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5 05:1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专科超声心动图确诊的61例HCM患儿的疾病信息,回顾性分析其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61例HCM患儿中男性占74%,1岁起病者有61%,有明确HCM家族史者共11例。小婴儿以反复的呼吸道感染(51.4%),呼吸急促(59.5%)、发绀(37.8%)、喂养困难(37.8%)等心力衰竭相关性表现为最为常见;年长儿以胸痛、胸闷(54.2%)、晕厥(37.5%)及活动耐量下降(62.5%)等为主要表现,60%以上的患儿有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是小儿HCM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研究中随访到45例患儿,其中19例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1岁前起病,合并有其他脏器功能异常(如代谢异常、特殊面容、全面性发育迟缓、神经肌肉异常、肾脏畸形等)是HCM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的降低是HCM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HCM可在小儿各年龄段发生,男性多于女性,1岁起病者病情较重,病因复杂、预后差;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后壁增厚、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的降低是HCM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图文】:
图 2-2 不同病因组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ure2-2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etio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4
本文编号:2697560
【图文】:
图 2-2 不同病因组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ure2-2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etio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琳;;中国肌病型糖原累积病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年01期
2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J];中国医刊;2015年03期
3 王越夫;王怡璐;王东;邹玉宝;惠汝太;宋雷;王继征;;MYH7基因Glu931del突变导致恶性肥厚型心肌病[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4年05期
4 王勤;袁越;;儿童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697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6975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