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动态变化
发布时间:2020-09-16 13: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tphalopathy,HI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利用IRMA法测定25例HIE患儿生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血清NSE浓度,以7例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天NSE浓度为对照。 结果:1、新生儿HIE时血清NSE浓度在前3天明显升高,并于第1天、第3天出现两次高峰,第5天、第7天随病情恢复而逐渐下降; 2、各组HIE动态变化特点不同,与各组病情轻重一致。轻度HIE仅在第3天出现峰值(P<0.05),中度HIE前3天NSE浓度较高,与第5天、第7天差别显著(P<0.05),第1天、第3天呈现两次高峰,但前3天NSE浓度两两比较未见差别(P>0.05),重度HIE在第1天、第3天亦有两 次高峰,最大峰值在第1天(P0.05); 3、各时间点不同组的NSE浓度亦有差别。病情愈重,NSE 浓度越高,最大平均浓度在重度组第1天; 4、血清NSE浓度与预后有关,死亡组明显高于治愈组 (P0 .05)。以第1天血清NSE浓度预测死亡的ROC曲线 下面积为0.838士0.092(P=0.007),当特异性为95%时,预 测灵敏度为62.5%。 结论:1、血清NSE浓度是诊断新生儿班E和反映脑损伤程度的 早期生化指标; 2、动态检测血清NSE浓度可为临床判断病情、制定治疗 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R722.121
本文编号:2819900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R722.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付雪梅,李炜如,姚裕家,石晶,向龙,杨惠明,唐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猪海马皮层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2 王兴河,秦梅,樊绍曾,曾纪骅;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液和脑脊液中S-100、CK-BB、NSE、MBP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11期
3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02期
4 王兴河,杨毅,秦梅,樊绍曾;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中NSE、GFAP、S-100mRNA的变化[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5 朱长连,张国珍,杨静丽,赵美荣,冯红旗,贾莉婷,刘东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早期评估[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年06期
本文编号:2819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199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