;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功能群组成与群落生产力关系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渤海鱼类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J];水产学报;2012年01期
4 张灵菲;张新中;张燕X;冶娜娜;傅华;江小雷;;鼢鼠土丘演替对植物功能群与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4年02期
5 鲍雅静;李政海;;基于能量属性的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探索——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群落为例[J];生态学报;2008年09期
6 董静;李艳晖;李根保;李耀迪;刘永定;宋立荣;;东江水系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J];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05期
7 何孝德;;海拔对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影响的研究[J];青海草业;2013年Z1期
8 道日娜;乌云娜;林璐;霍光伟;张庆昕;贾子金;;不同放牧梯度上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白永飞,陈佐忠;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的长期变异性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6期
10 王正文,邢福,祝廷成,李宪长;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物功能群组成及多样性特征对水淹干扰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凯;章守宇;;马鞍列岛岩礁生境中鱼类群落功能群[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党承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范静;陈伏生;周怀林;冯雪;裘利洪;;中亚热带次生混交林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可提取态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动态[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4 童春富;陆健健;;草坪无脊椎动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及其管理[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喻阳华;赤水河上游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群及其结构配置与调整对策[D];贵州大学;2015年
2 张志东;景观水平上的海南岛热带天然林功能群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3 杨利民;中国东北样带草原段关键种——羊草茎、叶显微结构的生态可塑性及群落功能群组成和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4 宋书群;黄、东海浮游植物功能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胡楠;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及其动态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霍元子;黄海浮游动物功能群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陈世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主要植物种、功能群和群落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8 毛培利;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光生态适应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谷保静;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国案例[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娜;退化草原土壤有机质对氮素添加和功能群去除的响应[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黄国佳;贵州高原红枫湖水库和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演替特征[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良羽;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与沉积物理化因子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旭华;晋南地区植被与环境关系分析[D];山西大学;2014年
5 孙丽;草原退化进程中植物能量功能群对水分资源梯度的响应[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杨晓慧;内蒙古三种草原不同退化阶段植物能量功能群动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7 范玉龙;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分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林璐;退化草原植物功能群和土壤性状的变化及碳截存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继勇;帽儿地区不同植物功能群叶片性状的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田红;高寒草甸植物—土壤对短期不同植物功能群丧失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8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8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