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疾病624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1 23:51
目的:了解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为规范诊断和治疗EB病毒感染疾病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EBV-IM)、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患儿62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凝血功能、铁蛋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EBV-DNA、治疗及转归。将上述三组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在联系。结果:1.入组患儿共624例,年龄最小者2月,最大者13岁10月,平均年龄4.28±3.21岁,中位年龄3.42岁。EBV感染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多见,婴儿期和学龄期相对较少,其中男性376例,女性248例,男女比例1.52:1,两者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患儿中IM 544例,CAEBV 14例,EBV-HLH 66例,不同疾病组发病年龄有差异(P0.05),IM患儿在1-3岁组和3-7岁组较多见,CAEBV多发生在7岁以上的患儿,EBV-HLH的年龄分布特征不如IM和CAEBV组明显,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1-3岁组和3-7岁组稍多见。2.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是儿童EBV感染后的常见症状,肝脾肿大程度在三组疾病中有差异,CAEBV组和EBV-HLH组的肝脾肿大程度重于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M患儿眼睑水肿常见,且均不伴尿检异常。2例EBV-HLH患儿病初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均于1周内死亡。3.EBV-HLH组患儿NE和PLT低于其他两组,而IM组WBC和LY则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在IM、CAEBV、EBV-HLH组中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D-二聚体在三组疾病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EBV-HLH组患儿凝血功能中D-二聚体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组患儿ALT、LDH均高于其他两组,铁蛋白水平在IM、CAEBV、EBV-HLH三组患儿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细胞免疫方面,IM组患儿CD_3~+、CD_4~+高于CAEBV组和EBV-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CD_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其他两组,而CAEBV组则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组的CD_4~+/CD_8~+比值较IM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的CD~+_(56)细胞比例较其他两组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体液免疫方面,EBV-HLH组患儿IgA、IgG、IgM较其他两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EBV组患儿IgE水平较其他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补体C3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补体C4水平在CAEBV组和EBV-HLH组低于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EBV-HLH的EBV-DNA载量高于IM组和CAEB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M组和CAEBV组初诊时E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EBV-DNA载量在病程4周之内全部转阴,而CAEBV组则表现为病毒核酸载量稍有下降但4周内持续不转阴。5例以IM为首发症状的CAEBV患儿首次入院时EBV-DNA水平在(8.73-44.6)×10~5copies/μg,明显高于IM患儿的平均水平。7.入组患儿624例,EBV-IM 544例,发生CAEBV者5例,其中2例死亡,CAEBV 14例,6例合并HLH,其中4例死亡,EBV-HLH 66例,死亡21例,失访7例,现已知存活38例。结论:1.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疾病中,不同疾病的高发年龄不同,IM患儿多见于幼儿期和学龄前期,CAEBV患儿多见于学龄期,EBV-HLH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稍多见。2.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眼睑水肿是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若能排除肾脏疾病,需高度警惕IM可能。3.IM、CAEBV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EBV-HLH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均存在。4.EBV-DNA载量与疾病种类有关,对于首次诊断为IM的患儿,有必要进行至少4周的血清EBV-DNA水平动态监测,这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以IM症状起病的CAEBV有重要价值。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25.1
【部分图文】:
EBV感染的年龄及性别分布
三组患儿年龄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6276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25.1
【部分图文】:
EBV感染的年龄及性别分布
三组患儿年龄分布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俊彬;王健;江莉;吴晓君;陈纯;徐宏贵;薛红漫;;胎儿晚期发病的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告[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年06期
2 张会超;陈砚凝;黄晨;王芃堉;张红;丁雅雯;刘丽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分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年07期
3 刘璐瑶;孙金峤;王晓川;;EB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年03期
4 陶小娟;成胜权;钱新宏;罗建峰;张惠琴;;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血清学和免疫学特征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年06期
5 蒋兰君;王颖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年04期
6 杨辅直;李伟生;张倩;周敏芳;苏格炘;;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24期
7 刘春艳;谢正德;;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实验室诊断[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年22期
8 艾军红;谢正德;申昆玲;;EB病毒及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年22期
9 秦强;谢正德;徐保平;申昆玲;;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年22期
10 谢正德;张蕊;俞蕙;;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6年08期
本文编号:2866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662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