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早产儿脑病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3 16:29

  本文选题:早产儿脑病 + 磁共振影像学 ; 参考:《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21期


【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脑病的磁共振(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早产儿脑病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早产无脑病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早产儿脑病患儿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结果:经头颅MR检查,对照组36例早产儿结果正常,观察组36例患儿中,单纯的早产儿脑病患儿占91.7%,其他类型的脑损伤患儿占8.33%。早产儿脑病发病以非囊性为主占77.8%,囊性病例占13.9%,脑室周围白质存在损伤患儿占41.7%,脑叶白质发生病变患儿占58.3%。导致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阴道助产、用氧时间、多胎之大、体重、真菌败血症,与早产正常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脑病患儿实施MR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因,找出危险因素,便于患儿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RI findings and risk factors of preterm infant encephalopath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36 preterm infants with encephalopathy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36 children without encephalopathy as control group. The MRI findings and risk factors of preterm infants with encephalopathy were studi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ranial Mr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of 36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rm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1.7 cases were simple encephalopathy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8.33% were children with other types of brain injury. The incidence of encephalopathy in preterm infants was mainly non-cystic (77.8%), cystic cases (13.9%),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injury (41.7%) and lobar white matter (58.3%). The risk factors were vaginal delivery, oxygen use time, the size of multiple births, body weight, fungal septicemia, compared with preterm normal infa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Mr imaging examination of preterm infants with encephalopathy can identify the etiology, find out the risk factors, and facilitate the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encephalopathy.
【作者单位】: 昆明市儿童医院;
【分类号】:R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志恒;孙轶;陈超;;早产儿脑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10期

2 李伟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的诊断特点及应用进展[J];吉林医学;2011年25期

3 周丛乐;;深入认识早产儿脑病[J];临床儿科杂志;2015年03期

4 刘义康;余红胜;吉六舟;;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丽萍;任榕娜;朱少波;庄红梅;黄仲玲;杨鸿;;绒毛膜羊膜炎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09期

2 徐发林;段佳佳;张彦华;张晓丽;郭佳佳;;机械通气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临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11期

3 刘云峰;童笑梅;周丛乐;张丹丹;朴梅花;李在玲;;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程度与早期脑电生理变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05期

4 宋丽丽;黄志恒;裴益玲;陈超;;围产期反复感染对未成熟鼠脑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12期

5 孙燕;张婷婷;陈萍;;家庭早期健康教育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年01期

6 姚荣芳;;小儿脑性瘫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安徽医药;2015年07期

7 杨柳青;陈晓;杨明;;宫内感染致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2年08期

8 孟淑英;张玉;孟伟玲;唐成和;常晓;石计朋;;缺氧缺血对3日龄大鼠脑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14期

9 刘汉楚;邵剑波;曾凌空;何正慧;方成志;熊萍;黄砚屏;王巧玲;吴春英;;延长使用布洛芬预防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14期

10 许全梅;熊曼;胡勇;裘刚;杨毅;;缺氧缺血未成熟新生鼠脑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化障碍致脑白质损伤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可;早产儿脑病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2 张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大鼠脑组织TLR4表达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D];新乡医学院;2012年

3 王淑霞;3.0T MRI、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在早产儿脑病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邓诗桦;活化蛋白C在宫内炎性暴露后脑白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柳青;地塞米松干预宫内感染致新生鼠脑白质损伤TNF-a及Nogo-A的表达变化[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6 瞿色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UCH-L1蛋白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7 蒋艳纯;头颅B超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杨琳;EPO对宫内感染脑白质损伤早产大鼠脑组织CD68、GFAP水平和神经行为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4年

9 李婷;EPO对宫内感染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MBP、CD68表达的影响及神经行为学观察[D];青岛大学;2014年

10 安蕊;早产儿脑损伤外周血NK细胞与T细胞亚群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少平;宋淮;周立强;张银;;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2期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2期

3 崔凤,叶滨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诊断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3年03期

4 张海波;付传明;赵云;陈伦刚;徐霖;王开华;;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动态变化与临床对比[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年03期

5 孙先军,高景桃,李澄,汤小明;新生儿透明中隔腔52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1994年02期

6 李建明;徐文彪;陈星;罗源利;刘鸿圣;黄赛威;周宁;;不同重建函数核对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准确性的影响[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6期

7 赫羽;赵立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8 陈惠金;;美国神经学会新生儿神经影像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9 朱世军;张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场MRI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年02期

10 郝国祥;;CT测量透明隔腔宽度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进湖;戴建平;李少武;马军;艾林;秦海强;李鑫;孙辉;;脊髓原发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影像特征及相关文献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9期

2 戴建平,傅冬,高培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MR影像诊断(摘要)[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年S1期

3 余田;潘爱珍;陈涛;;罕见跖趾软骨黏液样纤维瘤X线及MR影像学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年02期

4 史天亮;刘勇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与MR影像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年03期

5 高培毅,林燕;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MR影像诊断(附三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01期

6 韩仰同,戴建平,何雁,李少武,刘凤英;丘脑和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年02期

7 张成周;王萍;陈亮;曹新山;郭兰田;王静;刘泉源;董艳军;;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影像分析[J];磁共振成像;2013年05期

8 李玉亮,张凯;不同组织类型腮腺肿瘤的MR影像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5年05期

9 余建国;良性与恶性骨肿瘤伴水肿的MR影像[J];现代医用影像学;1995年02期

10 江波,孟悛非,陈应明,罗柏宁,陈美霞,邹文星,黄权;颅底脊索瘤的MR影像研究(论动态增强扫描的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勇;汤光宇;李伟;姚冀平;赵文荣;李彭;;MR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张可;肖密黎;李志华;陈超;;早产儿脑病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3 张可;肖密黎;李志华;陈超;;早产儿脑病的MR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冀萍;NGF/VEGF基因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及MR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堂;MR影像学对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术后评估[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舒锦尔;颅内脂肪瘤MR影像表现[D];浙江大学;2005年

3 徐冉;15例肝脏少血供结节的CT和MR影像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9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839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