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确病情评估及新生儿后联合持续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9 03:56
【摘要】: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不仅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也是新生儿期以后造成伤残儿童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受经济状况、家长认同配合等多种因素干扰,国内新生儿期HIE的治疗普遍较为及时完整,新生儿期后的治疗难以坚持易被忽视。本课题拟采用新生儿期后持续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探讨改善HIE预后的方法。 方法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在新生儿期治疗结束后,根据家长意见及患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组又分为两组:A组和B组。三组患儿治疗均依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予以治疗。生后3天内进行综合治疗,予以支持疗法(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和代谢支持)及对症(止痉剂、脱水剂和消除脑干症状)处理;自第4天开始加用丽珠赛乐5ml/d,加入30ml液体静滴,复方丹参1.5ml/kg·d加入30ml液体静脉滴注。中度HIE疗程10~14天,重度HIE疗程3~4周。所有患儿于生后5~7天、14天、28天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测试。A、B组患儿均进行相同早期干预;干预方法:A、B组患儿进行视听、感知、记忆、和动作训练;坚持做按摩操、不同月龄婴儿操等综合治疗及物理治疗。A组患儿在新生儿期后均给予3个疗程的药物治疗,药物为丽珠赛乐5ml/d静滴疗程为10天;C组在新生儿期后常规育儿不进行医学干预。三组患儿均在早教门诊进行跟踪随访。1,6,12月、3岁时随访。智能发育评估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以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比较12个月时、3岁时三组患儿的MDI和PDI。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试(NBNA)评分:生后5~7天<35分者53.95.%,≥35分者为46.05%;生后12~14天<35分者为21.05%,≥35分者为78.95%,;生后24~28天<35分者为14.47%,≥35分者85.53%;随着日龄的增加,NBNA评分逐渐增高。所有患儿完成12个月时的随访,12月时CDCC测试:A组MDI为92.027±8.48,PDI为93.216±9.096;B组MDI为87.844±7.89,PDI为88.500±8.474;C组MDI为83.821±8.693,PDI为84.231±9.068。观察组A、B两组均高于新生儿期后不进行医学干预的C组,联合3个疗程的药物治疗A组患儿效果优于仅训练干预组B组。由于搬家及家长变动地址,3岁时观察组3人(全部为B组),对照组有7人失去联系,3岁CDCC测试:A组MDI为97.59±8.441,PDI为98.16±7.544;B组MDI为93.55±7.124,PDI为88.500±8.474;C组MDI为88.94±7.586,PDI为89.75±7.304。观察组A、B两组均高于新生儿期后不进行医学干预的C组,与12个月时不同的是A组与B组PDI在3岁时无明显差别,MDI3岁时A组仍高于B组。 结论(1)疾病早期,NBNA分值有较高的异常率,经治疗2周后NBNA分值逐步提高,2周后NBNA异常婴儿,经进一步医学干预,NBNA评分还可有所恢复,如24-28天NBNA分值仍低于35分者,则预后不良。(2)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要坚持新生儿期的持续综合治疗,可提高患儿的智力和运动能力水平,改善HIE预后,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比单纯早期干预效果好,尤其对于智力发育,对于心理运动发育两者差别不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22.1
【图文】:

患儿,重度,脑沟,密度


图1:HIE患儿CTFiglMIldPerformaneeinCTofHIE两侧额叶髓质密度略低,CT值约17HU左右,小脑、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密度正常,脑室体积无扩大,脑沟无加深。2:HIE患儿CT中度F192,MediumPerformanceinCTofHIE两侧额叶、颗叶髓质密度斑片状减低,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呈稍高密度,脑室无扩大,脑沟无加深

脑沟,密度,额叶,髓质


图1:HIE患儿CTFiglMIldPerformaneeinCTofHIE两侧额叶髓质密度略低,CT值约17HU左右,小脑、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密度正常,脑室体积无扩大,脑沟无加深。2:HIE患儿CT中度F192,MediumPerformanceinCTofHIE两侧额叶、颗叶髓质密度斑片状减低,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呈稍高密度,脑室无扩大,脑沟无加深

患儿,中度,脑沟,密度


图1:HIE患儿CTFiglMIldPerformaneeinCTofHIE两侧额叶髓质密度略低,CT值约17HU左右,小脑、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密度正常,脑室体积无扩大,脑沟无加深。2:HIE患儿CT中度F192,MediumPerformanceinCTofHIE两侧额叶、颗叶髓质密度斑片状减低,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呈稍高密度,脑室无扩大,脑沟无加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母得志;夏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与治疗的现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年04期

2 陈自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1期

3 黄东明,伍淑雯,陈宇明,张胜,杨冰岩,高建慧,杨华姿;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1期

4 姜红;孙若鹏;魏书珍;;早期干预促进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5 徐文彪,刘立炜,周少毅,李建明,李燕萍;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3年03期

6 杨志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与临床分度一致性研究[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03期

7 邵肖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进展及相关问题[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3期

8 李勇;程锐;许植之;韩玉昆;周晓玉;蒋小镛;赵卫华;钱家萍;;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3期

9 陆亚东;李勇;;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4例临床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10 黄燕萍,邓素莲,李改莲,李小权,康燕,罗树舫,史瑞明,辛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早期评估指标[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761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61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