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2 09:10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表面活性物质及静脉营养的应用,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是,随之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及各系统后遗症成为目前困扰大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旨在了解我院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的构成比、早产相关的危险因素、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预后相关因素等情况,为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研究方法 设计《省立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调查表》,采集自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于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儿的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早产儿746例(其中2008年323例,2009年225例,2010年198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1.34%。其中,资料不全者68例,予以剔除。具体情况如下。 1.本组早产儿中胎龄≤28周者29例(4.28%);28~30周者64例(9.44%);30~32周者152例(22.42%);32~34周者244例(35.99%);34~36周者189例(27.88%)。平均胎龄32.98±2.22周。 2.本组早产儿出生体重1000g者14例(2.07%);1000g~1500g者123例(18.14%);1500g~2000g者205例(30.24%);2000g~2500g者230例(33.92%);≥2500g者106例(15.63%)。平均出生体重为1996±560g(600g-4010g)。 3.本资料中母亲孕期合并疾病前三位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256例(37.76%);子宫异常57例(8.41%);妊娠期糖尿病35例(5.16%)。 4.胎儿因素中以胎膜早破(207例,发生率30.53%)、多胎(201例,发生率29.65%)、宫内窘迫(125例,发生率18.44%)为最多。 5.羊水、脐带、胎盘异常的发生情况依次为:羊水异常115例(16.96%)、脐带异常97例(14.31%)、胎盘异常60例(8.85%)。 6.本组早产儿中1分钟Apgar评分8分者204例(30.09%),5分钟Apgar评分8分者107例(15.78%),10分钟Apgar评分8分者69例(10.18%)。 7.本资料早产儿中共发生MODS 10例(1.47%),DIC 8例(1.18%),放弃治疗51例(7.52%),死亡29例(4.28%)。主要并发症依次为: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80例(56.05%)、新生儿肺炎316例(46.61%)、NRDS 228例(33.63%)、新生儿窒息200例(29.50%)、电解质紊乱151例(22.27%)、呼吸暂停139例(20.50%)、高胆红素血症132例(19.47%)、新生儿贫血119例(17.55%)、喂养不耐受100例(14.75%)、先天发育异常80例(11.80%)、甲状腺功能低下76例(11.21%)、脏器损伤64例(9.44%)、败血症47例(6.93%)、糖代谢异常40例(5.90%)、硬肿症40例(5.90%)等。NRDS、窒息、呼吸暂停、肺炎、肺出血、BPD、HIE、颅内出血、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贫血、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与出生体重和胎龄均呈负相关(P均0.01);另外,败血症、硬肿症和先天发育异常与胎龄之间也呈负相关(P0.05)。NRDS、肺炎、窒息、喂养不耐受、肺出血、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与预后呈负相关(P均0.001);宫内窘迫和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与预后也呈负相关(P0.05)。 8.出生体重和胎龄与住院时间及预后均呈负相关(P均0.001)。 结论 1.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2.诸多因素可引起早产,母亲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宫异常、妊娠期糖尿病为最多见;胎儿因素以胎膜早破、多胎、宫内窘迫为主;羊水、脐带、胎盘因素以羊水污染、脐带绕颈、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最多见。 3.HIE、NRDS、窒息、新生儿肺炎、呼吸暂停、高胆红素血症、贫血、喂养不耐受、电解质紊乱、暂时性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等为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 4.与早产儿预后相关的因素有NRDS、肺炎、窒息、喂养不耐受、肺出血、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宫内窘迫、暂时性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5.出生体重、胎龄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不良相关性显著,提示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教育、避免早产的发生至关重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朝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48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5期

2 冯国祝;詹淑贞;林伟豪;;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7期

3 金未来;李征瀛;郁敏;夏丽乔;王昌林;马娟;;小剂量甲状腺素片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的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4 刘晓兰;欧阳敏;;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张旭光;麻莉;周翔;陈诚;卫国;巫雨芽;;微生态制剂治疗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7期

6 王娜;佐日汗·艾依莎;王琳;刘亚玲;徐崇民;刘亚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1年04期

7 张志兰;;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1期

8 张志兰;;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7期

9 王虎;张丽范;叶鑫;徐杰;练惠敏;;胃蛋白酶合剂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年04期

10 唐振;周英;李明霞;;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向明;何缦;丁武君;肖佳荔;尤伶俐;王虹;濮清岚;;2007-2010年嘉兴市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率调查[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郑穗联;苏卫东;谢微微;胡晓洁;;眼底检查对极低体重早产儿系统反应影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郑戈;章国忠;金国信;涂芳芳;周小坚;林振浪;;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分析[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汤晓丽;杨江兰;;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晓波;王元;杨洋;;提早给予腹部按摩及人工排便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孙伟;袁天明;施丽萍;俞惠民;;出生体重1501~2000g早产儿视网膜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程宝金;徐凯虹;万瑜;江丽华;;早产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鼓励性喂养[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银羽;;四磨汤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翠芬;牛玉红;;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6例[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田鸾英;高武红;易烈致;谢雨芳;孙彦香;;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随机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孙敏;预防ROP关键在预防早产[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新华社记者 朱玉;1040小时吸氧让婴儿一生失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余志平;适当给氧可防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陶芳芳 何振娟;超低体重早产儿救治要点[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项道满;早产儿视网膜病图文诊断及与血管新生细胞因子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韩露艳;1、母乳强化剂在中国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的多中心研究 2、早产和正常产妇脐血、母乳中脂联素、瘦素、真胰岛素和胃生长素水平的测定及其与母婴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刘新玲;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定量蛋白质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4 冯菁菁;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早产儿视觉诱发电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杨传忠;脐血IL1β、IL6、IL8、IL10、TNF-α与母体、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戴仪;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一飞;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沈晓霞;输血对早产儿红细胞NO生物活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霞;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许芳;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3 谢钰雁;早产儿氧治疗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秀云;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呼吸管理临床实践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洪滨;仿早产儿母乳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消化率的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高利伟;早产儿视网膜病的近期随访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7 李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解脲支原体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蕊;早产儿视网膜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9 安宁;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及生后体重变化对其预测作用的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孙立华;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2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92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