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在儿童克罗恩病的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5 00:58
【摘要】:背景:儿童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作为一种消化道慢性疾病,不仅可引起腹痛、便血、腹泻等症状,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长发育,该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升高,但暂无治愈的方法,目前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改善症状、恢复生长发育,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肠内营养以及英夫利昔单抗在CD治疗中的疗效,但其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近年来联合治疗的方法逐渐适用于临床。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联合英夫利昔单抗(IFX)在儿童克罗恩病(CD)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是否优于单药。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诊断处于中重度活动期的C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肠内营养分为联合肠内营养组和单用药物组,患儿均在确诊后第0周、第2周、第6周输注IFX诱导治疗,剂量为每次5mg·kg-1,随后每8周前来医院输注1次进行维持治疗,剂量仍为5mg·kg-1。联合肠内营养组选用特殊配方奶粉进行肠内营养,单用药物组为少渣饮食。在第0周、第2周、第6周、第14周、第22周、第30周、第38周、第46周、第54周随访1年,监测血红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白蛋白,计算体重别年龄Z评分和身高别年龄Z评分,评估PCDAI、黏膜SES-CD评分,详细记录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变范围、病变行为、治疗前PCDAI评分、CRP、ESR、HB、ALB、HCT,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CRP、ESR在第6周、第14周、第22周、第46周及第54周,两组之间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其余时间点差异不大。在第38周、第46周、第54周治疗后,两组HB、HCT、ALB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体重别年龄Z评分、身高别年龄Z评分在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经治疗后,体重、身高均有增长,两组体重比较Ρ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PCDAI评分在第38周起两组开始出现显著差异,并从第46周开始联合营养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联合肠内营养组的黏膜愈合率为70%,而单用药物组为18.2%。安全性方面,21例患儿共4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联合肠内营养组,3例为单用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1、在初始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EN联合IFX治疗比单药治疗能更快的使CD患儿达到临床缓解,在维持治疗中,明显优于IFX单药治疗。2、EN联合IFX治疗儿童CD能明显促进内镜下黏膜愈合,并改善患儿的营养。
【图文】:
11图 3.1 两组克罗恩病患者各时间节点炎性指标的比较3.2.2 营养指标的比较在本项研究中,营养指标由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压积(HCT)表示。在治疗前,联合肠内营养组和单用药物组,各营养指标(HB、ALB、HCT)分别为:105.30±12.48、34.15±2.52、34.29±4.74 和 103.45±19.62、33.71±3.70、33.20±4.4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的各时间节点数据中显示,在第 2 周、第 6 周、第 14 周、第 22 周、第 30 周,两组的 HB、ALB、HCT 与治疗前相比,均上升明显,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同一时间节点相比较,数值相差不大,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前期的治疗过程中,,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营养的改善情况与单用药物治疗相似。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各时间点 HB、ALB、HCT 值如下:第 38 周(130.40±14.39、43.16±4.39、42.81±3.36 和 105.64±15.75、38.86±4.69、36.89±4.65)、第 46 周(127.30±14.74、43.23±3.91、39.73±3.17 和105.82±14.23、36.36±5.20、35.84±3.06)、第 54 周(127.00±16.51、41.94±5.89、41.98±4.16 和 108.45±20.16、34.29±5.55、36.17±4.77),两组营养指标相比,单用药物组明显低于联合营养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提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更能够维持改善 CD 患者的营养状况(详见图 3.2,附表 3.3、3.4、3.5)。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7
本文编号:2599143
【图文】:
11图 3.1 两组克罗恩病患者各时间节点炎性指标的比较3.2.2 营养指标的比较在本项研究中,营养指标由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压积(HCT)表示。在治疗前,联合肠内营养组和单用药物组,各营养指标(HB、ALB、HCT)分别为:105.30±12.48、34.15±2.52、34.29±4.74 和 103.45±19.62、33.71±3.70、33.20±4.4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的各时间节点数据中显示,在第 2 周、第 6 周、第 14 周、第 22 周、第 30 周,两组的 HB、ALB、HCT 与治疗前相比,均上升明显,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同一时间节点相比较,数值相差不大,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前期的治疗过程中,,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营养的改善情况与单用药物治疗相似。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各时间点 HB、ALB、HCT 值如下:第 38 周(130.40±14.39、43.16±4.39、42.81±3.36 和 105.64±15.75、38.86±4.69、36.89±4.65)、第 46 周(127.30±14.74、43.23±3.91、39.73±3.17 和105.82±14.23、36.36±5.20、35.84±3.06)、第 54 周(127.00±16.51、41.94±5.89、41.98±4.16 和 108.45±20.16、34.29±5.55、36.17±4.77),两组营养指标相比,单用药物组明显低于联合营养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提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更能够维持改善 CD 患者的营养状况(详见图 3.2,附表 3.3、3.4、3.5)。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红梅;游洁玉;;肠内营养疗法在克罗恩病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年04期
2 杨文静;刘占举;;肠道菌群失衡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2015年11期
3 游洁玉;张文婷;;儿童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与营养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年19期
4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胃肠病学;2012年12期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消化学组儿童炎症性肠病协作组;陈洁;许春娣;黄志华;龚四堂;董永绥;董梅;孙梅;叶礼燕;黄永坤;王宝西;王琳琳;徐樨巍;江米足;杨文澜;朱朝敏;游洁玉;武庆斌;蒋丽蓉;李在玲;邵彩虹;黄瑛;张艳玲;徐晓华;刘凤林;毛萌;;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59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5991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