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小儿丙泊酚诱导成功气管插管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7:14
   目的探讨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丙泊酚诱导成功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 方法连续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拟行简单心脏病矫治术患者,年龄≤3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手术日期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独丙泊酚静注诱导插管(P组)31例,以及丙泊酚配伍用5%七氟烷(SP组)22例诱导插管。应用麻醉学常用研究剂量—效应的升降序贯法,当插管成功—失败出现七次交叉,实验结束,并根据剂量反应描绘出剂量反应曲线,丙泊酚成功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定义为出现成功—失败交叉的七对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平均值,分别得出丙泊酚成功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并分别将两组患儿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基础值与给药后以及插管后2min的血压(MAP)、心率(HR)进行比较。 结果应用升降序贯法得出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单独应用丙泊酚(P组)成功气管插管的丙泊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为4.84(0.28)mg/kg,丙泊酚配伍5%七氟烷(SP组)诱导时丙泊酚半数有效剂量为2.67(0.18)mg/kg,概率分析法计算得出P组ED_(95)为5.84mg/kg(95%可信区间为5.40~9.72 mg/kg),SP组ED_(95)为3.14mg/kg(95%可信区间为2.92~6.10mg/kg)。单独应用丙泊酚(P组)插管前后血管收缩压(SBP)与平均动脉压(MAP)与患儿基础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6,P=0.005);但用药后血压与基础血压相比,下降幅度不大(约6.8%),未给以临床干预;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0.634,P=0.533)。丙泊酚配伍5%七氟烷(SP组)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F=2.174,P=0.124)及心率变化(F=0.939,P=0.397)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单独应用丙泊酚诱导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为4.84mg/kg,应用丙泊酚联合5%七氟烷诱导,满足成功插管丙泊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为2.67mg/kg,伍用七氟烷可降低丙泊酚插管ED_(50)。小儿单独应用丙泊酚诱导,成功插管的剂量大于成人,应用较大剂量的丙泊酚诱导可造成血压一过性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对心率没有影响,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学位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72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麻醉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候增辉;钟顺治;谭德昭;王国华;秦琳;;婴幼儿颈部淋巴管瘤的手术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3年04期

2 冯运龙;;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附9例报告)[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张桂枝;;大连地区婴幼儿粪便SIgA水平的测定[J];大连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4 全裕凤;郑明慈;梁明轩;;婴幼儿口服给药状况调查[J];华夏医学;1993年02期

5 玄克山;贾天伦;刘长伟;;可调式婴幼儿吸气触发摄影控制装置[J];医疗卫生装备;1993年04期

6 高娃;;婴幼儿接种疫苗后补充维生素A的急性毒性[J];国外医学情报;1994年09期

7 ;信息[J];父母必读;2002年12期

8 钟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婴幼儿喘息性疾患68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3年01期

9 周庆玲,田庆芬,方玉松,陈忠堂,刘茵;10kg以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J];山东医药;2005年18期

10 吴志兰;骶麻和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婴幼儿嵌顿疝的效果比较[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青山;异丙酚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汪健;手术创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反应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张爱华;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临床应用系列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4 朱渝;小儿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郑荣昌;孕晚期胎儿及婴幼儿眶内眼外肌Pulley系统的发育[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6 陈志敏;细胞因子反应类型及白细胞介素-12p40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RSV感染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仇万山;婴幼儿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机制与保护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聂文英;新生儿视听功能同步监测机制及功能整合的同步诱发电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廖洪跃;Fas配体诱导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常庆龙;三聚氰胺导致泌尿系结石住院婴幼儿两年后随访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玲;小儿丙泊酚诱导成功气管插管半数有效剂量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郑海华;封闭式婴幼儿PL视力检测仪的试制与临床初步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3 晁青;婴幼儿湿疹的中药治疗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4 邹卓伶;婴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旭芳;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程度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曲闯;城市婴幼儿家庭育儿环境的当代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青;正常婴幼儿及高热惊厥患儿视听诱发电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孙祥水;MRI在婴幼儿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6年

9 穆敏;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变异性及其与RAAS变化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凯;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早期血液乳酸浓度与预后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63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63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