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RSV感染裸鼠致急慢性气道炎症及AHR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13:08
   第一部分 RSV感染裸鼠模型的建立及病理特征分析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至今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适应性免疫及固有免疫均参与RSV致病,其中适应性免疫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阐释。近年来,固有免疫应答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相伴随的,裸鼠、Rag-/-小鼠等适应性免疫缺陷鼠被广泛应用,但至今尚无研究系统探讨RSV在免疫缺陷小鼠中的病理特征及致病机制。裸鼠是一种T细胞缺陷但固有免疫正常的小鼠品系,本研究拟建立RSV感染裸鼠模型,在裸鼠中排除T细胞干扰的情况下,观察RSV的复制情况及病理特征(包括气道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损伤及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为进一步探讨固有免疫在RSV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6-8周雌性T细胞缺陷裸鼠(BALB/c背景)及野生型正常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及RSV组,分别滴鼻接种细胞培养上清或RSVA2病毒液,于感染后第1-7天,第9天、12天及14天收集全肺组织,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于第1天、3天、5天、7天、14天、21天、30天及60天灌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o larlavage fluid,BALF)并行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部分小鼠取左肺,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评分;肺功能检测采用全身体积描技法;BALF中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1)裸鼠及BALB/c小鼠肺组织中RSV复制高峰在第3天,感染后4天内,裸鼠中病毒滴度低于BALB/c小鼠,但在第9天及第12天,裸鼠中仍能检测出病毒复制,而BALB/c小鼠中则不能;(2)RSV在裸鼠及BALB/c小鼠中均引起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损伤及AHR,这些异常改变在第1天既已出现,于第5-7天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但直至第60天仍未完全恢复正常;(3)RSV在裸鼠及BALB/c小鼠中引起细胞因子发生双相变化,感染后第1天,Ⅰ型干扰素在两种小鼠中明显升高,以裸鼠中升高更为显著,之后恢复正常;第5-7天,BALB/c小鼠中IFN-y显著升高,至第14天恢复正常,但在裸鼠中IFN-y始终处于基线水平;感染后期,尤其是在第21天及第30天,Th2类细胞因子及Thl7类细胞因子在两种小鼠中均显著升高。结论:(1)裸鼠中病毒清除延迟,提示固有免疫虽能控制感染早期RSV复制水平,但病毒的有效清除依赖于T细胞;(2)固有免疫可不依赖于T细胞,独立介导RSV相关急慢性期气道炎症及AHR;(3)RSV感染裸鼠及BALB/c小鼠后,引起细胞因子发生双相变化,但细胞因子谱有所不同,提示不同时期、不同免疫背景小鼠中RSV的致病机制存在差异。第二部分 MMP-12不依赖于IFN-γ介导裸鼠RSV感染后急性期气道炎症及AHR目的: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RSV感染BALB/c小鼠第5天,IFN-γ显著升高,并介导了急性期气道炎症及AHR,但尚未明确IFN-γ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第一部分结果显示RSV感染裸鼠后,虽引起明显的气道炎症及AHR,但IFN-γ无明显变化,提示存在IFN-γ非依赖的致病机制。因此,本部分在此基础上,拟进一步阐明RSV诱导产生的IFN-γ的主要来源,并深入探讨IFN-γ非依赖的致病机制。方法:6-8周雌性裸鼠及BALB/c小鼠滴鼻接种RSV后第1天、3天、5天、7天及第9天检测相关指标并收集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T细胞及NK细胞,并标记胞内IFN-γ。采用兔抗鼠asialo GM1抗体去除NK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用MMP408灌胃特异性阻断MMP-12,抗小鼠IFN-γ单抗及外源性重组小鼠IFN-γ因子则经腹腔注射给药。白藜芦醇腹腔注射后滴鼻给予含SARM siRNA或阴性对照质粒的转染试剂,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SARM、 TRIF的表达。肺功能检测采用全身体积描记法。结果:(1)RSV感染后,裸鼠中IFN-γ始终处于基线水平;BALB/c小鼠中IFN-γ、CD3+CD4+IFN-γ+Thl细胞及CD3+CD8+IFN-γ+Tc1细胞于感染后第5天均明显增多;BALB/c小鼠中去除NK细胞后IFN-γ无明显变化;(2)RSV感染裸鼠后第3-9天,MMP-12明显升高;BALB/c小鼠中MMP-12第7天开始升高,第9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用MMP408特异性抑制MMP-12后,两种小鼠中气道炎症及AHR明显缓解;(3)RSV感染第5天,用重组小鼠IFN-γ因子处理裸鼠后,IFN-γ升高,MMP-12显著降低;用抗小鼠IFN-γ单抗处理BALB/c小鼠后,IFN-γ降低,MMP-12显著升高;(4)RSV感染裸鼠第5天,SARM表达降低,TRIF明显升高;白藜芦醇处理后,SARM恢复正常,TRIF及MMP-12降低,气道炎症及AHR减轻;白藜芦醇处理后转染SARM siRNA, SARM被有效沉默,TRIF、MMP-12再次显著升高,白藜芦醇的抗RSV作用被逆转。结论:(1)RSV诱导产生的IFN-γ主要来自T细胞;(2)MMP-12可不依赖于IFN-γ,介导部分RSV相关急性气道炎症及AHR;(3)IFN-γ可抑制MMP-12产生;(4)裸鼠中,RSV引起MMP-12升高受SARM-TRIF信号通路调控。研究结果率先证明SARM-TRIF对MMP-12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揭示了TLRs网络与肺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强调了SARM-TRIF-MMP-12可作为防治RSV感染的潜在干预靶点。第三部分 NK细胞分泌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介导裸鼠RSV感染后期慢性气道炎症及AHR目的:RSV可引起长期持续的气道炎症及AHR,且与反复喘息和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不清。本研究第一部分结果显示RSV感染裸鼠及BALB/c小鼠后,气道炎症及AHR可持续至少60天,感染后期,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显著升高。既往认为这类细胞因子主要来自T细胞,裸鼠缺乏T细胞,肺部NK细胞含量较多,NK细胞是固有免疫的关键成分之一,其在RSV感染急性期及哮喘中的作用均已得到证实,但NK细胞是否参与RSV感染后期的致病尚未见报道。本部分拟进一步探讨NK细胞能否通过分泌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促进RSV相关慢性气道炎症及AHR的形成或维持。方法:6-8周雌性裸鼠及BALB/c小鼠接种RSV后第7天、14天、21天、30天及第60天检测相关指标并收集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T细胞及NK细胞。采用兔抗鼠asialo GM1抗体去除NK细胞,用抗小鼠CD8a单抗去除CD8+T细胞,上述抗体及白藜芦醇经腹腔注射给药,全身体积描记法检测肺功能,ELISA检测相应细胞因子,Q-PCR法检测TLRs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RIF蛋白表达。结果:RSV感染后期:(1)裸鼠肺组织中T细胞几乎检测不到,NK细胞显著增多,去除NK细胞或白藜芦醇处理减少NK细胞后,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显著降低,气道炎症及AHR明显缓解;(2)BALB/c小鼠中NK细胞及T细胞均显著增多,去除NK细胞后,T细胞未受影响,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降低,气道炎症及AHR明显缓解;白藜芦醇处理后,NK细胞及T细胞均减少,且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降低的幅度、气道炎症及AHR缓解的程度较单纯去除NK细胞明显;(3) BALB/c小鼠中去除CD8+T细胞后,NK细胞及CD4+T细胞显著增多,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进一步升高,气道炎症及AHR加重;(4)两种小鼠中多种TLRs及TRIF表达升高,白藜芦醇处理后,TRIF表达被显著抑制。结论:(1)NK细胞可分泌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介导RSV相关慢性气道炎症及AHR;裸鼠中,NK细胞是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而BALB/c小鼠中,NK细胞可不依赖于T细胞或与T细胞协同促进Th2类及Th17类细胞因子升高;(2)RSV感染后期,CD8+T细胞通过抑制NK细胞及CD4+T细胞发挥保护作用;(3)RSV感染后期,NK细胞、T细胞的募集和(或)活化与TRIF信号通路有关。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病毒感染后反复喘息和哮喘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725.6
【部分图文】:

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小鼠,细胞融合


2.2小鼠肺组织中RSV滴度测定??2.2.1?RSV引起的合胞病变??如图1.2所示,民SV组小鼠肺组织匀浆接种Hep-2细胞后产生明显的合胞病??变,细胞融合成片,可见拉丝,结果提示RSV接种成功。??■m??图1.2小魚肺匀浆接种Hep-2细胞后细胞病变效应化PE)??A:对照组B:?RSV惠染组??Figure?1.2?Cytopathic?effect?(CPE)?of?Hep-2?cells?after?inoculated?with?mice?lung??tissue?homogenates??A;?Control?group?B:?RSV-infected?mice?group??30??

细胞,小鼠,裸鼠,细胞计数


with?BALB/c?mice.??2丄2小鼠肺组织T细胞及NK细胞计数??如图3.2所示.民SV感染裸鼠后第21天(PCO.Ol)及第30天(PCO.OOn,??肺组织中NK细胞(b)显著高于其对照组:民SV感染BALB/c小鼠后第21天及??第30天,肺组织中T细胞(a)及NK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組。裸鼠肺组织中T??细胞显著低于BALB/c小鼠(P<0.001),而NK细胞显著高于BALB/c小鼠CP??<0.01)。??3〇-|??目ALB/C?mice?-*?目ALB化?mice??各??.?Nu舶?mice?30夺?Nude?mice??弓?20-?V??S10-?/?*?兰?20-?/、、、??芒1?^?多?/??3?:1?r-"-东二聋一??control?21?30?J?"?■??a)?Days?after?RSV?infection?°?control?2^?To ̄??Days?a行er?RSV?infection??77??

裸鼠,小鼠,蛋白表达,医科大


?献医科大削壬研触学位论文???n=8,?Ap<〇.〇5,?AApcO.oi,?AAAp<〇?Q〇i,?comparing?control?nude?mice、vith?0化er?groups;??b^P<0.05,?b^^P<0.0I,?b^^^P<0.001,?comparing?RSV+RES?with?RSV?-infected?nude?mice.??*P<0.05,?**P<0.01,?***P<0.001?comparing?control?BALB/c?mice?with?other?groups;?a*P<0.05,??a**P<0.01,?a***P<0.001?comparing?RSV+RES?group?with?RSV?-infected?BALB/c?mice.??2.4.6白巧芦醇对RSV感染后期TRIF表达的影响??如图3.20所示,RSV组裸鼠(a)肺组织中TRI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及民SV+RES?组(P<0.05)。RSV?姐?BALB/c?小鼠(b)肺组织中?TRIP??蛋白表达也豆著高于其对照组(P<0.01)及民SV+RES组(P<A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再兴;邱倩;焦燕;但小苹;熊玮;;淋巴细胞微粒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2 韩照升,何权瀛,杜湘珂,赵慧琴;肺气肿高分辨CT定量分析及其与气道炎症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年09期

3 姚海燕;盛文化;吴大玮;;吸烟对男性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3期

4 陈丽;刘升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炎症及治疗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24期

5 万勇,魏骏,陆正伟;1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0年随访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王祥;考试使抗原激发的气道炎症加重[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11期

7 高福生,李淑兰,潘全,高艳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对能量代谢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3年31期

8 刘召粉;李新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患者气道炎症[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06期

9 刘新;李刚;周园;江敏;;白细胞介素13在大鼠气道炎症中作用的初步探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胡家才;李清泉;向建武;;热-磁-振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鸾卿;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炎症小体调控IL-17A~+γδT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龙晓茹;RSV感染裸鼠致急慢性气道炎症及AHR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慈鑫鑫;杜鹃素对卵蛋白和内毒素诱导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清玲;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特征的比较及相互关系探讨[D];广州医学院;2008年

5 刘代顺;p38 MAPK/MMP-9信号通路调控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分子机制探讨[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建国;间充质干细胞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气道炎症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08年

7 马静;COPD流行病学调查与EBC检测在气道炎症监测中的应用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应林燕;CTLA4Ig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失衡的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田代印;IL-4受体拮抗体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失衡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樊慧珍;不同表型髓源抑制性细胞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影响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家梅;阿托伐他汀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原淑莉;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机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3 宋晔;肥胖对气道炎症及重塑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郑洁;肥胖与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气道炎症表型的关系[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李伟;IFN-γ在断乳期小鼠RSV再次感染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汤小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对下气道炎症转归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4年

8 杨再兴;淋巴细胞微粒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模型的建立及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9 王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不同分型及分级COPD气道炎症和重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杨雪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内白介素-9和干扰素-γ的表达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93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93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