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孕妇血清中抗A(B) IgG亚类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0:27
【摘要】: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 IgG 通过胎盘引起的一种免疫溶血性疾病。多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常致早期流产,轻者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重者致胎儿死亡,新生儿可发生核黄疸,出现运动障碍和智力发育不全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压力。目前已发现人类有 26 个血型系统,400 多个血型抗原。虽然有多个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但是以 ABO 血型不合、Rh 血型不合引起的最为多见,其它血型系统引起的较少见。在我国汉族人群 Rh(-)仅占 0.24%,少数民族 Rh(-)占人群比例 5%以上,大大低于白种人的 15%,因此,Rh血型不合引起的 HDN 相对 ABO 血型不合较为少见。ABO 血型不合的妊娠比例为 20%—25%,其中发病的占 10%,最为常见的母亲为 O 型,胎儿为 A 型或 B 型,第一胎即可发病。目前临床上对 ABO 新生儿溶血病预报的常用方法是检测 O 型孕妇体内的抗 A(B)IgG 的效价。这种方法可用于孕妇在怀孕早期的弱抗体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但其局限性在于实验须在标准化条件下进行,且检测出来的抗体效价与HDN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仍然欠缺。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已知孕妇血清中 IgG 抗 A(B)效价和其新生儿是否发生 HDN 的基础上,来探讨孕妇血清中抗 A(B)IgG 亚类与 HDN 之间的关系。希望所获得的结果能够弥补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 O 型孕妇体内的抗 A(B)IgG 的效价来预报 ABO 血型不合 HDN 的方法的不足,并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预报 ABO 血型不合 HDN 的方法。 收集 2003 年 10 月~2004 年 10 月,在大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型室进行检查的 45 例夫妇血型不合 O 型 RhD(+)孕妇及与孕妇标本相应的新生儿标本。其中孕妇的年龄在 23~30 岁之间,孕龄为 28~36W,且身体健康,无妊娠期营养不良、妊娠异常及并发症;新生儿标本为足月生产且排除其它异常的患儿出生后 48h 内送检血样。 通过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检测 O 型 RhD(+)孕妇体内的 IgG 抗 A(B)的效价。在检测的 45 例孕妇中效价≥64 的有 41 例,其中 HDN(+)的有 19 例,HDN(-)的有 22 例;效价64 的有 4 例,其中 HDN(+)的有 1 例,HDN(-)的有 3 例。在高效价(≥256)的 19 例孕妇中 HDN(+)的有 12 例,HDN(-)的有 7 例。 将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的 IgG 抗 A(B)用吸收试验,吸附在红细胞上,然后采用洋地黄皂苷-酸洗脱法,制成人源 IgG 抗 A(B)。获得的IgG 抗 A(B)进行 IAT 检测,效价结果与吸收前相差不超过一个稀释度。 用 ELISA 方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抗 A(B) IgG,发现:45 例新生儿标本中,HDN(+)组:IgG1 的平均含量(%)为 94.64±3.34,IgG2为 0.69±0.22,IgG3 为 4.56±3.31,IgG4 为 0.12±0.02;HDN(-)组:IgG1 为 94.95±0.96,IgG2 为 1.90±0.33,IgG3 为 2.15±0.78,IgG4为 1.01±0.16。只在两例严重的 HDN 中,分别为 IgG1 占 35.2%,IgG3占 63.56%和 IgG1 占 77.31%,IgG3 占 20.1%。IgG1 的浓度在 HDN(+)组和 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三种亚类在两组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在 45 例 O 型 RhD(+)孕妇血清中 IgG1、IgG2 的含量较高,IgG3、IgG4 的含量较低。其中 IgG1 的含量在 HDN(+)组和 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三种亚类在两组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对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抗 A(B)IgG 亚类进行 Spearman 相关检验,发现IgG1、IgG3、IgG4 在两组之间有相关性,而 IgG2 在两组间无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722.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雪芹;范金元;李玉华;宋剑玲;李宏;岳爱玲;再那甫;张永红;;哈密地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及检测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2605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05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