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高氧吸入并机械通气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29 02:11
【摘要】: 前言 随着通气策略的改变、产前糖皮质激素及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s,BPD)仍然存在,BPD是一种慢性肺疾病(Chroniclung disease,CLD),通常发生在患透明膜病、接受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目前多数人主张采用BPD命名,认为此命名可清楚的区分多种原因导致的CLD。早产儿BPD定义为生后28天或纠正胎龄(胎龄+日龄)36周仍需吸氧者,此定义更能准确地预测肺的预后。BPD临床表现主要为患儿依赖吸氧,在原发病基本改善后仍需要机械通气和吸氧,反复发生不易控制的肺部感染,呼吸困难明显,易发生CO_2蓄积和低氧血症,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部分患儿并发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重者多于生后一年内死于呼吸衰竭。存活儿也因肺功能障碍需长期(数月~数年)依赖氧气或呼吸机治疗,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无有效的干预措施,因此探讨高氧机械通气致BPD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当今新生儿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根据病理学特点BPD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病变,一是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传统BPD”,表现为肺组织内白细胞浸润、肺气肿、肺不张以及肺纤维化改变;二是肺发育阻滞为主要表现的“新型BPD”,表现为肺泡隔形成减少、微血管发育障碍、肺泡上皮增殖受抑制等。研究表明,氧自由基衍生物、炎症反应、机械通气能够损伤肺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表面活性物质功能,抑制出生后肺泡、小呼吸道和小血管的发育,从而影响肺的成熟。炎症和氧自由基产物均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而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是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由气压伤、容积伤、不张伤及生物伤诱发肺损伤,随后发生BPD。 肺发育由刺激和抑制因素之间的平衡引起,二个关键的调节器是糖皮质激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近年来随着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_1,TGF-β_1)的深入研究,它在肺泡损伤、肺微血管发育受阻中的作用倍受关注。TGF-β_1是调节肺发育、细胞分裂、细胞外基质重建、呼吸道重建和调控炎症的主要调控器,这些作用共同促进BPD的发生,它参与肺损伤和修复相反两方面的机制,即它诱导了凋亡、感染、纤维化和肺泡重塑。它和其他细胞因子相互影响,对肺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随着人们对细胞凋亡在肺损伤机制中作用的关注,线粒体凋亡途径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凋亡及其他形式的细胞死亡途径中,线粒体通路是一个关键性步骤,在多种死亡模型中细胞色素C(Ccytochrome C,Cytc)从线粒体释放至胞质是引发凋亡的关键步奏。研究证实,肺组织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探索早产儿BPD发生、发展中肺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规律及调控机制,不仅可以完善肺泡发育障碍的发生机制,并可寻求新的干预措施。 本实验利用新生兔BPD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lavage fluid,BALF)白细胞计数、肺泡、肺微血管改变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的演变过程,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action,RT-PCR)及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 mediated X-dUTPnick end labeling,TUNEL)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_1、Cyt c的蛋白及mRNA的动态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以探讨①高氧吸入并机械通气致BPD新生兔肺损伤的影响;②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肺损伤机制中的双重作用;③线粒体/细胞色素C凋亡途径在肺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实验材料及方法 1动物模型 日龄3~5天的新生新西兰兔96只,体质量为58.4±9.9 g。随机取24只为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空气吸入,未上呼吸机。余72只在西门子900C呼吸机上进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定压模式),吸氧浓度为900 ml/L,随机分配在高吸气峰压(HPIP=2.45 kPa)、中吸气峰压(MPIP=1.77 kPa)、低吸气峰压(LPIP=0.98 kPa)三组,每组24只,呼吸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pressure,PEEP)均为0.294kPa、呼吸频率均为50次/min、吸气时间均为0.33s。 2标本采集和实验方法 每组动物分别于通气开始后的1、3、6小时(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切断颈总动脉放血处死动物,正常对照组也在相同时间点同样处死,行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用BALF作白细胞计数,中性分叶核细胞计数。取右肺中叶组织,RT—PCR检测肺组织TGF-β_1、Cyt C mRNA的表达。右肺下叶用来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GF-β_1、CytC蛋白的表达,同时光镜、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及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 结果 1.高氧并机械通气对新生兔一般状态的影响 正常新生兔精神好,活动好,反应灵敏,呼吸平稳,无发绀,肤色红润。通气新生兔撤机后精神差,反应差,肢体活动少,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以低压6h组明显,其次是高压6h组,中压1h组症状最轻。 2.各组新生兔肺BALF白细胞计数、中性分叶核细胞计数的变化 随着通气的进行,HPIP时肺组织反应较强,BALF中白细胞计数呈增加趋势,6h最为明显,均数最大,其次为LPIP,MPIP 3h到6h呈下降趋势,HPIP中性分叶核细胞计数3h最高,LPIP 6h明显增高,结合病理切片肺微血管变化和肺纤维增生观察结果,考虑高氧机械通气致炎症反应可能是肺微血管损伤的一个始动环节,由此导致的毛细血管闭塞是肺微血管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也始于炎症反应最显著阶段。 3.病理结果 光镜观察:正常新生兔肺泡形态较规则,大小较一致,肺泡间隔无增厚。通气新生兔早期微血管发生炎性反应,随时间延长,微血管炎性反应加重,血管腔被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坏死的内皮细胞堵塞,间质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其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呈增生改变,最后产生大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闭塞,致使气血屏障增厚,3h时肺泡腔稍扩大,肺泡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6h时减少更明显,肺泡腔变狭长,甚至出现肺泡分隔增宽,肺间质细胞增多,毛细血管闭塞,以高压力组明显,低压组次之,低压力组以肺泡大小不均和萎陷、肺叶内局部肺不张、透明膜形成较明显。 电镜观察:正常新生兔肺微血管较丰富,血管内皮结构完整,基底膜连续,血气屏障结构清晰,可见细胞连接。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结构完整。通气组1h血管扩张,肺泡腔内有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肺间质内可见多形核白细胞浸润。6h时毛细血管明显减少,血管基底膜增厚,部分血管腔被炎细胞堵塞,肺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增多,胶原纤维增生,肺泡腔变窄长,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板层小体破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向Ⅰ型转化及坏死。上述改变以高压组及低压组明显,中压组变化稍小,且低压组肺泡腔受压,变窄长,毛细血管闭塞较明显。线粒体形态的动态变化与细胞凋亡同一时相。 4.肺组织TGF-β_1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通气肺组织中TGF-β_1 mRNA 1h增加,3h达高峰,高吸气峰压组水平最高,与其它组比较有意义,P<0.05。TGF-β_1蛋白表达3h增加,6h达高峰,高吸气峰压组最显著,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蛋白表达高峰稍迟于基因表达,TGF-β_1蛋白表达灰度值(该值越低,表达越强)与WBC呈负相关,r=-0.612,P=0.000,说明TGF-β_1蛋白表达与WBC呈正相关关系。 5.肺组织Cyt C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随通气时间延长,肺组织Cytc mRNA表达增加及释放增加,以高吸气峰压细胞牵张伤所致表达最显著,随时间延长低吸气峰压不张伤致CytcmRNA表达增高及Cytc释放增加最明显。Cytc蛋白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747,P=0.000。与WBC呈正相关,r=0.628,P=0.000。 结论 1.未成熟肺高氧机械通气后出现肺泡分隔及数目减少、肺泡化程度减低、毛细血管减少到闭塞、肺纤维化的特点,且高吸气峰压细胞牵张伤所致损伤较重。 2.未成熟肺机械通气后高吸气峰压细胞牵张伤致炎症反应强烈,随时间延长,低吸气峰压不张伤致肺组织出现较重的炎症性损伤。 3.高氧机械通气氧化应激致TGF-β_1表达增高,以高吸气峰压最明显,初期促进肺泡及血管发育,进而抑制。 4.未成熟肺高氧机械通气后肺组织Cytc表达增高,以高吸气峰压牵张伤最显著,随时间延长低吸气峰压不张伤表达增高最明显。Cytc表达与AEC-Ⅱ凋亡时线粒体形态的动态变化相关。 5机械通气致线粒体合成、释放大量Cytc到胞质,致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诱发caspase活化级联,导致细胞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茂;陈冬梅;;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年05期

2 闫安平;刘艳红;聂春霞;;高频振荡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3 涂昌森;徐国兴;郭健;;吸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4 容志惠;陈燕;单瑞燕;刘伟;常立文;;高氧对胎鼠肺Ⅱ型上皮细胞EGF、TGFβ1信号通路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5 底煜;陆岩;王爱媛;杨樝;杨宏伟;陈晓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7期

6 刘庆辉;刘长庭;石敏;刘岩;俞森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成年大鼠高氧肺损伤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年04期

7 全裕凤;郑明慈;张华;张培林;张红;;高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HO-1与iNOS表达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8 李燕;潘新年;杨广林;陈瑜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0期

9 肖艳;吕回;;高氧对新生大鼠肺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1年13期

10 尚慧英;;合理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莉;吴江;蔡威;;丹参减轻肠外营养所致新生兔肝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海燕;李杰;王禹;;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ET、CGRP的测定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能里;南燕;林素;林振浪;叶伟;唐震海;刘艳丽;林锦;林锦;;胎兔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花少栋;杜江;王斌;洪小杨;封志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新生兔机械通气炎性反应中的作用[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花少栋;杜江;王斌;洪小杨;封志纯;;新生兔机械通气肺损伤肺超微结构的改变[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花少栋;杜江;王斌;洪小杨;封志纯;;新生兔机械通气肺灌洗液中白细胞的动态变化[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周蔚;吴海涛;李采;;海螵蛸作为软骨细胞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外实验[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8 马立;刘彦普;;兔雪旺细胞体外培养及复合PLGA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严丽;李树生;;心搏骤停后早期高浓度氧疗与预后的关系[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10 薛向生;毛新平;毛彦普;薛小超;陈淑琴;;氧与癌症[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孙雪松;氧是救星还是杀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佚名;老年人“气短”细辨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周莉;美容新时尚[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主任 肖奇明 教授;过年,,谁在看急诊[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汤恩泉;科学养兔技术要点[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6 余志平;多途径探寻中风治疗良策[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孙海金;尿酸功过重新评说[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魏树国;一氧化碳中毒选高氧液静脉给氧治疗[N];健康报;2008年

9 记者 谭允 通讯员 肖爱萍;早产儿需防视网膜病变[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琳琳;高氧吸入并机械通气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机制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2 花少栋;新生兔机械通气并氧吸入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剑明;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基础与影像学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刘庆辉;盐酸氨溴索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氧所致成年大鼠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高浓度氧对通气机所致肺损伤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周海;急性高氧氧应激过程中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损伤机制探讨[D];苏州大学;2012年

6 李华凤;宫缩及仿宫缩全身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钟礼立;HGF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巍;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在心血管外科围术期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9 黄栋;Toll样受体2/4在高氧所致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华;粘着斑激酶活化对早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莎丽;高压氧对胎兔和新生兔视网膜影响的形态学与体视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2 马亿选;高浓度氧诱导在体大鼠脑损伤的探讨[D];山东大学;2005年

3 徐洪涛;新生鼠高浓度氧肺损伤机制及临界值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周海燕;比例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兔重度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徐徜徉;膜分离与变压吸附集成制取高浓度氧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梅芳;兔角膜缘细胞种植于纤维蛋白胶载体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7 陈国兵;水通道蛋白与肺组织发育成熟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曾赛珍;高浓度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中肾脏病理改变及HGF表达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李萌;高压氧与高浓度氧对新生小鼠视网膜和肺损伤作用的区别[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彭莉;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后吸入高浓度氧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05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05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