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对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06 06:31

  本文选题:窒息 切入点:肝功能 出处:《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前白蛋白(PAB)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于鉴别轻、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肝损害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窒息新生儿,依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和重度窒息组,对不同窒息程度早产儿(84例)、足月儿(101例)的PAB、RBP、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进行比较,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与轻度窒息组比较,重度窒息组早产儿的谷草转氨酶较高,PAB、RBP较低(P0.05);重度窒息组足月儿的PAB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早产儿重度窒息组的PAB,足月儿轻度窒息组的AST、PAB和重度窒息组的PAB均明显好转(P0.05)。ROC曲线显示,前白蛋白对于窒息足月儿、早产儿肝功能损害评价均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前白蛋白可作为评价新生儿窒息肝损害的指标,并可以用于判断窒息程度的不同。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realbumin (PAB)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damage in neonates with mild and severe asphyxia. Methods 185 cases of asphyxia neonat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mild and severe asphyxia groups according to Apgar score. The results of ROC curve analysis were compared among 84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asphyxia and 101 cases of term infants (P < 0.05),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ild asphyxia group. The levels of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in severe asphyxi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evere asphyxia group, and the PAB of term infants in severe asphyxi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PAB of severe asphyxia group, mild asphyxia group and severe asphyx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prealbumin can be used as an index to evaluate the liver damage of neonatal asphyxia and to judge the degree of asphyxia.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
【分类号】:R7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学颖,徐琪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分子生物学[J];生理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2 陈小莉;视黄醇结合蛋白研究与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年01期

3 陈小莉,蔡东联;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年01期

4 侯巍,杨述红,宣萍;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2年05期

5 郑红;李旭东;徐娟;;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09期

6 彭金云;赵汉民;;视黄醇结合蛋白分析进展[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许菊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0期

8 杨晓梅;高建;陈丽;员静;;视黄醇结合蛋白临床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01期

9 陆建刚;井苗苗;曹东;;小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3期

10 邓荣春;施桥发;;视黄醇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云霞;孙玉秀;汪凌云;秦宜德;陈利春;;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克隆、表达和纯化及初步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刘姝;李强;刘锴;刘滨菘;韩玉冰;张巾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俞梦越;高润霖;植田初江;羽尾裕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肌纤维母细胞中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1表达[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4 佟敬敏;李新征;康云平;孙宝云;;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妊娠妇女营养判断指标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滨菘;李强;王薇;郭琳;王晶;刘姝;张巾超;;视黄醇结合蛋白4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中华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年会暨2012年复旦大学脂肪肝与代谢紊乱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邱丽;于峰;;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袁博寒;;血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在慢性肾脏病中的意义[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瞿平;王蓉;李廷玉;;重庆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吴海娅;贾伟平;魏丽;陆俊茜;包玉倩;项坤三;;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叶爱玲;张红;彭依群;廖二元;;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骨代谢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视黄醇结合蛋白4、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孟夏;团头鲂视黄醇结合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杜惠;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熊琰;视黄醇结合蛋白抗体免疫胶乳的制备及其在临床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殷俏;视黄醇结合蛋白4、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D];承德医学院;2016年

6 罗敏;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单抗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钟慧;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8 柳光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张玺;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10 张慧;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3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573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