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多聚体形成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4:05

  本文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多聚体形成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猪圆环病毒(PCV) Rep 多聚化 复制率 海肾荧光素酶活性 解旋酶活性


【摘要】:猪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Circovirus),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其于20世纪70年代在培养的PK-15细胞中被发现,随后在加拿大大量爆发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猪体内检测到了PCV。后将具有致病性的PCV命名为PCV2,而将无致病力的PCV命名为PCV1。目前PCV2感染已经蔓延至世界各地养猪场,给世界各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对于PCV2复制相关蛋白Rep参与病毒滚环复制的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比如Rep蛋白是否以多聚体形式行使在滚环复制中的功能、Rep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性位点等许多关键性问题还未阐释清楚。因此探究Rep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以及解析Rep全长蛋白的空间结构能够为发现PCV Rep蛋白新的功能结构域、进一步阐释滚环复制机制从而开发针对PCV2高效疫苗和治疗新药物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推测Rep蛋白第107位半胱氨酸、第35位亮氨酸及第37位异亮氨酸可能对Rep蛋白二聚体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突变Rep蛋白第107位半胱氨酸、第35位亮氨酸以及第37位异亮氨酸在真核及原核表达系统中检测突变体对蛋白多聚化的影响,在PCV2复制子上验证突变对复制子复制率、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突变对蛋白解旋酶活性的影响,并尝试对Rep全长蛋白进行晶体的初步筛选。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PCV2 Re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以及融合标签的切除将扩增出的PCV2 Rep基因连接至pET28a-SUMO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诱导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成功纯化出SUMO-Rep融合蛋白。将纯化出的SUMO-Rep融合蛋白用SUMO蛋白酶于4℃条件切割2 h能够完全去除SUMO标签。(2)Rep全长蛋白及其突变体的多聚化检测成功构建pcDNA3.1-Rep、pcDNA3.1-Rep-C107A、pcDNA3.1-Rep-L35A-I37AC107A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293T细胞进行非还原SDS-PAGE,结果表明在非还原变性条件下真核表达的野生型及突变体蛋白均未见二聚体及更高聚体形式而仅见蛋白单体形式。将原核表达纯化后去除SUMO标签的野生型以及C107A、L35A-I37A-C107A突变体Rep蛋白用分子筛验证蛋白多聚化。结果表明PCV2 Rep全长蛋白C107A突变体的多聚化与野生型蛋白相似,而L35A-I37A-C107A突变体蛋白的多聚化受到影响。说明第107位半胱氨酸并不是Rep全长蛋白形成分子间二硫键从而形成多聚体的关键性位点,而第35位亮氨酸、第37位异亮氨酸参与了Rep全长蛋白间的相互作用。(3)基于Rep基因复制子突变体的构建以及复制子复制率、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根据本实验室构建PCV2复制子的流程,成功构建Rep基因C107A以及L35AI37A-C107A复制子突变体。将复制子突变体转染PK-15细胞后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复制子复制率,用Renilla Luciferase Assay System试剂盒检测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C107A突变体复制子的复制率及海肾荧光素酶活性较野生型复制子高,而L35A-I37A-C107A突变体复制子复制率及海肾荧光素酶活性较野生型严重降低,与非复制子的复制率及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相当。(4)Rep全长蛋白突变体解旋酶活性的检测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Rep全长蛋白及其突变体解旋酶活性。结果表明C107A突变体蛋白以及L35A-I37A-C107A突变体蛋白的解旋酶活性与野生型Rep蛋白的解旋酶活性相比并无明显差异。(5)PCV2 Rep全长蛋白晶体的初步筛选将切除SUMO标签的Rep蛋白通过分子筛进一步纯化并浓缩后,采用座滴扩散的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5个晶体筛选试剂盒共480种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但遗憾的是经过尝试各种条件仍无法生长出蛋白晶体。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PCV) Rep 多聚化 复制率 海肾荧光素酶活性 解旋酶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5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11-12
  • 第1章 文献综述12-22
  • 1.1 猪圆环病毒概述12-14
  • 1.2 猪圆环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14-15
  • 1.3 猪圆环病毒的转录产物15
  • 1.4 猪圆环病毒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RF)15-19
  • 1.5 滚环复制过程机制19-20
  • 1.6 其他病毒Rep蛋白多聚体研究进展20-22
  •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22-23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3-43
  • 3.1 实验材料23-27
  • 3.1.1 菌种、质粒和细胞23
  •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盒)23-24
  • 3.1.3 主要培养基及抗生素和诱导剂的配制24
  • 3.1.4 缓冲液24-26
  • 3.1.4.1 50×TAE缓冲液24
  • 3.1.4.2 0.8%琼脂糖凝胶24
  • 3.1.4.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24-25
  • 3.1.4.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缓冲液25
  • 3.1.4.5 蛋白纯化缓冲液及其他相关缓冲液25-26
  • 3.1.4.6 Western-blot缓冲液的配制26
  • 3.1.4.7 解旋反应相关缓冲液的配制26
  • 3.1.5 引物设计26-27
  • 3.1.6 荧光底物27
  • 3.2 实验方法27-43
  • 3.2.1 目的基因的扩增27
  • 3.2.2 目的片段的回收27-28
  • 3.2.3 目的片段的连接28
  • 3.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28-29
  • 3.2.5 连接产物的转化29
  • 3.2.6 质粒的提取与酶切鉴定29-32
  • 3.2.6.1 质粒的少量提取29-30
  • 3.2.6.2 质粒的大量提取30-32
  • 3.2.6.3 质粒的酶切鉴定32
  • 3.2.7 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32-33
  • 3.2.7.1 质粒的双酶切与回收32
  • 3.2.7.2 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的连接与转化32-33
  • 3.2.7.3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酶切鉴定33
  • 3.2.7.4 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33
  • 3.2.8 重组菌的表达与鉴定33-36
  • 3.2.8.1 重组蛋白在E.coli中可溶性表达33-34
  • 3.2.8.2 SDS-PAGE检测34
  • 3.2.8.3 Western blot鉴定34-35
  • 3.2.8.4 重组蛋白的表达35
  • 3.2.8.5 可溶性蛋白的纯化及鉴定35-36
  • 3.2.9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36-37
  • 3.2.10 利用凝胶过滤层析(分子筛)纯化蛋白质37-38
  • 3.2.11 Rep蛋白解旋酶活性的测定38
  • 3.2.12 细胞的复苏、传代、冻存38-39
  • 3.2.12.1 细胞的复苏38
  • 3.2.12.2 细胞的传代38-39
  • 3.2.12.3 细胞的冻存39
  • 3.2.13 细胞转染39
  • 3.2.14 海肾荧光素酶活性检测39-40
  • 3.2.15 细胞总DNA的提取40-41
  • 3.2.16 荧光定量PCR41
  • 3.2.17 间接免疫荧光(IFA)41-42
  • 3.2.18 蛋白质结晶条件的筛选42-43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43-61
  • 4.1 PCV2 Rep基因的扩增43
  • 4.2 重组质粒pET28a-SUMO-Rep的双酶切鉴定43-44
  • 4.3 SUMO-Rep融合蛋白的纯化及Western blot验证44-45
  • 4.4 SUMO-Rep融合蛋白SUMO标签的去除及Rep蛋白的纯化45-47
  • 4.5 Rep蛋白突变体对蛋白多聚化的影响47-52
  • 4.5.1 Rep突变体真核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47-49
  • 4.5.2 Rep蛋白突变体在真核细胞中对蛋白多聚化的影响49-50
  • 4.5.3 Rep蛋白突变体对原核表达的蛋白多聚化的影响50-52
  • 4.6 Rep突变体对复制子复制的影响52-58
  • 4.6.1 PCV2复制子突变体的构建52-57
  • 4.6.1.1 含有 2A序列的Rep基因突变体的构建52-54
  • 4.6.1.2 pcDNA3.1-Rluc-Rep突变体质粒的构建54-55
  • 4.6.1.3 ori-PCMV-Rluc-Rep突变体片段的扩增55-56
  • 4.6.1.4 pT-ori-ORF1复制子突变体的构建56-57
  • 4.6.2 Rep突变体对复制子复制率的影响57-58
  • 4.6.3 Rep突变体对复制子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58
  • 4.7 Rep突变体对蛋白解旋酶活性的影响58-60
  • 4.8 Rep蛋白晶体的初步筛选60-61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61-64
  • 5.1 讨论61-63
  • 5.2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振华,尹燕博,沈广;猪圆环病毒:一种新发现的病原[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年S1期

2 王丽荣;;猪圆环病毒的病原学与诊断[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3 孙艳明;赵德明;;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07期

4 IGORMOROZOV,李凯年;猪圆环病毒及临床意义[J];国外畜牧科技;1999年05期

5 冯卫;陈沫;杨晓容;聂克艳;陈静;姜萍;杨林;刘海;颜艳;王海;;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猪圆环病毒的研究现状[J];农技服务;2013年12期

6 王志军;郭慧娟;李秀丽;董树仁;鄢明华;;猪圆环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4年08期

7 ;兽药新产品——猪圆环病毒疫苗[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8期

8 段丽丽,文心田,曹三杰,马晓平;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6期

9 丁昌春;郑新勇;杨世兴;;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6年08期

10 王慧杰;乔宏兴;;猪圆环病毒河南株的分离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方;安春霞;刘光辉;闫若潜;吴志明;;猪圆环病毒1、2型多重PCR诊断方法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冯丽丽;张改平;张丽萍;朱礼倩;李娇;杨苏珍;席俊;;猪圆环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立平;刘长明;危艳武;陆月华;郭龙军;温士刚;武嘉男;吴洪丽;;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中和抗体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程荣华;刘云志;孙健;呼延含蓉;赵欣;邵洪泽;张丽媛;杨金生;;浅谈猪圆环病毒研究现况[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鑫;叶贺佳;李敏;仇微红;孙招金;梁昭平;;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郎洪武;赵德明;王力;张广川;程君生;宋立;;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郎洪武;赵德明;王力;张广川;程君生;宋立;;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芦银华;谈国蕾;陈德胜;陈溥言;;猪圆环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万遂如;;猪圆环病毒感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万遂如;;猪圆环病毒感染的防治[A];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临城县畜牧办公室 张荣连;猪圆环病毒与肺炎混感的诊治[N];河北科技报;2014年

2 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 俞正玉 林继煌;猪圆环病毒感染[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3 李凯年 译;日本韩国发现猪圆环病毒感染[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4 记者 尹江勇;“猪圆环病毒疫苗”技术实现国产化[N];河南日报;2010年

5 张晓鹏 记者 李丽云;国内首创“猪圆环病毒新一代疫苗”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孟山 李松战;猪圆环病毒疫苗在洛研制成功[N];洛阳日报;2010年

7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闻亚丽;“猪圆环病毒”疫苗批准上市[N];科技日报;2010年

8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 杨立帆;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感怎么办[N];河北科技报;2014年

9 张晓鹏;“猪圆环病毒疫苗”全国推广[N];农民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马焱 郑世孝;科技创新,走在富民强国的路上[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莹珊;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诱导PK-15细胞内质网应激与凋亡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时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糖基化位点突变对病毒复制能力和致病性的影响及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芦银华;华东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性核酸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4 司兴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曲连东;猪圆环病毒2型地方株的分离鉴定和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华利忠;猪圆环病毒2型诱导仔猪淋巴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温立斌;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董林;猪圆环病毒2型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9 朱善元;江苏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及其免疫接种试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潘群兴;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分子诊断与防制的相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冬杰;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鼻支原体共感染协同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李丽;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表达及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1年

3 侯成才;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复合水佐剂的研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陈福旺;猪瘟病毒感染报告细胞系和猪圆环病毒2型敏感细胞系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6年

5 陈灵艳;猪圆环病毒衣壳蛋白ORF2的原核表达系统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6 张广芳;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胡瑞丽;基于LAMP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杜文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刘杏;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进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0 吕阳;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多聚体形成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9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9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