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后尿道瓣膜症(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PUV)是男童先天性下尿路梗阻常见的疾病,对患儿泌尿系损害很大,本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患病男童数依然庞大。近些年来,随着民众产前保健意识的增强、产前超声检查的大范围普及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后尿道瓣膜症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该疾病的遗传特性尚不清楚,可能为遗传性疾病,可合并其它系统畸形。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如出现羊水量减少、胎儿双肾重度积水、膀胱扩大等阳性结果时,应考虑后尿道瓣膜的可能,应评估胎儿基本情况,是否需要宫内干预或终止妊娠,出生后的患病男童,会出现排尿异常、反复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如何更快的确诊后尿道瓣膜症、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后尿道瓣膜症的临床表现大多为排尿异常,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而膀胱功能的好坏决定着患儿排尿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术前、术后患儿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排尿情况的恢复程度,泌尿系感染对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膀胱功能的影响。目的该研究详细分析了42例后尿道瓣膜症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后续的随诊情况,评估泌尿系的恢复情况及泌尿系感染对患儿膀胱功能的影响,以此来提高对后尿道瓣膜症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些许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分析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后尿道瓣膜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等资料,以及肾功能、电解质、后尿道彩超、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泌尿系彩超、尿流动力学等检查结果。本研究42例患儿根据有无泌尿系感染进行分组,泌尿系感染组19例,无泌尿系感染组23例,所有患儿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均在膀胱镜下行后尿道瓣膜切除术(瓣膜无残留),且明确诊断为I型后尿道瓣膜,院外随访主要通过门诊复查的方式。复查项目主要有: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排尿情况的变化,术后3个月来院复查泌尿系彩超、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术后6个月来院复查泌尿系彩超、尿流动力学、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复查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患儿排尿情况、肾盂扩张积水、输尿管扩张情况,如果仍有排尿不畅,尿流动力学提示膀胱出口梗阻,可考虑行膀胱镜检术,再次切开,比较术前、术后无泌尿系感染组和泌尿系感染组患儿的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MFR)。结果患儿术后的排尿情况相较术前均有大幅的改善,术后患儿的肾功能全部正常,肾盂扩张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大部分较前减轻,但有少数肾盂、输尿管扩张加重。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分析,42例患儿术前及术后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流动力学异常。比较术前无泌尿系感染组和泌尿系感染组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无泌尿系感染组中年龄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泌尿系感染组中膀胱顺应性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泌尿系感染组中最大尿流率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无泌尿系感染组和泌尿系感染组的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均有所恢复,无泌尿系感染组中年龄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泌尿系感染组中膀胱顺应性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泌尿系感染组中最大尿流率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泌尿系感染可损伤肾脏功能并加重后尿道瓣膜症患儿的膀胱功能障碍。2.后尿道瓣膜术后的患儿应长期随访,了解患儿的膀胱功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图文】:![膀胱尿道造影](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088620.nh0003)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膀胱尿道造影,后尿道瓣膜,膀胱镜](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088620.nh0004)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潍平;王朝旭;莫志强;王雨思;;后尿道瓣膜症治疗现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年11期
2 莫志强;张潍平;孙宁;田军;李明磊;宋宏程;王文杰;王雨思;黄澄如;谢向辉;;后尿道瓣膜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的临床诊断决策[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年06期
3 张岗;王盛兴;杨增雷;白明;张敬悌;;小儿前尿道瓣膜诊治11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年01期
4 韩刚;张军勇;杨斌;连文峰;陈宇东;王领军;王志鹏;王强;史建国;刘同伟;殷晓松;苑海波;白旭青;乔刚;张倩;;经尿道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症[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5 徐艳丽;;超声在后尿道瓣膜中的早期诊断价值(附1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06期
6 王晓曼;贾立群;刘青林;;超声在小儿后尿道瓣膜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10期
7 梁海燕;张潍平;孙宁;焦丽丽;田军;李明磊;宋宏程;李宁;黄澄如;;小儿后尿道瓣膜切除后合并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年09期
8 徐国锋;耿红全;林厚维;方晓亮;徐卯升;;后尿道瓣膜中pop-off现象对肾脏功能的长期保护作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年09期
9 郭云飞;马耿;葛征;陆如刚;;经尿道电切治疗新生儿后尿道瓣膜症[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年06期
10 鲁云涯;周yN;陈涌珍;李满超;黄林环;朱云晓;石慧娟;商梅娇;黄爱兰;方群;;胎儿后尿道瓣膜产前评估与宫内治疗(附1例报道)[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2年02期
,
本文编号:
2663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6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