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HIE预后高危因素的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改善其预后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13:22
【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脑损伤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本病抢救治疗及监护措施的不断完善,其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但中、重度HIE存活者仍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后遗症,且后遗症常从新生儿期后开始在逐渐显现出来,多在6个月甚至1岁以后才能被一些家长发现,而此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现研究表明,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后神经元死亡分坏死和凋亡两个阶段。后者的发生从缺氧缺血损伤后几小时开始,是一个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且可逆的过程。由于凋亡的持续存在使得脑细胞的修复可从新生儿期开始并延续至新生儿期后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早期干预就是根据小儿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原理和规律,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及感知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感知力及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早期预防康复治疗技术。早期干预最初应用于智力落后者的教育和训练,近年来,由于中、重度脑病患儿在新生儿时期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不能很好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而逐渐被用于临床HIE患儿的治疗当中。其理论依据是2岁以前,神经系统的代偿性及可塑性最强,局部受损细胞功能可由临近细胞所代偿,使其损伤部位周围实行有效改组,另外,还可通过次要通路启用、突触发芽、轴突绕道投射、树突出现不寻常的分叉并产生非常规的神经突触,进行受损结构的功能性适应,使脑细胞功能得到良好代偿。这些代偿功能在大脑发育成熟之后将明显减弱。因此,2岁以前,丰富的环境和有目的、有计划的育儿刺激对大脑功能和结构, WP=50 无论在生理还是生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找出提示HIE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并以此作为进行早期干预的客观依据,在新生儿期药物治疗的同时即开始接受早期干预,探讨早期干预对HIE患儿智能、运动发育及后遗症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2000年9月~2000年11月我科收治并诊断为HIE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9例患儿于1岁时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后12个月龄时有无异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比较两组患儿在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生后24小时CK-BB值、临床分度、生后7天CT分度及生后14天NBNA评分方面的差异,筛查出影响HIE预后的高危因素。其次,根据其结果将2001年12月~2002年4月我科诊断并收治的HIE患儿,选择具有至少一项上述高危因素的中、重度病例共88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自新生儿期病情稳定后开始按照不同月龄儿童神经、运动发育特点及规律,给予感知觉、视听刺激以及主动和被动肢体训练等早期干预措施,直至2岁,对照组6个月前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但不进行早期干预。出院后两组患儿均定期随访,利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评估1岁及2岁时精神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并对照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异常率。HIE预后高危因素筛查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1分钟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显著(P0.01),并且5分钟Apgar评分越低,预后不良发生的机率越大,观察组中Apgar评分≤6分者15例,占88.23%,对照组中Apgar评分≤6分者6例,占18.7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生后24小时CK-BB活性差异显著(P0.01),活性越高提示预后越差,观察组中CK-BB值0U/L者10例,占58.8%,对照组1例,占3.1%,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分度为中度时预后不良率为33.3%,重度时为64.3%,观察组所有病例均 WP=51 为中重度HIE,对照组中、重度病例21例,占65.6%,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生后7天头部CT分度为中度时预后不良率为72.7%,重度CT改变则100%预后不良,观察组中头部CT改变达中、重度者10例,占58.8%,对照组中3例,占9.4%,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后14天NBNA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BNA35分者占82.4%,对照组占14.5%,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干预改善HIE预后的研究结果显示:1岁时干预组MDI(96±12)高于对照组(89±15),差异显著(P0.05),2岁时干预组MDI(103±14)高于对照组(94±11),两组差异更为明显(P0.01);1岁时干预组PDI(99±13)高于对照组(90±16),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2岁时干预组PDI(105±12)仍高于对照组(96±1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早期干预组2岁时预后异常率为21.43%,对照组为47.2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 因此,得出结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6分、生后24小时血清CK-BB活性50U/L、临床分度达中度或重度、生后7天头部CT分度达中度或重度、生后14天NBNA评分35分皆为HIE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可以促进HIE患儿的智能及运动发育,并改善预后,预防并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 综上,HIE患儿应在急性期积极治疗的同时,即对其是否存在提示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作出判断,并据此有的放矢地在新生儿期即开始给予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预防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22.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洁;陈爱群;洪琦;杨晓华;;妊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管理与干预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19期

2 王建忠;罗英;高文颖;陈云珍;;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4期

3 肖建国;郑俊容;李雪川;;高危儿188例早期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9期

4 臧涵怡;赵伟;张自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早期干预价值[J];临床眼科杂志;2011年03期

5 彭光阳;彭晓芳;周德;梁洪桐;陈丽枚;王晶;;脑瘫高危儿家属对疾病与早期干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6 王开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32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4期

7 钟青;许欢;;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乔晓琳;;认真做好产前检查 保护母婴健康[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08期

9 潘丹;陈苑;傅吉清;;脑瘫儿童早期干预辅具设计[J];装饰;2011年08期

10 包丽红;;论子宫颈癌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伟深;;关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IGT早期干预中作用的探讨[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孙斌;冯星;李洪;;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刘颖;朴梅花;;早产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荣;杜冬梅;;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黄燕春;刘振寰;;中医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综述[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6 叶军;;糖尿病肾病在儿童时期的早期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韩艳宾;闫春梅;;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万选蓉;;抓好早期干预、促进聋儿康复[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颜家睦;;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机构管理模式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晓玉;许植之;毛红霞;蒋小镛;张晓琴;赵卫华;秦勤;;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彦科 肖吉平;脑瘫早期干预更有益[N];健康报;2003年

2 成新宁 钟燕;早期干预,让孩子走出孤独[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记者 姜晓凌;早期干预 高危新生儿活得也精彩[N];上海科技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靖九江;强调病理生理治疗和早期干预[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张灿灿;正畸治疗要重视早期干预[N];健康报;2006年

6 记者 李进平;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N];华夏时报;2001年

7 陈雪根;“高房价是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危因素”[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宋奇思;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汪璐;儿童糖尿病有征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仝小林;儿童糖尿病有何征兆?[N];健康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滨;中风病先兆证高危因素调查及清热解毒法防治先兆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吴静;青少年性健康行为形成的早期干预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何益群;儿童孤独症的高危因素及早期特征、血浆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浓度、Reelin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辉;虎杖总蒽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作用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曹君;内皮祖细胞在烟雾暴露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书杰;FVII基因多态性和凝血活性在动脉血栓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7 杨海澜;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陈勇;上皮性卵巢癌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9 吕卫国;早期子宫颈鳞癌盆腔淋巴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肖绪武;早期运动干预促进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实验与临床对比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巍;HIE预后高危因素的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改善其预后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方璐;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书娟;0-3岁高危儿社区早期干预指导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茜;早期干预防治围产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杨红;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杨珍珍;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力、气质和体格发育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维民;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8 杨春凤;57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高危因素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柯沫夫;论听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语言学基础及其对策[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陈敏榕;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功能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9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79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